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

时间:2022-06-11 02:04:02

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

【摘 要】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性,将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并融入到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中,把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创建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极具地方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关键词】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

1、引言

水是万物之源,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摇篮。水对于城市而言具有多层面的综合价值,如生态、历史人文和景观价值。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水体的部分;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的水体象征着文明与灵性,渲染着城市的生机与艺术魅力,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的畅想,它能深刻地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外延。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在全球化经济的影响下,东西方文化相融合,中国城市滨水景观千河一面,传统风貌消失,个性愈发迷离。新宁夫夷江沿江景观为避免这种现象,以人本为原则,传承历史文脉,营造丰富多样的特色滨水景观。

2、项目概况

新宁县位于湖南省的西南边陲,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新石器时期便有人类居住,西汉元朔五年归属夫夷侯国,东汉改夫夷侯国为夫夷县,宋代定名为新宁县,历史悠久。夫夷江,新宁人民的母亲河,其水域贯穿山风景区,自南向北流贯全县,并似马蹄形环抱县城东、西、南三面。

2.1背景

山申遗成功后,新宁经济发展迅速,而夫夷江游山、玩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县委县政府的英明决策下,将新宁城市防洪工程与景观相结合,打造一条集防洪、文化展示、生态游憩于一体的绿色滨水走廊,把夫夷江作为新宁的门户景观,同时为改善人居环境、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土地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区域位置

基地位于新宁县城区东部,金子岭山系西侧山脚,夫夷江东岸,与新宁县政府隔江相望。基地北起观瀑大桥,南至白公渡大桥,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130米―320米不等,公园规划地面积约40.84万平方米。

2.3建设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县境属中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基地西侧山体连绵起伏,夫夷江蜿蜒曲折,自然环境优越。水系资源丰富,水质清澈,现状植被条件较好,拥有特有的珍惜植物资源。

(2)交通条件

基地交通区位优势显著,东临城市过境公路白塔公路,距城区中心地段5分钟车程;离山景区约20公里,约15分钟车程;距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25公里。夫夷江沿江景观则是城市居民生活休闲,山旅游景点向舜皇山景区延伸的第一站。

(3)历史人文条件

新宁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邑,源远流长的文明、底蕴丰厚的文化、丰富的民情风俗、丹霞风光旖旎,拥有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如舜皇始祖文化,舜帝赐传说,非物质化遗产岩鹰拳,红军烈士宛旦平等。

(4)用地条件

基地用地呈带状分布,场地内高差约7―9米,现状用地多为农田,浅滩,菜地,植被杂乱,中段有部分农舍。

3、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

设计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充分保护、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展现地域特色文化与民族风情,构筑宜居、宜商、宜游的人居环境,使之成为新宁县的标志性生态滨水绿地和又一新的重要旅游景点。以山为依托,以夫夷侯国为底蕴,以风情夫夷江为纽带,将“山之舞、水之韵、城之忆”尽情挥洒在这天然与人工和谐相融的秀美长卷中。

3.1 规划设计理念

整个沿江景观规划设计以保护自然生态,强化公共功能,塑造特色空间,展现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河流;传承地域文化,融入河流,创建滨水路径,建设特征岸线,体现城市精神为设计理念,营造绿树林荫,流水涓涓,楼宇若隐若现的滨水景观。

3.2 规划设计原则

设计是为大众所服务的,在夫夷江沿江景观规划设计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核心,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与方式,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及行为需求;贯彻经济环保的原则,考虑经济实力,以打造小尺度、高品位的滨水景观为目标,尽量使用本土材料、生态材料,避免材料的浪费及废料的产生,努力创造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文化传承,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淳朴的风土人情凸显地方特色,延续历史文脉。

3.3 规划设计构思

以亭、榭、廊道、广场、亲水平台、景观小品来反映新宁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在沿河景观中融入不同的历史场景,不同的历史名人、不同的神话传奇,点缀在沿江两岸的绿茵从中,融合到沿岸现代建筑群中,与现代文明共荣共生,犹如一幅历史时代进程的书卷,婉婉向我们述说。于此同时,把新宁的本土诗歌、书法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民间艺术与景观环境相结合,以温文典雅的表现手法展示诗情画意、玲珑秀雅的“夫夷侯国”。

3.4 规划设计

3.4.1 文化体验区

(1)之根文化体验区

该区北起湘水大桥,南至之根广场,位于基地北侧,占地面积约9.1万。设计以“山水、花田、传说为主题,描述了”寄情山水、寻根探祖“的情怀。主要景点有:“之根”广场、金田花泽等。

