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坚持者 星光国际

时间:2022-06-11 01:19:26

“大片”坚持者 星光国际

古装大片“未来几年还会是我们的主要方向,此类产品会占到我们在电影领域投资的60%-70%”

就在《鸿门宴》上映前不久,星光国际传媒集团(以下简称星光国际)对外公布了多个新的电影项目计划,其中包括《拳头影帝》《木兰奇缘》和《长城万里》。从2009年的《花木兰》,到刚刚票房过1.5亿元的《鸿门宴》,高成本古装影片一直是星光国际的重点。星光国际总裁宋光成表示,古装大片“未来几年还会是我们的主要方向,此类产品会占到我们在电影领域投资的60%-70%。”

古装“大片”攻略

虽然进入影视投资、制作多年,但星光国际之前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还源自2009年上映的《花木兰》,当时的总成本约为6500万元。今年的《鸿门宴》,制作费用更是达到8000万元,“全部成本加起来差不多1亿元”。在宋光成看来,预算高涨一方面出于人力等成本一路走高,同时与当下的市场规模有关,“国内的银幕总数已近9000块,市场容量很大,如果影片票房预期约1.5亿元,比较稳妥的成本区间应在七、八千万元。”

尽管投资较大,但《鸿门宴》的运作时间却很短。该片2011年4月11日开机,11月29日正式上映,历时仅7个月。“剧本就很复杂,还有那么多的大场面和特技镜头,李仁港导演说他在这一部电影上花的精力相当于之前3部的总和。”宋光成对这位香港导演及其团队的效率表示相当满意。

《鸿门宴》早早预定了贺岁档的上映时间。虽然宋光成对影片品质有充分信心,但面对国内市场的变化,投资上亿元的《鸿门宴》仍面临很大压力。之前星光国际在2011年11月推出的《与时尚同居》市场反响不如预期,接下来的运作更加谨慎。《鸿门宴》最初选择的时间是11月24日,但随着多部进口大片进驻11月,星光国际将上映时间推迟到了11月29日。宋光成表示,这是为了保证影片有充足的发挥空间,“12月观影氛围会更浓一些,加上《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12月15日上映,整个上半月我们是一片独大”,至截稿时,《鸿门宴》的票房已过1.5亿元。

对国产影片来说,投资回收的主要阵地在国内市场,但星光国际对海外市场也很重视。当初《花木兰》的首场媒体会在戛纳电影节举行,《鸿门宴》在2011年戛纳电影节和11月的美国电影市场(AFM)均有相关推广活动,“这次我们与李仁港介绍的Arclight公司合作,现在已经签约的相关收入约有2000万元。”

宋光成认为,“古装大片”在市场上有优势:“这个类型能够吸引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宣传上也可以高举高打,对商务、广告合作以及公司品牌都有好处”。此外,他也很看重此类题材在文化上的“厚重”。从《花木兰》到《鸿门宴》再到《长城万里》,星光国际均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喻户晓的经典文本。不过,这也意味着项目很容易遇到题材“撞车”:“当时《花木兰》据称有三个项目在做,后来另两部就放弃了”;而《鸿门宴》之后,还有陆川的《王的盛宴》;关于长城题材,目前新成立的传奇东方也正在运作中美合拍大片《长城》。对此,宋光成也在思考本土大片的其他可能,“比如科幻”。星光国际目前正在策划的《神笔》,“很现代,类似蜘蛛侠惩恶扬善这样的故事。”

目标:规模化+系统化

除了《与时尚同居》和《鸿门宴》,由王岳伦执导的《乐翻天》已进入后期制作,“可能会在春节后上映”。而多个准备在2012年推出的项目,包括马楚成导演的《拳头影帝》和香港女导演黄真真执导的《木兰奇缘》,以及下半年开拍的《长城万里》都已进入筹备阶段。

宋光成表示,在制片方面,星光国际的目标是每年制作4-5部电影,“希望每年能做到3-5亿元票房”。类型分布上,古装大片依然是主要方向,“每年还会推出2-3部中小制作影片。”

至于中小成本影片,宋光成比较看重创意和运作的灵活度,“差异化很重要,尤其同类型的中小影片不能扎堆。”对此类影片的市场出路,宋光成认为“从故事到演员都要本土化,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比如根据热门电视剧改编,“毕竟电视剧有一定基础,宣传等方面能借很多力。”2006年星光国际就曾把热门电视剧《男才女貌》搬上大银幕,但成绩并不理想,“因为电影和电视剧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目前星光国际又在策划一部针对《男才女貌》10周年的电影,“就叫《十年》,讲剧中人10年之后的情感和事业。”

在电影领域,星光国际的经营策略有松有紧。宋光成对项目初期的策划非常重视,“我们提出选题,再寻找合适的导演,思路吻合的话再一起合作。”《鸿门宴》最初选择的导演是陆川,但后来双方在剧本创作中理念出现了分歧,“我们的想法还是就以鸿门宴这场饭局为中心,但陆川导演想放进去的东西太多。”于是在双方协议分手后,星光国际选择了曾执导《锦衣卫》的李仁港,明年还将与其再次联手打造《长城万里》。

在项目的整体运作中,星光国际也比较强调运作的主导权,“我们还是以主导为主,跟投、夹棒很少”。宋光成表示,还是主导不仅限于投资层面,“前期就要自己开发题材,当然在找好题材、定好主创后也可能会打包出去融资,但制作、财务以及后期的商务、版权等都从我这里出。”在他看来,强调主导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司多年积累的综合资源。

对于和品牌主创人才的合作,星光国际的方式则比较松散。目前公司签约的只有马楚成等少数导演,“但也就是5年3部影片的优先合作权,我们不喜欢把导演绑得太死”。同样,对于明星,“我们也不会因为要某个演员而等他的档期,而是会选择能和我们配合的演员”。

相比之下,星光国际对剧本的重视上升到了战略层面,“要达到稳定的制片目标,要有足够的储备,比如一年拍摄5部电影,至少要有20个剧本备选。”星光国际最近成立了专门的剧本策划中心,“大概有10个人的团队,专门研究市场和观众的口味,以及演员、类型的号召力等。”宋光成表示,建立剧本研发团队出于对剧本源的考虑。

上一篇:北京影院数达117家 全年票房13亿元等 下一篇:对话宋光成“大片”有赔钱的,但中小成本风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