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娜“娜”之唱文

时间:2022-06-11 01:57:14

怎样从固有的模式或者自己熟知的领域中抽身出来,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但要真正进入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所要付出的勇气和努力远远不是“突破”这个字眼就能概括的。在筹备两场音乐会的时候,吕娜的恩师王士魁老师建议她在古曲方面展示一下,吕娜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表现出畏难情绪,因为古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演唱时所要求的细腻程度对于歌手本身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不是为了考试或者特别要求唱古曲的话,很少有人愿意唱古曲。吕娜说还好自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最开始她可能对古曲也没有过多的喜爱,在这个时候认真劲儿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刚开始唱这些歌,一点感觉都找不到,后来通过上网、看书,先将古诗词的意思弄懂,包括对整首词的意境的把握,声音的变化都要掌握得非常好,再加入我自己的想法。做了这些努力之后,这个时候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老师,他可以根据他的经验和理解告诉我哪些东西是好的,哪些东西是可以不要的,才能够做到扬长避短,这样一来二去的磨合,慢慢的也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说到古曲,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古曲的形式,原本是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有较高知名度的乐曲。而现今意义的古曲则是古诗词歌曲的简称,歌词即是古诗词,现代的人再谱上曲,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古曲了。古曲要求歌手在演唱的时候声音是延绵不绝的,不能有太明显的停顿,或者干脆断掉了。古曲演唱的时候,整个舞台甚至是整个现场都是歌手在通过声音去进行传达,因为就是简单的钢琴伴奏,没有太多复杂的音乐,歌手在演唱的时候即便出现一丁点失误都是非常明显的,钢琴伴奏根本掩盖不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歌手在台上歇斯底里的歌唱,而是以看似很弱的声音,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这样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要慢下来去演唱古曲,在心境的转换上已是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对于地道的东北姑娘吕娜来说,所要演唱的词作又都是江南文人的心思,要表达如此细腻的作品,更是不小的挑战。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古诗词更是如此,含蓄、婉约、深情,每个人读来都有不同的感受,而且就算在心底理解或者接近了词曲的含义,也不一定能完全表达出来,但唱出来的时候必然是歌唱者自己理解之后的一种表达。排练了那么久的古曲,吕娜也分享了自己的演唱经验,她说:“如果真的是在内心体会到了那种感觉,就算不刻意去做一些肢体动作,你的声音就能表达出来,所以还是要从内心出发,才能传递出真情。”

“唱古曲要求歌手更细腻,其实我觉得这也是对我的一种帮助,尤其是在一场音乐会中有三首古曲,其实我不止准备了三首,我准备的有半场的古曲。在练习了一段时间古曲之后,反而更愿意唱古曲了,也觉得自己更容易把握住了。”有人说目标一定要定得高一点,努力了,就算最终没有达到,你还是在高处。练习古曲对于吕娜来说正是如此,她说古曲虽然比较难唱,但从中汲取了很多的营养,在古曲中用到的东西会不自觉地带到她其他歌曲的演唱中。

如果将吕娜的这次音乐会想成靠古曲来赚得眼球的途径,那也就太小觑吕娜的演唱实力了。古曲只是作为开场曲,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版块的惊艳演出。音乐会中囊括的曲目都是不同风格的歌曲,跨度也很大,在现场演出的时候甚至来不及调整,又要接着进入另一种风格的歌曲之中,其实这对吕娜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了。

作为铁路文艺工作者,在这场音乐会中自然少不了对本职工作的赞美和讴歌。在2009年就推出由著名作曲家孟卫东作曲,张枚同作词的《美丽的天使》的吕娜,在个人音乐会上自然也少不了对这首歌的呈现,这是一首歌颂铁路服务行业的歌,也是一首极其考验歌手演唱功力的歌。吕娜说她当时在确定音乐会曲目的时候也曾犹豫过,毕竟从古曲直接转到难度这样高的歌曲,其实还是有些不适应,但是考虑到在第二节开始的时候,这样的安排能给现场观众带来一些欢快的旋律,最终还是确定了这样的演出顺序。

音乐会结束,吕娜的出色表现得到了来自领导、老师、媒体、家人、朋友的一致肯定,“如果要给自己的表现打分的话,我觉得应该是80分吧,这是我在演出之前,包括看到现场观众的反映的时候的想法。因为我之前没有进行过这样全面的展示。在音乐会结束之后,领导、老师、同学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给我的反馈都是挺好的,我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毕竟他们都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的,得到这么多业内人士的肯定,心里才想原来还是不错的,因为自己每天都在排练这些歌曲,都是这个状态,不可能有太过客观的评价,听到大家的好评,觉得分数应该可以再高点。”她说自己还有上升的空间。交谈之中,吕娜表现出来的那种气质和底蕴是完全不一样的,她说自己特别爱看书,“这一点要感谢我爸妈吧,从小到大让我文化课一直没丢,两场音乐会耗尽了我好多的心思,真的觉得我还要学习更多的东西。”

