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达:身在其中 乐在其中

时间:2022-06-11 02:17:34

潮起潮落,世事变迁,但沉淀的历史将永远载入史册,曾经年少为之奋斗的事业亦将写入个人的生命,成为永久的纪念。张华达先生在潮侨塑胶厂商会达半个世纪的奋斗中,他用尽全力去经营,去维护,五十年之回眸,他心满意足。金钟企业同样走过了五十载的风雨路,张华达先生努力兑现给予顾客得到每一个承诺,以良好的信用保证生意之树长青。趟过历史的波澜,无论会务,抑或生意,将近一辈子他都身在其中,亦乐在其中。

兴业利群 同心同德

“六十年代,基于香港塑胶工业日渐发展,同业日增,有感实有互相联系,共谋福利之必要。”在潮侨塑胶厂商会成立五十周年庆典上,八十有余的张华达先生回顾当初,他如此慨言。潮侨塑胶厂商会创会人为李嘉诚、张华达、陈培等一辈人,正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才造就了潮侨塑胶厂商会今天的历史和盛世。张华达先生回忆说:“最初一共有三个塑胶行业的社团,香港塑胶厂商会、港九塑胶联合会以及香港潮侨塑胶厂商会,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只有香港潮侨塑胶厂商会影响力比较大。”在历史的进程中,从来都是劣汰留强,潮侨塑胶厂商会在张华达先生和行业众多同仁的共同维护下,闯过历史风浪,茁壮成长,生机勃勃,声誉日隆。

据张华达先生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塑胶工业还未兴起,刚处于起步阶段,那时他们同业间相互联络,交换信息,交流观点,逐渐形成了一个联谊会。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参与的成员越来越多,到六十年代香港的塑胶工业也开始发展,工厂亦如雨后春笋,为了团结力量,共谋发展,在这种历史契机下,潮侨塑胶厂商会诞生了。张华达先生说:“商会是由潮州人开始做起的,1960年同业同仁创立了潮侨塑胶厂商会,初期采用‘理监事长制’,八年后改为‘有限公司’,实行‘会长制’。七十年代香港塑胶工业一路蓬勃发展,会员不断增多,不断壮大,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开始深入内地。”一步步走过,点点滴滴,张华达先生都历历在目,年过八旬依旧记忆如初,因为他曾经全心投入过,用心过,因此也快乐过。

身为该会的创会人之一,1972年张华达先生开始担任该会会长,自1962年加入商会,他用十年的时间见证了商会的成长,从此以后他将肩负得更重,敦睦乡谊,促进工商,服务会众,为同业谋求权益,他将和同仁一起在新的起点上再创佳绩。他们高举爱国爱港的旗帜,既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又积极支持祖国经济发展,加强汕港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团结互助,拼搏创业,兴办各项事业,为家乡的发展出谋献策。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潮侨塑胶厂商会自创立之初到而今,经历了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石油禁运,造成塑胶原料短缺价格暴涨;1976年政府将塑胶原料列为危险品立例限制保存;之后的沙士疫潮、金融海啸、环保条例等;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香港陷入请工难、人工成本高的困局;而新的挑战如影随形,国际市场需求萎缩,邻近地区竞争加剧,原材料大幅上涨,人民币升值,新劳工政策,这些都曾令塑胶行业陷入低潮。张华达先生和战友们一起迎接风风雨雨、起起落落,不断改变,不断适应,团结奋斗,不屈不挠,终于顺利通过种种考验并取得发展,屹立至今。

改革开放是一把双刃剑,机遇和挑战并存,对张华达先生和潮侨塑胶厂商会亦是如此。张华达先生笑着说:“以前只有潮州人才可以参加商会,八十年代后,只要是中国人就可以加入,我们敞开怀抱欢迎各界人士的参与。”多年来,他们并不守旧,满怀宽容,兼容并蓄。五十年的爬山涉水,商会现有从事塑胶工业、玩具制造及原材料、进出口贸易等业务的三百多家团体会员;五十年的历史积淀,商会有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

