《寿世保元》学术思想初探

时间:2022-06-11 05:14:04

《寿世保元》学术思想初探

【摘要】

本文介绍了《寿世保元》强调未病先防,重视先后天之本对生理病理的 影响 ,注重流通气血,强调脉诊等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特色,尤其在衰老机理和摄生养性以防衰老方面最有心得。

【关键词】 龚廷贤 寿世保元 学术思想 辨证论治

《寿世保元》是明代太 医院 吏目、著名医学家龚廷贤所撰。全书荟集了上千历经验证的正方、奇方、秘方、验方,临证各科论治较为详尽,每证均先采前贤要说,合以己验,总述其病证和治法,然后附方并加减之例,间缀以摄生和临证医案,取材广泛,临床切用,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对后世影响颇大,并流传至日本等国。[1]其学术思想与辨证论治特色表现如下。

重视先后二天

龚氏在 分析 病因病机及诊治疾病时,尤其对老年病的防治,非常强调脾胃和肾的先后天之本作用。

在讨论内伤病的病因方面, 龚氏从饮食劳倦方面加以分析,认为均与脾胃有密切关系。 龚氏说:“内伤之要,有三致焉。一曰饮食劳倦即伤脾,此常人之患也,因而气血不足,胃脘之阳不举,宜补中益气汤主之。二曰思欲而伤脾,此富贵之患也,资以厚味,则生痰而泥膈,纵其,则耗精而散气,……故吞酸而便难。胸膈渐觉不舒爽,宜加味六君子汤,加红花三分、知母(盐炒)一钱主之。三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者,藜藿人之患也,宜保和丸、三因和中丸权之。”这里,龚氏提出脾胃病之三因,与李杲仅从饮食劳倦两方面考虑不同,龚氏认为其发病因人而异,或生活富有,或生活贫困,或介于两者之间,家境体质不同,其病有异。

在脾胃病的调理 方法 上,龚氏倡导以养心健脾舒肝为求本之治,因为“心火,脾土之母,肝木,脾土之贼,木曰曲直作酸”,故“心气和则脾土荣昌,……舒肝则胃气畅矣”。并指出世俗之医多偏于用旧方香燥耗气之药,只知枳术丸为脾胃之要药,而不知其有剥削真气之虞。“凡治内伤,不知惜气者,诚实实虚虚之谓,学者宜致思焉”,力倡家传之三因和中健脾丸,认为其为调护脾胃通用之剂。[2]龚氏认为:“运食者,元气也,生血气者,饮食也,无时不在,无时不然。”“胃气亏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馁矣。”提出“善用药者.必以胃药助之”的论点。

对于疾病的愈后和 发展 趋势,龚氏强调脾胃之气的盛衰起重要作用,重视胃气对疾病变化的影响。其脾胃论的核心即在于“察安危,全在于胃气”,其中胃气代表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龚氏虽然重视脾胃在养生防病中的作用,但更强调肾的作用。他说:“古云补肾不若补脾,予谓补脾不若补肾。肾气若壮,丹田之火,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则能饮食矣。” 龚氏重视先天之本,还体现在对衰老机理的探讨及老年病的防治等方面。

注重流通气血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龚氏对此十分重视,他说:“所以全性命者,气与血也。血气者,乃人身之根本乎。”龚氏认为,气血的重要性体现在生理、病理、诊治诸方面。

生理方面,龚氏说:“血为荣,荣行脉中,滋荣之义也。气为卫,卫行脉外,护卫之义也。人受谷气于胃,胃为水谷之海,灌溉经络,长养百骸,而五脏六腑皆取其气,故清气为荣,浊气为卫,荣卫二气,周流不息。”又说:“心为血之主,肝为血之藏,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藏。”强调气血是人身之根本,长养经络百骸,滋养五脏六腑,气血之形成离不开脾胃的作用,气血的流通,依赖肝心肺肾功能的协调,故气血与五脏密切相关。最后龚氏 总结 说:“阴阳相贯,血荣气卫,常相流通,何病之有?”

