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析

时间:2022-06-11 10:01:45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析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对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管理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应严控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特别是细节问题更应加大关注力度。若细节问题未能控制好,小则会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大则会引发质量事故。

1 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技术要点、方法

1.1施工技术在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性

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就包含着一些重要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安装工程、砼浇筑工程、温度控制和接缝灌浆等,这些工程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 没有完整的技术管理,先进的技术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

1.2 技术管理中技术开发很重要

在技术管理过程中,技术交底不彻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仓号的构造特点、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等方面了解不清,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无从下手,导致施工环节重复,甚至发生重大事故。质量检验不标准,无规范可循的话,对质量就会得过且过,最终造成质量事故。

1.3 认真解决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3.1 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参与施工的人员熟悉和了解所承担施工的仓号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应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质量。在技术交底时,不但要领会设计意图,还要贯彻上级技术领导的意图和要求,了解仓号的体形变化,有无特殊部位;钢筋、管路等的布设,应满足那些施工规范、规程及工艺标准;材料、设备的要求,有无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等等。

1.3.2 对工程质量检验的方法可归纳为“看、摸、敲、照、靠、吊、量、套”八个字,应用这些方法,严格依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来检验,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构和质量管理机构,健全检验制度,还要提高质检人员的素质,增强责任心、任务感,充分发挥质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1.3.3 对于技术革新与改造,在许多工程施工中都很注重,技术改造围绕节约能源、降低材料消耗、提高质量、缩短工期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对工程施工起到积极作用。在小钢模施工中,接安螺栓的使用,使螺杆可拆卸,重复利用,后期处理简单,节约材料。这些技术由于上述优点迅速在三峡工程中得到了推广使用。

2 混凝土施工管理在水利水电中的作用

2.1 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的实现。每种计划都是以指标来表现其具体内容和量的标准,指标是一种预期的目标和水平,计划指标之间也是有联系的组成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计划管理的核心。加强计划管理就是对计划目标作出科学的预定,各项计划围绕目标来实现。

2.2 在实际工作中,每种计划的制定都必须是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否则不仅会影响整个计划体系的运作,也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企业的发展,使施工中各工序先后次序安排不明确,工作面进度层次不清晰,造成相互影响、相互干扰。

2.3 那么如何避免计划安排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呢?首先,要有计划意识,各项工作要依据日标的实现详细制定出有关措施,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在保证总计划完成的前提下。

对各施工部位进行工序倒挂层层分解。制定各施工工序周期计划:首先;计划;其次;计划的制定要切实符合实际情况不可为了盲目赶工期,制定的目标羌法实现,同时在制定计划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突发的新情况。最后,计划一经制定 就要去贯彻与实施,在执行过程中 要始终把握总的生产经营目标,做好控制工作,以适应情况的变化,保持计划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应抓住几点重要环节:

(1)加强施工准备工作,这是工程按施工计划进行的重要保证包括开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准备、季节性准备、冬雨季施工准备等。

(2)做好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以便发现问题,找出矛盾,采取措施,保证计划顺利完成。

(3)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协调的因素,劳动力、材料、机械、配件、构件等往往出现薄弱环节,如果不及时平衡和协调,就可能影响计划的完成, 所以就要加强调度工作。

(4)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计划提前完成或拖后是常有的事,我们要在出现差异时及时调整,以不影响大局为重。

3 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措施、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3.1 工程中质量的全面控制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它的特点是: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即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由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顾客需要;并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从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3.2 工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基础设施建设是百年大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质量控制不严格,使质量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为了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就要本着对国家、对人民,更是对企业前途和个人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地加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大坝砼浇筑和相关的工程设施,从设计、施工到投人运行,质量是一项贯穿始终的要求。

3.3 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基础工作

企业建立全面的质量体系、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立足点和依据,也是质量管理活动取得成效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转的前提和保证。基础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水平,也决定了企业能否面向市场长期地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责任制和质量教育工作:

3.3.1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以提供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内容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做好标准化工作,必须以“顾客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系统化”原则,应符合权威性、科学性、群众性、连贯性和明确性的要求。

3.3.2 计量是关于测量和保证量值统一和准确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它的重要任务是以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正确传递,保证量值统一为目的的工作。搞好计量工作,必须按照生产设计保证产品质量的要求,配备计量检测设备;合理地确定计量检测设备的确认周期,坚持间隔校准制度;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时、正确处理不合格计量设备;保证计量检测设备使用的环境条件;健全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记录人员。

3.3.3 质量信息是进行质量方面决策的依据,是改进产品质量、改善各环节工作质量的最直接的原始资料和依据,是正确认识各种因素变化和产品质量波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从而进行质量控制的基本依据。要使质量信息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就应使质量信息满足及时、准确、全面、系统的要求;要做好建立企业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和质量信息中心工作;整理信息要实行分级管理;加强生产班组的质量信息管理。

3.3.4 建立质量责任制是企业建立经济责任制的首要环节,要求明确规定企业每个职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以便做到质量工作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为了使企业的质量责任制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应明确质量责任制的实质是责、权、利三者的统一;要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业务来制定各部门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规定的任务与责任要尽可能的做到具体化,以便于进行考核;要由粗到细,逐步完善;必须制定相应的质量奖惩措施。

参考文献:

[1] 曹润邦,徐宁,韩志华.浅述水利施工中砼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0).

[2] 刘汉义, 陈德先. 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魅力中国,2011,(22).

上一篇:浅析深圳地铁二期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 下一篇:施工企业财务决算理论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