兴业利群是潮侨塑胶厂商会的服务宗旨,张华达先生自创会始便谨记这一点,各方积极配合,协同合作。定期举行工业展览会和技术研讨会,提供商业发展契机及提高会员工业产品质量;协助政府宣传政令、法例、防火、廉政等;创会初期开设西医义诊及戒毒医疗;为灾区人民募款助赈,支援内地扶贫,捐助白内障手术费;南亚海啸、广东洪荒、华东雪灾、四川地震等,他们都捐款救灾,齐心协力。

五十载辛苦,拓展塑胶工业;十万分诚意,凝聚潮汕侨情。兴业利群,同心同德。全心全意的五十年,纵然张华达先生已经不在其位,但他仍谋其政,心系商会前途,所以这样的盛誉他和商会承担得起,亦问心无愧。

守信守法 生意长青

和潮侨塑胶厂商会同龄的金钟企业有限公司,是张华达先生专注的事业。“1960年创办金钟,生产玩具,现在交给孩子管理。”他说道,“刚开始只是做简单普通的玩具,塑胶变化大,进步快,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们也不断创新,丰富品种。以欧美市场为主,近几年市场不景气,但美国仍然很有市场潜力,国外家长自己可以不吃饭,玩具一定会给孩子买。”和玩具市场打交道大半辈子,市场的变化,客户的心理,张华达先生娓娓道来,了然于胸。

玩具和塑胶息息相关,随着塑胶厂的内迁,香港逐渐变成了玩具进入国外市场的中转站。随着时代的变化,塑胶工业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即使迁往内地同样面临着困境。张华达先生说:“工厂在内地也很难做,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够生存下来,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的玩具代替了日本,渐渐地大陆的玩具迅速抢夺香港的玩具市场。”只有不断创新,建立自己的优质品牌,开发玩具业潜质优厚的内地市场,摆脱欧美市场的主导形势,逆境求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张华达先生也满心忧虑,他表示,世界上小孩子的数量正在减少,市场相应也会缩小,香港现在更重要的角色是内地和国外的一座桥梁。他说:“香港的优势在于国外的客户喜欢和香港人合作,因为香港人信用好,无论是原材料贵也好,还是赚不到钱也罢,下订单之后一定会按时按量交货,即使是工厂在内地,也是香港的公司管理、运营,通过香港的公司进行交易,所以香港的玩具公司还可以生存。”

对张华达先生而言,信用就是企业的生命,信用就是香港对外贸易的名片。香港社会安定,治安良好,在张华达先生心中,诚实信用,遵纪守法,是企业长青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香港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也离不开这关键的一点。此外,他们这一辈人的团结与勤力,也铸就今日不平凡。张华达先生的言行是其事业长青的保障,亦是一个良好公民的典范。

家和万事兴

现龄八十七岁的张华达先生为人秉性率直忠厚,敢言实干。一生不畏权富,自力更生,大公无私,乐于助人,处事公平公正,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自己吃亏,亦乐于接受,深得同业、友好的高度赞赏及钦仰。张华达先生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孙满堂,家庭温馨和睦,尽管儿女多在国外,但有结婚至今六十五年同龄之“老伴”相守,一起享受白头偕老的美好时光,相信他亦是心满意足,别无他求。他满心快慰地说:“现在只有一个儿子在身边,其它的都在国外,加拿大、美国、法国、俄罗斯,名副其实的‘联合国’,以前我们去看他们,现在老了,腿脚不方便,是他们来看我们了。”简简单单的家常中,透露的是一种轻轻松松的家庭氛围,快快乐乐的晚年生活。

现在张华达先生最惬意的时刻就是看报、听收音机,和老友喝茶聊天,颐养天年。走过时间的长河,仿佛一切又都太短,只要曾经认认真真地活过,相信晚年就会和张华达先生一样,拥有简单的美好。

【人物简介】

张华达先生,金钟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潮侨塑胶厂商会永远荣誉会长。身为潮侨塑胶厂商会的创会人员之一,发展会务他兢兢业业,吐故纳新,鸿业永昌;作为一名商人,他谨守诚实信用的准则,脚踏实地。功成身退,他安度晚年,一生无悔。

上一篇:袁冰:融汇中西 妙手回春 下一篇:胡发彰:半世纪的体操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