感恩篇

细心的观众可能还会记得,在央视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和各个地方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不止一次看到过吕娜俏丽的身影。而真正坐在剧场里听她的音乐会还是第一次,这也不足为怪。“这次音乐会之后,很多朋友以及关心我的人都对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因为可能一直以来都没有这种机会看到我的演出,而更多的时候我只是演唱一台晚会中的一两首歌,没有像这次这么完整的演出过,也没有演唱过这么多不同风格的歌曲。”吕娜自己也这样表示。

吕娜透明飘逸的声音,娴熟高超的演唱技术,细腻精准的情感表达,富有诗意及隽永的人文气息的演唱,给到场的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圈内的一位好友在聆听了她的音乐会之后,给予了高度的赞誉,“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她是一个高水准的歌唱演员,虽然还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但是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后来又重新回到学校之后获得的知识,使得她的演唱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与以前相比都是不一样的,包括在舞台上的表现,对现场气氛的调动,对歌曲的的处理等等,都表明吕娜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优秀的歌唱演员。从另一方面来说,她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对专业性的东西要求特别高,我现在给她的绰号就是‘实力唱将’,以前觉得她是‘美女歌手’。而且她是特别懂得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的人,其实这次音乐会的筹备还是挺紧张的,毕竟还有工作上的一些演出,她很会找时间给自己‘闭关修炼’,谁也找不到她,真正的给自己时间投入到排练、演出当中。要求自己不出错,而不是说可以了就行了。”

吕娜也表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力求做到最好,“音乐会的时候虽然有很多人在帮我忙活,但很多流程性的东西我还是要过一遍。”或许只有对音乐如此认真,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吧。吕娜将这两次音乐会看得很重,在她眼里,音乐会既是对自己多年学习生涯的总结,也是对领导、朋友、家人的一个汇报。所以每一个细节都不容许出错,无论是音乐会现场播放的视频,还是节目单上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她都是反复确认之后才投入使用。

在音乐会现场还放了一些吕娜小时候的视频,吕娜从小就参加过很多演出,家里有很多这样的视频,“妈妈全都给我保存着,反倒是长大了自己没有记录。”谈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支持,吕娜有说不完的感激。是啊,亲情不正像拧开的水龙头么?涓涓流淌而出的都是细密、绵长的情意,平时未对亲情做系统梳理的时候,好像没有察觉一般,而当我们回过头去的时候,才发现感动已如泉眼一般喷涌而出。

除了感恩亲朋好友,吕娜也特别感谢自己的恩师王士魁王老师在专业上给予的指导,在吕娜眼里,王老师是一个特别好的老师,虽然平时话不是特别多,但他讲的每句话都特别关键,而且你只要把这个改掉了或者按照他说的做了,在这个地方就会变得很好。“王老师弹得一手好琴,他的琴声一响起,不用他说,乐曲的情感已经完全通过强弱、力度的变化,将乐曲要表达的意境完全传达出来了,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老师的修养和底蕴,如果没有这些,完全达不到这个状态。”吕娜说王老师对她的影响不单是专业上的修为,他的一些做法也对自己影响至深。吕娜分享了王老师平时的一个小习惯,“在上课的时候,如果你今天表现得特别好,下课之后,或者晚上休息的时候,王老师会发短信鼓励你一下,而且不是针对个人,而是对所有人都这样。”

畅想篇

在接触的音乐人中,当被问到接下来的计划,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出专辑、拍MV、开演唱会或者忙着各地演出,甚至不用问就知道答案。唯独吕娜在谈及未来的时候表示要继续学习,她说自己就像一块海绵,工作几年之后,发现原来自己在大学期间吸收的东西远远不够,还得继续投入到汲取营养的漫长旅途中去。她说自己工作之后再回到学校进一步深造,和很多为了学位,为了文凭的人不同的是,自己的目的性会更强,目标也更明确,知道自己在哪方面需要加强,要学得更好。她说只有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并且系统学习之后,再回过头去演出的时候,自己又是另一种状态。研究生毕业之后,吕娜对学习的热情和渴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她说自己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想要学习。

在交谈的过程中,吕娜对比了自己现在和以前的两种状态:“以前会把一天不当一天过,觉得时间过去了也就过去了,现在就会让一天过得尽量充实,很多时候我都会去学校排练,哪怕只是练习练习唱歌,也会觉得很充实,现在有很多想法,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只能说在这一段时间内,尽量将所有的事情做好,未来的展望话,还是觉得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去做的时候就有机会去做,或者就能做成,要为自己的计划去做准备。有时候我还想是否要向老师的方向发展,并不是说非要当老师不可,而是说你在教会别人的时候,你自己必须掌握这个知识点,只有自己真正理解了、掌握了,你才能教会别人。”

至于等在前面的未来,有无数种填满的方式,吕娜并不急着写下仓促的一笔,她说自己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会等到自己的能力、实力达到那个程度之后才会考虑去做,现阶段的想法很多,她希望给自己一定的时间,让自己慢慢沉淀下来,冷静下来之后,再决定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实践篇

工作七年,为铁路职工演出场次近千场,吕娜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铁路的沿线留下了她清澈如百灵鸟般的歌声。虽然随时可能出现在演出的第一线,从来没有听她抱怨过一句,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吕娜分享最多的是自己深深的感动。