病理方面,龚氏认为,气血一有窒碍,则百病由此而生。气血病变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他说:“气之为病,发为寒热,喜怒忧思,积痞疝瘕;上为头眩,中为胸膈,下为脐间动气,或喘促,或咳噫;聚则中满,逆则足寒。”“血之为病,妄行则吐血,衰涸则虚劳;蓄之在上,其人亡;蓄之在下,其人狂;逢寒则筋不荣而挛急;挟热毒则内瘀而发黄;在小便为淋痛,在大便为肠风;妇人月事进退,漏下崩中。”

诊治方面,龚氏十分注重对气血病机的把握,对于中风等病症的机理分析及防治,尤其强调气血。在调治气血的主次方面,龚氏认为:“人之一身,调气为上,调血次之。”这是因为“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所以,龚氏对气血之病,首先重视调理气机。认为“调气之剂以之调血而两得,调血之剂以调气则乖张。”故常用木香、官桂、细辛、厚朴、乌药、香附、三棱、莪术之类,且认为这类药“治气可也,治血亦可也”。

在调治气血时,龚氏又十分注意保护胃气,他说:“若以当归、地黄辈,施之血证则可,然其性缠滞,有亏胃气,胃气虚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馁矣。善用药者,必以胃药助之。”养阴血之品,虽可补阴血,然易碍气机,使胃气呆滞,反影响气血化生,故应保护胃气。当疾病发生时,龚氏又认为胃部病机为本,其他症状为标,论治需分清标本。

龚氏还非常重视气血与五脏之间的密切关系。如心肝与血的关系密切,肺肾与气的关系密切。因此,龚氏认为:“止知血之出于心,而不知血之纳于肝,知气之出于肺,不知气之纳于肾,往往用药南辕北辙矣。”

临证强调脉诊

龚氏论病尤为重视脉象,卷一的 内容 中就有十一节论述脉诊。龚氏在诸多病证前皆分列主脉、坏脉,并从脉辨证。其论脉诊,强调七表八里皆归四脉,并立“内因脉”、“外因脉”、“不内不外因脉”、“脉辨生死”等内容。如中风,脉微而数,中风使然。风邪中人,六脉多沉伏,亦有脉随气奔,指下洪盛者。夹寒则脉带浮迟,夹暑则脉虚,夹湿则脉浮涩。大法浮迟者吉,急疾大数者凶。又如臌胀列述《内经》脉大坚而涩以及关上脉浮、迟而滑、盛而紧等脉征,并据此归纳易治、难治等生死诸脉;腰痛亦引丹溪“脉必沉弦”之说,并言沉为滞,涩者为瘀,缓者属湿,滑者伏者是痰,大则为肾虚等不同见脉主证。龚氏的临床施治验案,每有从脉弃症的治法[3]。

阐述养生要点

龚氏认为,人衰老的主要机理是“真阳元精内乏”和“脾胃气弱”。 治疗 老年病多以补益立论,独专脾肾,尤重肾阳;对老年人的摄养 方法 ,发先哲之微,承后世之说,特别强调饮食卫生与养生,并注意到早婚和对人的寿命有一定 影响 。

1.衰老机理

龚氏对人体衰老机理的 研究 ,强调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最为重要。对于肾与衰老的关系,他说:“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两肾之间,白膜之内,一点动气,大如筋头,鼓舞变化,开阖遍身,熏蒸三焦,腐化水谷,外御六淫,内当万应。”龚氏在此提出的两肾之间一点动气,与同 时代 的孙一奎、晚于他的张介宾及赵献可的命门学说有相似之处,尤其与孙一奎的命门动气更为相似,认为此一点动气,对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抗御外邪起重要作用。《寿世保元》虽没有提出“命门”一词,但已认识到,元气的充盛与否与人体的衰老关系密切。在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如不知保护肾间之动气,“所虑昼夜无停,八面受敌,由是神随物化,气逐神消,荣卫告衰。”神耗则气耗,随着生命过程中精神形体的不断损耗,人体就会出现老化的征象,从而出现“七窍反常,啼号无泪,笑如雨流,鼻不嚏而涕,耳无声蝉鸣,吃食口干,寐则涎溢,溲不利而自遗,便不通而或泄”等与肾之真阴真阳衰微有关的衰老症状。

