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农村发展

时间:2022-06-11 06:11:36

撬动农村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苍溪县通过开展土地整理,撬动农村新一轮的发展,先后启动了以永宁镇荞子坝、白桥镇白桥坝、元坝镇井坝三个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试点。通过实践,成功探索出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建设模式,引领着全县现代农业起步发展,项目区群众切实感受到土地整理工程带来的实惠。永宁项目被评为全省“金土地示范工程”,被兄弟县市誉称“苍溪模式”。

高点定位 整体规划

2005年,苍溪县被省政府列入全省“金土地”工程七个示范县之一。2007年,广元市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苍溪县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土地整理工作,把过去国土资源部门单一的土地整理上升为政府行为,坚持高点定位,超前谋划,明确提出了“因地制宜整理土地、围绕农业产业化整理土地、注重效益第一整理土地、着眼可持续发展整理土地”四条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项目运作、社会介入、科技支持”运作模式;确立了土地整理项目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移民接收安置地和乡村旅游观光点四大目标。

以土地整理为载体,生产发展为关键,特色支柱产业为核心,集中经营为基础,面向大市场寻求资源谋划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根据北京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的产业规划建议,依托苍溪猕猴桃原产保护地、中国雪梨之乡、全国第二大毛兔基地县等优势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支柱产业。同时邀请省地调院专家对项目区开展农业地质调查。通过专家论证,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作出了科学评估分析,保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注重“三同步”规划的统筹推进。坚持土地整理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同步立项、同步配套规划、同步建设基础设施的“三同步”思路,积极建立土地整理项目“申报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见效一批”滚动发展机制。按照“三园一村”的战略布局,研究制定了2005年~2010年《苍溪“金土地”总体规划》,规划近5年在全县26个乡镇106个村开发整理土地20万亩,净增耕地2万亩,建设5000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4个,万亩园区10个。科学的规划把水、田、路、林、村、产业等融为一体,坚持走“一村一品”的路子,既着眼于推进“1+3”特色产业发展,又尽可能地尊重群众的种植意愿和保护当地优势产业。根据这一发展思路进行工程施工设计,使整理土地的厚度、渠系路网的布局与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相配套。

“金土地”工程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新村建设规划等各项规划互相融合,衔接一致。规划不仅给决策者提供了依据,而且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规划意识,按照规划推进科学发展,又使这些规划在项目实施中得到了严格执行。规划作为政府事前服务的基础、事中事后监督的依据,带动了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了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还为“金土地”工程实施创造了条件。

规范运作 整合资源

为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顺利实施,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突破发展,苍溪县创新四大机制,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队伍,形成强大的统筹协调推进合力,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了“党政统筹抓协调,部门配合促落实,乡村参与求合力”的县、乡、村、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县长为指挥的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工程技术组、质量监理组、施工协调组、财务审监组、后勤保障组。各小组按各自职责各司其责,实行制度管人,规章行事。同时,从县国土资源、农业、水利、交通、林业、农机等相关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土地整理专业队伍,并对相关工作和配套工程以“目标责任书”形式分解到相关部门和乡镇,实行定期通报,形成了“同炒一盘菜,共坐一桌席”的工作机制。

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申报、审查、招投标、实施、验收等全过程监督管理,形成了政府监管,市场运作,社会监督的土地管理项目管理机制。建立了项目法人、招投标、合同管理、监理、接待、公示 、资金监管 、廉政建设“八项”制度,使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投入机制。探索建立了项目资金投入带动社会投资投劳的良性投入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土地整理的投入难题。一是积极争取上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二是将国土资源、农业、水利、林业、交通、扶贫开发等方面和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打捆使用。三是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吸纳和引导有实力、带动力强的业主和大户以及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参与土地开发整理。四是采取“一事一议”等办法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投资、投入劳动力。全县金土地实施工作总体上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介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监督机制。探索建立了建设和谐项目的运行监督机制,在成立施工协调领导小组的同时,建立了工程管理公示栏和工程建设接待制度,定期召开群众大会,听取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动态,解决群众的疑难,让项目区的群众都能参与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聘请了村民义务监督员,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督,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四集中”整体推进

通过科学规划建造现代农业园区的“巢”,并围绕这个“巢”提供优质服务,以此引导龙头企业向园区聚集,引导农村人口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园区有序聚居。这样,有规划作引力,有产业作推力,就有了农民的安居乐业。同时,通过规划,重点实施“四集中”,引导了土地的合理流转,形成规模集约发展。

土地向业主大户集中。土地整理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土地再造,它也是引导农民向现代农业集中经营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成片的土地也像一块巨大的磁铁石,吸引大批业主租地搞规模种植、养殖。永宁镇荞子坝、白桥镇白桥坝、元坝镇井坝三个土地整理项目区每亩土地租金由整理前的100元上升到350元,农民得到了实惠。通过土地整理,已建成万亩现代农业园区3个,每个园区都重点建有千亩成片的核心园区2~3个,土地由大业主或园区管委会统租整理后再返租倒包给大户业主,并通过“核心园区带标准户”的模式,紧密连接农业园区中的千家万户,形成相对连片的万亩产业化基地。同时,引导外出务工和无耕种能力的农民将土地有偿流转给业主大户集中经营。据统计,永宁项目区年产值达到3200万元,农民增收1500万元以上。

资金向农业园区集中。“金土地”工程实施以来,县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专门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用于以奖代补成片规模种植500亩以上的核心园区、100亩以上的业主大户和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存栏肉(毛)兔1000只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户。涉农资金打捆使用,重点发展规模化产业基地建设。全县共争取上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6285万元,打捆涉农项目资金4260万元,由此带动了龙头企业和业主大户投入1.6亿元,仅永宁项目区国家、县财政、业主大户、企业和农户折劳折资就达5000多万元。

农产品向龙头企业集中。重点引导企业与业主大户对接,龙头企业直接参与基地建设,加大农产品向龙头企业集中力度,将农业园区建成龙头企业真正的工业“原料车间”。鸿宇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成万头生猪良繁场专门为农户提供种猪,蜀川饲料公司提供饲料,鸿宇公司收购加工,形成了“三企共建、四方共赢”的四川鸿宇猪业合作社,项目区1万多农户发展生猪养殖。目前,成都欣欣兔业公司在荞子坝现代农业园区投资180万元建成万只种兔扩散场和年出栏肉兔10万只标准化养殖园,带动发展年出栏30万只肉兔规模养殖;仅永宁项目区就有梨山面业公司、宝清实业、香港日升、瓦塔勒等企业与业主对接,采用订单生产方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化链条模式,现已发展起了蚕桑1100亩,150户农民承包种桑养蚕,辐射带动4000亩规模经营的蚕桑基地迅速在项目区周边形成,肉兔20万只的集中养殖小区两个。建成全国百强专业协会1个、省级百强专业协会5个,90%以上的农产品进入龙头加工企业。

农民向农业产业化工人转型。针对贫困山区农民进城转移难的实际,在强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着力探索农民向农业产业化工人就地转变的路子。一方面,在园区土地成片流转后,鼓励有能力的农民返租倒包土地或养殖场,发展自己的产业园或养殖小区,逐步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另一方面,引导农民以土地、设施、资金入股园区企业,就近变身为农业产业化工人,“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返利分红”的收入模式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白桥坝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园流转了3个村826户农民的土地3200亩,通过土地整理和循环灌溉、田间作业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后,又承包给21个业主和返租倒包给317户农民大户,农民除了土地租金收入、园区收益返利外,还可在园中打工挣钱。

(作者系中共苍溪县常委、副县长)

上一篇:限价房:能否均衡各方利益? 下一篇:外商用地也要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