她说,刚刚大学毕业来到团里工作的时候,差不多一年就要演好几百场,经常四处奔波,很辛苦。这一场一场的演出可能只是她的工作而已,是她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但一场接一场的演出下来之后,慢慢积累下来的一些东西,也让吕娜意识到,在演出中的感动和回馈是属于她自己的,谁也代替不了。

最让她记忆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2010年他们去四川演出,他们的演出地点定在成渝铁路的417公里的防洪指挥点。这样的点在铁路沿线很常见,每隔几公里就有一个,每个点都有工作人员驻守,为了看这次演出,有的工作人员甚至要从几十公里以外赶过来。然而奔波的不仅仅是前来看演出的人员,随团演出的铁路文艺工作者的时间也安排得非常紧,通常情况下是一天之中有好几场演出,在这个山头演完之后,来不及休整,又要紧接着奔赴下一个演出地点。“当时是夏天,演出那天刚好下了点雨,我当时穿了一双拖鞋,到那儿的时候傻眼了,要到对面的山头去必须过一座铁索桥,而铁索桥的木头都朽了,铁链也生锈了,看着当时的情景,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说到这段经历的时候,吕娜还有一些心有余悸,仿佛当时经历的一切不是距今三年有余,而是就发生在当前一样。好不容易一步一步提心吊胆的过了桥,看着眼前那条上山的路,吕娜更是不知道该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吕娜,在她的印象中山路是那种有水泥台阶的,而眼前的却是光秃秃一片土山,又在下雨,根本站不住。“最后还是我们团的书记先上去,用脚顶住了,我的脚顶住他的才一步步走上去。演出的时候还在下雨,看演出的还可以打着伞看,我们完全是淋着雨在演出,但是真的没叫苦。”

当这些经历可以当作宝贵的回忆与人分享的时候,吕娜感慨,刚开始看到那样的环境自然也会害怕,但看到那里的工作人员的时候,眼泪就不自觉的流下来了,因为他们的环境更艰苦,她或者他们整个演出团只是路过式的进行一次演出,而这里是工作人员天天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条件那么艰苦,他们都日复一日地坚守在那里,我们又有什么权利诉说自己辛苦呢?

近年来,经常看到导演组临时换角的新闻,和吕娜聊过之后,才知道类似的事情不单演员可能经历,连歌手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只不过换的不是人,而是临时换歌。2012年,吕娜随“一路有你”大型演出团到各地慰问演出,之前她为这次演出准备了一首歌曲,到达之后,才突然接到通知说她要演唱《相伴》,现场给了她一个曲谱,而且伴奏还是通俗版的,只有一天的练习时间,吕娜还真做到了,不仅将一首歌曲演绎得堪称完美,同行的人也给予了一致好评。当演出团体来到秦岭火车站的时候,演出的场所就是火车站的候车室,铺一块红地毯,拉一条幅就是演出现场了,跟观众的距离很近。观众群体也是极不稳定的,他们都是见缝插针看几分钟,接着又要去工作,看到他们特别热切的眼神,吕娜心头溢满了深深的感动。“在那种环境下演出一般都没有人送花,我唱到一半的时候,就看见一个小伙子出去了,我唱《报答》的时候他又回来了,拿着一束花,就是车站旁边的野花,我当时的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流,我们的团长也哭了。唱了这么多年歌,第一次让我感动得不行,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可以给对方一些东西,去跟他们握手的时候,他们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美好。”

从北京到各大城市,甚至是地图上都很难发现的小旮旯,究竟到多少个地方演出过,吕娜自己都记不清了,只知道最远去过西宁,除了拉萨以外,几乎全国各地都遍布了吕娜的歌声与足迹。吕娜强调:“我们的文艺演出不光是慰问铁路局,只要是跟铁路有关的,施工队、家属院,我们都会沿线去演出。”有时候站在一条正在修筑的铁路上,他们就放开歌喉的唱,没有舞台,没有灯光,没有话筒,没有伴奏,甚至连掌声都没有,他们也要让自己的歌声响彻蓝天下的每一寸土地。

听了吕娜的叙述,遥想古代将领带兵打仗的时候“身先士卒”也不过如此,在铁路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或许很多人关注的是铁路的版图又拓展到了哪里,而对于像吕娜这样的铁路文艺工作者来说,或许在铁路刚刚筹备建设的时候,就已经将他们美好的歌声洒满了铁路沿线,在被音乐笼罩的路线上奔驰,旅人的心情也该是如歌声般曼妙吧!

当记者问她,经历过这些惊心动魄的事情之后,是怎样一种心理感受时,吕娜回答说:“选择这个职业一点没觉得后悔过,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大学五年完全是学习书本知识,都是老师在教你怎么做,工作了就有了很多实践的经验,就会慢慢思考怎么去唱好歌。”吕娜希望用歌声将自己的梦想为大家一一展示,吕娜这个勇敢筑梦的音乐精灵,满怀激情的向着自己的理想迈进,在歌唱这个精彩纷呈的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精彩的一笔。

上一篇:爵士乐半音化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下一篇:钢琴音乐艺术在影视中的魅力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