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标本制作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6-11 06:34:29

植物标本制作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植物标本制作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实践环节,掌握植物标本制作技术,可以提高生物教师制备直观教具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为生物教学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不断改善实验室的条件,保证实验教学的时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掌握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能制作一些常见的植物标本,有利于提高对植物的研究兴趣,巩固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使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拓展视野。植物标本容易保存,存放节省空间,且因直观性强,用在教学过程中能发挥很好的教学辅助效果。文章详细阐述了植物标本在制作过程中的实践探究,便于老师和学生学习交流。

关键词:植物;标本;探索

1干制标本制作的实践与探索

1.1叶干制标本制作的实践与探索

植物形态特征的认知是识别植物的基础,采集本地常见植物的叶片放到多层吸水纸中间制成干制标本,便于比较和识别植物的形态特征。叶的干制标本类型多样,可以制作不同的叶序标本、叶形标本、叶脉标本、叶缘标本、叶基标本、叶尖标本以及花序类型等。以叶形标本为例,针形叶选用落叶松、油松的叶,线形叶可选用小麦、水稻的叶,鳞形叶选用侧柏的叶,刺形叶用杜松的叶,披针形叶用旱柳、夹竹桃的叶,椭圆形叶可用山野豌豆的叶,卵形叶可用暴马丁香的叶,心形叶可用圆叶牵牛的叶,三角形叶可用穿叶蓼的叶等。叶序是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分为互生叶序、对生叶序、轮生叶序和簇生叶序。互生叶序我们选用白杨,对生叶序选用一串红,轮生叶序选用夹竹桃,而簇生叶序选用北方常见的落叶松等。

1.2蜡叶标本制作的实践与探索

腊叶标本又被称为压制标本,通常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纸压制使之干燥,再装订在白色硬纸上(这种纸称为台纸)制成标本。容易保存,存放节省空间,不受容器、试剂的限制,易于制作等是腊叶标本的最大特点。而且腊叶标本取材广泛,大多数植物都可用这种方法来保存和收藏。植物腊叶标本因直观性强、方便携带,用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过程中也能发挥很好的教学辅助效果。

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步骤一般有6步:采集、整理、压制、换纸、消毒、上台纸。 制作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标本非常适合用腊叶标本方法,苔藓、地衣、菌类、藻类植物中的一些种类也适合用腊叶标本方法。

在进行材料采集时首先应认真填写采集记录单(表1),及时记录采集时植物的状态。采集记录单主要记录采集标本时的生态环境和植物形态特征,包括采集地点、海拔、坡向以及植物在压制后失去的一些特征,如树皮的特点、器官表面是否有毛等,并进行鉴别,特别是颜色、气味、乳汁等容易变化的性状的记录对于识别很重要。

在进行水生植物腊叶标本制作过程中,在采集环节,由于水生植物比较柔软,用一硬纸深入水中托起标本,标本形态在离水之前要整理好,并倾斜纸板,让多余的水分流下,保持其形态,压制标本时连纸板一同压入标本夹。

标本采集时,遇到大型植物选取根、茎中部(带叶)、茎上部(带叶、花和果)三段压制,并挂相同的植物号码牌(表2),然后根据台纸的大小将植物折成“V”或“N”字形,大型叶(单子叶)应由叶脉一剪去侧约一半(留叶尖和叶基),但先端的小叶不能剪;为了体现梳理前的状况,剪下叶子的位置要留下痕迹,每种标本都要有少数叶片背面朝上,便于对叶片作进行两面观察;肉质根、块茎、鳞茎、叶等比较肥厚的部位用沸水先烫死,再切成薄片压入标本夹。

夹标本时首先将标本夹的一扇放在平整的地方,放上7层左右的吸水纸,将植物放在吸水纸上并使其平展,然后在标本上盖上5层左右吸水纸,再放下一份植物材料,如此往复,当摆放好最后一份植物后,多放几层吸水纸,摆放时尽量使整个表面保持平整,避免材料重叠而导致中间高、四周低,一旦植物材料接触空气就会变黄或者皱缩。将另一扇标本夹放在最上面,压紧用绳子绑牢。

