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晖和他的RSMO模式

时间:2022-06-11 01:56:43

冯晖和他的RSMO模式

在国内房地产界,冯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物,身上有着很多琢磨不透的谜团。他和别人创办了中地行,用先进的经营理念,通过他卓越的运营策划能力,短短两年,使中地行跻身一级公司的前列,在业内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中地行鼎盛时期,为寻求个人突破,他又毅然创办了旭辉国际地产运营机构,与他的新伙伴们开始超越自我的二次创业。创造奇迹的冯晖,运用其独创的房地产系统运营策划服务模式(RSMO),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创造了一个个令业内赞叹的经典案例,演绎了一幕幕地产传奇故事。

与冯晖对坐在咖啡厅里,感受一位年轻企业家的内心独白以及其对中国房地产的信心、希望、忧虑与设想......

充满诱惑力的大蛋糕

记者:你把自己定位于商业地产运营策略供应商,为什么对商业地产情有独钟?

冯晖:我在十年前就预计商业地产在新世纪必然有一个蓬勃发展的机遇,就想通过一个个的案例,把商业地产的理论体系和专业化服务做起来。因为对于我们地产策划机构来说,住宅地产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窄了,一是住宅地产市场越来越趋于平稳和理性,最后达到市场平衡,房地产行业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住宅产品没有再生性,属于消费性地产,使用年限是70年,人们住在里面,变动性很小,即使二手房交易,也是一般的房屋买卖,对我来说,感到缺乏挑战性。而商业地产就不同了,它的使用年限是40年,具有更新换代性,尤其是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比较起来,具有五大特点:一是价值高;二是可以永续经营;三是充分享受物业的增值;四是它延伸出来的边际效益和回报是住宅所没有的;五是商业地产项目开发抗风险能力比较强,所以它属于动力地产的范畴。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期,商业地产使传统的商业形态发生裂变,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事业。城市能将商业的价值无限扩大,并为商业的现代化、多元化提供最现实最厚重的载体。因此,商业与地产的联动,实质上就是将城市经济的两个重量级板块粘合在一起,形成城市化的“拳头产品”――商业地产开发。进入21世纪,我国的商业地产市场正在从长达10年的沉寂中走出,并快速升温。去年,商业地产市场更显蓬勃发展,各地商业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成为房地产开发中极具潜力的投资型项目。商业地产的发展与成熟,意味着消费型地产正向动力型地产裂变。

发展商不能往火坑里跳

记者:有人说,商业地产卖的越好死得越快,这话有道理吗?

冯晖:商业地产项目就要遵循商业规律。一个成功的商业地产项目,有四个重要因素,其一是选址和定位;其二是商店和商品的规划;其三是商户组合;其四是经营管理。商业地产,“商业”是灵魂,地产是载体, 正因为许多开发商是初次涉足商业地产开发,所以犯了原则性错误:用住宅开发的思路开发商业地产,以住宅开发一次性收益代替商业地产靠物业升值赢得长线投资回报和现金流的获益方式。

这么多年,全国的商业地产开发成功的个案极少,失败的则比比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没有等待漫长的回报期的耐心、没有商业经营的经验就不要涉足商业地产!这是有道理的。投资商业地产如果没有一定的投资分析和中长线投资技巧、预测和抗风险能力,就最好谨慎为之。因为商业地产的竞争比住宅地产还要厉害,没实力、没耐心、没经验无异于玩火。

记者:你对目前我国商业地产的形势有何看法与见解?

冯晖:商业地产更容易导致金融风险,因为它的投资量越大,回收期更长,投资下去,如果后续经营不好,很难取得理想的回报效益。商业地产对整个城市的影响更大,而且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失败,投资者的资金收不回来,开发商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的,经营者的资金沉淀在铺位上,对专业管理者意味着管理的失败,对终端消费者来说是享受服务方面的损失,从政府的角度看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败笔,因为大的商业项目都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

当前我国的商业地产现状有六个方面:一是有的发展商因为对商业不了解,导致对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十分盲目,并急于追求短期的回报和资金回笼,这种情况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未来两年,随着众多商业地产项目投入运营,很多分割产权出让的项目可能会有大批投资商业面积却收不到预期回报的投资人会找开发商清算。

二是商业与地产的不匹配,相互脱节是很严重的问题。商业与地产对应不起来,场和市对应不起来,商业建筑和零售商的需求对应不起来,结果导致招数困难,或者需要重新整改,造成重大资源浪费。

三是政府正充分看到商业地产的金融风险并加强监督。目前,商业地产开发主体多是住宅开发商转型,与国际成熟开发套路不同,由于没有产业基金支持,国内的商业地产项目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且分割产权出让的操盘模式居于主流。金融方面的调控对商业地产的打击更大,更直接。