之根广场以舜皇始祖文化为主题,把舜皇殿遗址中保留完整的石拱门、石供桌、石棋盘等古建筑小品通过新的表现手法融入到广场中,提取石材这一材料元素运用到整个设计中,并把“舜帝赐”神奇传说作为主题雕塑,追寻新宁这方神奇山水的文化根源。

金田花泽场地地形低洼,主要为农田,有一条蜿蜒而下的山涧溪流。设计结合现有地形,保留农田作为观光农田,以体现农耕文化为主旨,打造花田浪漫,水泽故里的怡人画面。

(2)宛旦平故居文化体验区

该区位于县城以北,夫夷江西畔,三面环水,有保存完好的古祠、古塔等古建筑,以及有1000多年的古樟树群,自然环境优美。宛旦平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发起人之一,红八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故在此建立宛旦平烈士纪念广场、新宁革命烈士纪念馆及新宁历史人物陈列馆、现代名人展览馆,结合自然景观打造绿色、红色“两色”基地,三古(古树、古祠塔、古渡)探幽的红色旅游景区。

(3)码头文化体验区

新宁历史文化悠久,沿江两岸拥有很多老码头,而当地人们喜欢在码头上戏水,洗衣等,而夫夷江则成为他们的天然游泳池。依据当地人们的生活喜好,把老码头改造为亲水平台,设置亲水广场,满足人们的亲水情结,添加与码头文化相关的雕塑小品,点缀其中,增添趣味,设置自然卵石江滩,让人们更好的享受夫夷江的柔情,同时增加安全设施的建设。

(4)民俗风情游览区

该区位于基地南侧绿带,白公渡桥头,面积约9.76万。设计以“民俗、人文、街区”为主题,展现新宁民俗风情文化。主要景点有:金鹰广场、夫夷风情街等。

金鹰广场以岩鹰拳为主题,设置武术趣味小品,展现新宁悠久的武术文化,并为居民提供锻炼、娱乐的空间场所。夫夷风情街为商业街,满足居民、游客购物、休闲等需求。以代表本土建筑风格的白墙、灰瓦为主体元素,融入湘南民居的窗格、木雕等特色,通过一些风土人情味的雕塑小品,展现新宁地域民俗风情。

3.4.2 生态景观游览区

(1)柳山湿地公园游览区

该区位于基地南侧生态浅滩范围内,白公渡大桥右下侧,占地面积约12.43万。设计以“野草之美”为主题,营造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环境为目标,最大限度的保留场地现有植被,以柳树为主要树种,尽可能的使用乡土植物,维护和完善生态系统。利用场地现有低洼地、水溪,将水系网状相连,创建小桥流水,柳烟拂面的浅滩湿地景观。

(2)石幕扁舟景观游览区

石幕扁舟为于基地以东,夫夷江观瀑渡下游,山势绵延数里,临水一侧为峭壁。保留石幕山现有植物群落,沿江树种以枫杨和樟树为主。增添人工景观,在水位低的地方修建木栈道,水位高的地方以石板道和混凝土游道为主,设计做到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完美融合。设置游艇码头,月白风清时,泛舟而上,犹如沧海一粟;烟雨蒙蒙时,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淡泊宁静的山水画。

(3)绿化景观游览区

该区位于基地西南的夫夷江岸车头村,面积约100公顷。在保护和完善乡土植物种群的同时可适当栽植新宁珍稀植物,展示生物多样性风采,如银杉、南方红豆杉、楠木、伯乐树、天师栗、凌霄、圆果油麻藤、大百合等,营造乔、灌、藤、草、花相结合的立体植物群落景观。在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修砌游步道,亭榭,实现步移景异的滨水园林景观,提升景观区的环境品味。

4、结语

滨水景观对于体现城市特色,展现城市形象,弘扬城市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宁夫夷江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姿的历史人文资源,巧妙地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把山水城人合一,把新宁构建成一座山包城,水环城,园中城的“半城建筑半城绿”的山水生态园林城市。

【参考文献】

[1]尹安石.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园林出版社,2013.

[2]夏成刚.达意、传神、纳新――第九届园博会北京园设计思路[J].中国园林,2013(2):5-11.

[3]李冀东,杨思勇.延续历史文脉 体现地域文化――邯郸是沁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J].绿色科技,2012(7):3-4.

[4]吴伟.城市特色――历史风貌与滨水景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5]陈思宁,等.上饶市城市“一江两岸“景观设计[J].规划师,2006(5):35-36.

上一篇:古典时期钢琴音乐情绪浅析 下一篇:杂技艺术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