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走”不如“放着走”

时间:2022-06-11 01:04:01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农村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难题。社会、家庭等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要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难题,首先是转变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旧观念;其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教师改进教法促进学生自学的形成。

关键词:旧观念;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教法

中图分类号:H319

在语文教学中,农村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极其重视的问题。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学校的师资配套、教学设备欠齐全、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学生缺乏主动学习,自学能力差,无法独立自主学习。面对此种现象,身为一线的教师更应引起重视,加强对农村初中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合理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扮演的不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处理教与学的过程中,总是将自己扮演成主人,而不是引导者。课堂教学时总是全面包办,还生怕学生听不懂。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来灌输新教材,完全没有顾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整一节语文课变成了自己的表演舞台,课堂气氛欠活跃,学生既成了观众,又变成了“一群被牵着鼻子走的羊群”。农村学校由于自身办学条件的约束,学生的知识面比不上城市学生,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感受,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无法体现,长此以往,学生一离开教师,就无法进行独立阅读课文和写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观念,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路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彻底由“牵”变为“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和学习者。

二、培养习惯,铺好自学能力的阶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阶梯,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才能在语文的知识海洋中遨游。那么,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如何培养呢?

首先,明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语言的学科,课前预习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和“自读提示”,从中了解课文的内容,并根据课后习题提出和分析问题等,以便在课堂上得到解决问题。课后复习,主要是对语文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教学时,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尤其关注课前预习,因为农村学生普遍缺少主动性,教师必须加强监督和检查,做到持之以恒。除此之外,为了强化预习效果,有时还把预习安排在课堂内进行,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如能持之以恒并具备这两个环节,将对提高语文自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养成自主查找工具书习惯。课前预习所面临的生字难词是学习语文的障碍,要利用字典或词典克服字词、积累字词。字词环节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查找,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课堂上教师只例行检查、加深学生识记印象。由于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学生的家庭条件尚不具备现代网络设备,养成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生字难词是再好不过的。

最后,学会动脑、动手和动口来完成阅读思考。语文阅读是中考必考内容,涵盖面大,考法灵活,如果学生的自学能力差,没有养成自主阅读,单靠教师课堂分析根本无法正确答题。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阅读时动笔圈点勾画,标注疑难问题,动脑思考,查找资料解决疑难问题,力求做到“堂堂清”和“日日清”,不能躲避疑难问题。课堂阅读时,教师必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善于引导学生自行思考或分组讨论。尤其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包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不能单纯地思考问题,要说出或写出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习惯做好课堂笔记,使其逐步练成书写工整、文字表达清晰,语言简洁的好习惯。

历来中考阅读部分除了课内文章,还有课外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和选择性。课外读物五花八门,学生大多喜欢阅读一些言情小说,对包含自然科学、人文地理或文学性较强的读物极少涉猎。农村学生的图书借阅有难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做笔记。

三、激发兴趣,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兴趣是人们主动、积极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兴趣的方法有:介绍名人轶事、提出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和开展辅活动。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提高教学效果,也可减轻教师的负担。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精心制作课件。课堂上巧设悬念导入新课、问题解答设疑质疑、个人抢答或分组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如果课堂上有激趣引导,学生何愁不融入课堂?学生又何愁不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观潮》时,多媒体播放钱塘江海潮涌动的壮观场面,学生从视频中看海潮翻滚,人群欢呼,自然吸引他们的兴趣。又如《阿长与山海经》一课,作者之前为何对阿长有厌恶,后来却改变了看法,这是为什么?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就能把《山海经》一书与阿长联系起来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能做到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营造一个平等自主、和谐欢快的课堂氛围。那么,学生就会由喜欢语文转变为主动学习语文。

四、改进教法,促进自学能力形成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明确的学习步骤,认真做好课堂的组织和和引导者。根据农村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适应学生学习的计划,让学生学会自学方法。学生如果真正学会了学习的方法,那他们的自学能力就自然培养起来。他们一旦形成这种能力,就能自己阅读,自己写作文。因此,老师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而是在学习语文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并不断提高这种能力。

总之,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为出发点,正确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因材施教,激励学习,与其“牵着走”,不如“放着走”,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其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语文教学法》[M].沈阳出版社2000年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王理宏.《自学能力培养刍议》[J]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扮演的角色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