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你不喜欢的东西/硬话软说

时间:2022-06-11 12:28:16

一个比较明智的商人,在选择销售的商品时,一定不会选择自己所偏好的东西,而是卖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更大的利润。为什么呢?

原来,一般人对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会有强烈的占有欲。这是人的本性,很难控制,即使控制得住,也是要付出感情代价的。

喜欢刀剑就卖刀剑,喜欢古董就卖古董。喜欢珠宝就卖珠宝,这样的话,生意绝对做不好。因为自己喜欢这类东西,那么购入这些东西时,一定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精心挑选的。待要售出时,当然是万分不舍,要下很大的决心才能把它卖出去,这是其一。其二,这类东西按照自己的好恶挑选,大多比较片面,这将影响经营的效果。

犹太人认为,真正的生意人是卖自己所不喜欢的东西。比如,不喜欢古董的人要卖古董,不喜欢珠宝的人要卖珠宝。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所要卖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只有这样才会想办法尽快把它卖出去。否则,压在那儿对自己毫无益处,反而是一种浪费。

所以,在生意场上,那些卖珠宝的商人,大多数是对珠宝没有偏爱的人。珠宝一般对女性最有吸引力,通常是女人们钟爱的东西,所以那些珠宝商很少是女性,大多数是对珠宝毫无偏爱的男士们。同样,那些做服饰的商人也大多是男士。

一位犹太商人分析,正是因为他们所卖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商品。所以在购进商品时,总是能作出比较客观、全面的分析,而不会因为自己的偏见忽略了其他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硬话软说 吕秀娟

从家门口出来。“禁止”=字,举目可见。禁止吐痰、禁止吸烟、禁止倒垃圾、禁止大小便、禁止张贴广告、禁止停放自行车……走到了单位,又有一张“禁止外来车辆入内。”

社会生活,必要的“禁止”是不可少的,但泛而滥则容易让人产生歧想。以为这个社会失去了主动、自律、公德,甚至出了什么大毛病,非“禁止”无以规范无以控制似的,也让人觉得社会生活某些方面存在着冷漠、骄横、霸道,透着某种不和谐、不宽容。至于不负责任的“随便写写”,更令“禁止”失去本意和威严而令人生厌。其实,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完全可以换个说法,而不必滥用“禁止”盼。比如,“禁止停放自行车”的,就可以不劳“禁止”的大驾。这是我从三家商铺得来的启示。一家商铺立了块“请勿停放自行车”的牌子,以“请”替代“禁止”,“请”出了礼貌,叫人看着舒服。另一家商铺立了块牌子:“有碍市容,请勿在此停放自行车。”这比之“请”又进了一步。不但有“礼”,而且讲“理”,说明了为什么不能停放自行车的原因,叫人乐意接受。

还有一家商铺,门前立的牌子是:“影响交通,请勿停放自行车,往西50米有存车处。”这比前两家更进一步。不但有理讲理,还很尽责,告之以解决存车的办法,叫人陡生敬意。

三家商铺都是做生意的,但他们却把“禁止”或类似“禁止”一类的“硬话”,说得那样委婉,入情达理而富有责任心。话不说绝,势不用尽。我们握有一些“硬话”专利,动辄“禁止”、“不准”、“不许”的“硬”派单位和“硬”派人物,不妨向三家商铺学学说话用语的艺术,或许能够从中得到些启示。

上一篇:加工枯藤死树等4则 下一篇:边读往来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