四是没有实力的商业地产项目,通过资产重组合作和转让有实力的开发商是较好的办法。有的开发商为了收回资金更多的拼命销售,采用降价销售办法,导致商业项目烂尾,后续无法经营,其危害性更大。

五是随着零售业在今年年底彻底对外开放,我国商业地产整个行业的开发水平在提升,并逐渐与国际化接轨,但国外的一些Shopping Mall和CBD的模式并不完全适宜中国的国情,盲目引进和照搬也不利于商业地产的发展。

六是如何找到一套国内商业地产行之有效的本土化运营的形式,这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舶来品在国内行不通。只租不售,钱从何来?物业既要卖的好,又要经营得好,这才是打开商业地产运营的金钥匙。

需要系统运营策划模式

记者:商业地产项目投资巨大,严格说起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冯晖:商业地产项目只要能够立项,大多因为这些项目存在一定的商业价值,也就是说都具有一定的地段优势。各自有各自的优劣势,只要我们把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商业地产项目是会成功的。

地产,顾名思义,就是要研究如何让土地产出的更多,当然不是研究土地的化学成分,那是农业所需要的。我们要研究的是土地的经济地理属性,研究它的空间位置,我们常常看到位处同一条路上的几个商业项目却有不同的表现,"冷热不均",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对地段的理解不够深入。地段是地域文化、消费能力、人口素质、消费特点、消费覆盖面等多种因素的客观反映,这个地方所处的位置适合干什么,有多少商业用地,多少人口,周围环境怎么样,只有深入地段背后的研究才会给项目找到清晰的定位。

记者:关于商业地产的策划,能谈谈具体做法吗?

冯晖:商业地产项目是需要精心策划的,没有策划的商业地产项目是注定走不长远。目前在地产策划营销界有三大类型,一种是以战略策划为主,属于理论性研究机构,善于宏观分析和概念提炼,以思维超前著称于世,但那些战略方案客户往往难以执行;一种是以房地产销售为主的实操性公司,善于具体的销售业务和执行层面的战术设计,以某一项目的销售业绩受到业界的赞誉,但因为缺乏应有的高度,不能给与客户一种长远的、系统的战略指导。近年来又有一种所谓全程参与的策划营销观点,主张策划机构从项目一开始就参与进去,自始至终跟踪服务。但全程策划虽然是每个环节都参与,由于参与不够深入,同样不能保证各个环节的统一,很难保证项目的成功。商业地产开发的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创新的服务模式来保障。

记者: 你有没有更好的模式来解决?RSMO模式是一种什么模式,与其他模式有什么不同?

冯晖:RSMO模式是“房地产系统运营策划”模式的英文简写(英文:Real-estate Systematic Masteyplanning Operation),它是一种以逆向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策划模式,对一个项目来说,RSMO模式不是注重的某一点、某个局部、某个时期,而是从全局高度考量,从后期是否能永续经营与持续发展入手,先考虑项目的后续经营与持续发展的远期战略,再根据总体战略要求与部署,提出系统的确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在项目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进行整体统筹运作。

运营策划与全程策划等其他模式的区别在于:在实操中,由于很多策划公司没足够的资源与专业支撑,其所谓全程策划仅限于表面化的参与,仅停留在肤浅层次上,根本无法给开发商以建设性的指导。所以由于自身专业的限制,全程策划根本无法保障策划的真正成功。

由于运营策划一开始就考虑到后期经营的问题,极大控制和避免了项目策划带来的不可预测的风险,克服了“战略策划不能落地,战术策划没有高度,全程策划没有深度”的缺陷与弊端。所以,运营策划的核心是系统性推动项目运营各环节的创新与变革,不仅能为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每个环节提供系统的量身定做的策略供应和解决问题之道,同时,还能成为开发商的后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策略支持与人力支持。

运营策划服务模式吸收“战略策划、营销策划、全程策划”三者精华,并实现了三者的完美结合,其核心优势在于兼收并蓄的综合性与包容性。所以其价值有三:一是使战略策划更具有执行度。二是使战术策划也就是营销策划更具有高度。三是使全程策划更具有深度。因此,我认为,运营策划服务模式,比起战略策划机构的战略策划将会更具实操性;比起营销策划机构的营销策划将会更具前瞻性;比起全程策划将会更可逆性。我们把房地产企业的运营分为项目开发运营和企业总体运营两部分,而其他运营环节都必须围绕这两部分而展开,具体而言,就是市场营销运营、合作伙伴运营、组织管理运营、品牌管理运营、资本融资运营和资源整合运营都必须围绕项目开发运营和企业总体运营而服务,我们称这种体系是太阳系式的立体服务体系。所以,运营策划模式决定了这将是一个系统的服务,深度的服务。

上一篇:我国物流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下一篇:论中小企业的差异化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