为了使植物组织中的水分尽快去除,可每天换两次吸水纸,第一天换纸时要将重叠的部分尽量展开,将植物材料摆放尽量美观,为最后上台纸做准备。3~4天后水分含量减少,可以每天换吸水纸一次。大约10天左右干制标本就完成了,春夏季植物含水量多,材料干制用时较长,秋天植物含水量下降,用时可适当缩短。

为了防止干制后的标本虫蛀,必须进行消毒,杀死藏于干制标本中的害虫和虫卵。升汞酒精溶液是最常用的消毒剂,这种消毒方法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操作者中毒,为了安全起见,也可以采取高温消毒法,就是将标本放在下恒温干燥箱中(95℃左右)烘1~2天,也可达到消毒目的,为防止植物材料起皱,一定要将标本压紧。

将干制的标本摆放在八开的白板纸上,在摆放时要注意美观,尽量使干制标本和台纸边缘保留至少两厘米左右的空间,一般标本摆放向右倾斜一定角度,尽量美观,并使右下角和左上角留出贴标本标签(表3)和采集记录单。标本标签记录内容包括植物中文名、拉丁学名、制作人和制作日期等。

固定标本时固定位置的选择很重要,总的原则是将台纸立起来时标本不错位为宜。选好固定位置后在其垂直投影面紧贴左右用铅笔进行标注。对于比较粗大的根茎可用针线缝到台纸上,然后在背面打结。对于易碎的部位可用刀片在材料的垂直投影面左右各割一纵口,长度与白纸条的宽度相同,用A4纸厚度的白纸条从纵口两侧穿过,向背面两侧一拉,用固体胶粘到台纸背面。对于比较细弱的部位,可以采用细纸条直接贴压的方法,将细纸条与材料垂直直接用固体胶粘到台纸正面。贴上标本标签和采集记录单,一份腊叶标本制作完成。

2浸制标本制作的实践与探索

浸制标本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化学浸制液制成标本。浸制标本能保持植物固有的色泽和形态,有利于观察植物的内部结构和形态,植物呈色的原因主要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在制作浸制标本时可以通过调整化学药品的用量来进行比较。

绿色植物标本中含有叶绿素较多,但是叶绿素不稳定,较易受到破坏,可将绿色植物标本浸入3%硫酸铜水溶液并加热至80摄氏度,观察标本慢慢变为褐色,继续加热,颜色变到和原来的绿色相仿时取出漂洗,再浸入到5%福尔马林中保存,可以使绿色保持长久。黄色植物标本如杏、梨、黄番茄等,呈现黄色是由于含有类胡萝卜素,可采用亚硫酸-酒精浸制液,可在900毫升水中加入30毫升6%亚硫酸、30毫升95%乙醇,再加入30毫升丙三醇效果更好。对于不同的植物材料可以通过适量调节乙醇的用量来观察效果。有的植物花、果呈红色,主要是由于花色素的缘故,可用硼酸-福尔马林-酒浸制法,配制时,若浑浊不清可静置澄清后再使用,对于果实标本可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浸泡液,然后浸没在这种溶液中。

3 植物标本制作的实践建议

3.1采集的标本要具有代表性。为了分类鉴别方便,草本植物尽量采集全株,木本植物一般比较高大,用枝剪剪取一部分枝条,尽量保持器官的完整性、典型性,要能反映枝叶的特点,带有叶、花、果的一段枝条最为理想,对于新枝、老枝不同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应带有一段老枝。寄生植物应连同宿主一同采下,如桑寄生、列当。很多木本植物(如桦木)因树皮的色、剥裂情况等有分类价值,在制成腊叶标本时,可以剥取一块树皮附在植物材料旁边。

3.2多查阅文献,比较目前常用的植物原色保存方法,如:微波法、电熨斗法、化学试剂法、硅胶干燥法等。根据不同植物材料的特点,通过实践摸索出恰当的保绿方法。

3.3腊叶标本如果经常使用,很容易损坏,对于中、小型植株标本,在腊叶标本的基础上制作成塑封标本,不仅经久耐磨,不易破损,而且美观大方,颇具有工艺品特色,非常适合于课堂互相传递及反复使用。

3.4干制标本应放置在防尘、防潮,避免阳光直射处保存,应放干燥剂和驱虫剂(如硅胶、樟脑等)。

上一篇:江苏省中小学开设武术课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下一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和岗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