龚氏论述衰老机理时,还重视脾胃的作用,指出:“凡年老之人,当以养元气,健脾胃为主。”并认为饮食失调对养生不利,他说:“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以害生。故能消息,使适其宜,是谓贤哲防于未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应时时保护,若不重视调理脾胃,不讲饮食卫生,或高粱厚味致伤脾胃,可造成“筋脉横解,气乃暴逆,荣卫不行,气血凝滞”,“气血失常,卒然不救”,使形体衰惫,加速衰老,而不能长寿。

2.养生措施

龚氏在认识衰老机理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摄生养性以防衰老的具体主张,且重视通过“养内”以“养外”。《寿世保元·饮食》篇告诫世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气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这里严肃指出,“养内”与“养外”截然不同的效果。而“养内”,又表现为养神、补益脾肾、饮食、运动和艾灸调养等。

对于养性延年,龚氏主张清心寡欲以养神气,诗书悦心,山林逸兴,悲哀欢乐勿令太过,谦和容让、济困扶危以养情态,饮食宜细软而勿生硬,不可过饱过饥,不宜食后便卧,不宜夜食,而主张“食后常以手摩腹数百遍,仰面呵气数百口,趑趄缓行数百步”,以保护脾胃等。龚氏将其概括为“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沮,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33个字,可谓言简意赅,确是摄生养性之要。

因衰老与肾精虚损有关,故龚氏十分重视节,古代有“男子三十而婚,女子二十而嫁”之说,主张晚婚而保精。少年气血未定,过早涉及房帷之事,易伤精血,导致疾病和早衰。龚氏对早婚及的危害性有精辟见解:“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年高之人,不可纵心恣意,一度一泄,一度火灭,一度增油,若不制而,火将灭更去其油。”早婚及可造成五体不满及“难状之疾”,结果油尽灯灭。主张晚婚,弱男羸女必“待壮而婚”,“及时而嫁”[4]。

龚氏还善于 应用 饮食和运动调养来摄生养性,按摩、呼气、缓行的简易功法,集导引、行气、按摩于一体,能消食导滞,健脾强胃。“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不欲苦饱,……大饮则气乃暴逆;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食饱不得速步走马,登高涉险;不欲夜食,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龚氏 总结 了呼吸静功及六字诀等练功法,论述详尽,既有原理,也有具体方法和适应病证,表述层次清晰,一读便会,较之以往练功法简明精炼。

龚氏认为用艾火熏蒸脐蒂能“却疾延年”,并认为熏脐能“壮固根蒂,保护形躯,熏蒸本原,却除百病,蠲五脏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宁”。例如,《寿世保元》卷十记载的“益府秘传太乙真人熏脐法”即能“补诸虚祛百病,益寿延年”。

3.药食延年

因脾胃功能紊乱可以减寿,在此 理论 指导下,龚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调理脾胃的方法,创建了多种益寿延年的处方,多以健脾益胃为主法,以“补益”立论,其代表方如山药粥、阳春白雪糕、延寿丹、八仙长寿丸等,阳春白雪糕中的茯苓、芡实、莲子等均为健脾益胃之品。由此龚氏益寿养元、重视脾胃的思想可略见一斑。

龚氏认为人体衰老与先后二天有关,所以对衰老的诊治,亦多从脾肾入手,所附验案,遣方用药,独具匠心,理法方药,浑然一体。全书涉及老年病证治三十多种,范畴虽属纷繁,撰著提要钩玄,使后学一目了然。如龚氏在应用“八仙长寿丸”治疗老人筋痿无力,食少痰多,喘咳时指出:“腰痛加木瓜、续断、鹿茸、当归;消渴加五味子、麦门冬各二两;老人下元冷,胞转不得小便,膨急切痛,用泽泻,去益智;诸淋沥,数起不通,倍茯苓,用泽泻,去益智;夜多小便加益智一两,减茯苓一半。”这种临证化裁、通权达变的用药方法和脉案撰写方法,显示了龚氏对老年病证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种以先后天立论的衰老理论,虽不是龚氏的独创,但龚氏对老年病病因病机的阐发有许多独到之处,且用先后天理论指导养生防病及老年病防治的方法,精辟实用,值得效仿。

本文仅对《寿世保元》的学术观点和养生防病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尚有许多内容值得进一步 学习 研究,以便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其学术思想和诊治特色。

【 参考 文献 】

1 王云凯主编.

上一篇:大孔树脂AB?8吸附盐酸小檗碱的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肩部骨折外科围术期治疗及程序性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