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地区水稻大区品比试验

时间:2022-06-11 01:05:18

苏中地区水稻大区品比试验

摘 要:通过对19个水稻品种的对比种植研究,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实际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宁0212(南粳212)、宁9213(南粳52)、宁0145(早熟晚粳)、盐丰稻2号(中熟中粳),宁9210(南粳51)表现较佳,可以在本地大面积进行示范推广。

关键词: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苏中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1-30-03

本试验以19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雅周现代稻作园进行对比研究,以期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提供实际参考依据。

1 参试品系

本轮品比参试品系19个。分别是宁0212、宁2600、宁9213、盐粳13、盐稻12、苏粳815、扬粳805、南粳9108、宁364、宁9210、淮粳1055、华粳7号、扬粳806、淮香稻15、宁0145、南粳5055、盐丰稻2号、华瑞稻1号、武运粳27。其中淮香稻15、宁0145、南粳5055为早熟晚粳,盐丰稻2号、华瑞稻1号、武运粳27为中熟中粳,其余品种为迟熟中粳。

2 试验设计

本试验安排在海安县雅周镇农业园区现代稻作园,根据试验方案顺序排列,大区长99m,宽9m,计产面积891m2,机插秧,行距25cm,株距14cm。

3 田间管理

本试验5月17日播种,6月13日机栽,秧龄26~27d。栽后进行了合理的田间管理,肥水管理方面,折合每667m2基肥使用45%复合肥60kg+尿素5kg,分蘖肥20kg尿素,穗肥20kg尿素,除草防虫及时,此外根据当地土壤情况前期施氯化钾15kg。

4 试验结果

4.1 产量 今年由于是试验田块第一年耕种,各参试品种产量均较正常水平偏低,但从同一栽培条件来看,还是能展示出各品种特性。宁0212和宁9213表现最好,产量均超过600kg,居前两位;宁0145、盐丰稻2号、宁9210、宁2600、南粳9108表现较好,分居3~7位,产量在570kg以上;盐稻12、南粳5055、扬粳805、淮粳1055、武运粳27宁364、苏粳815表现一般,居8~14位,产量在550kg左右;扬粳806、淮香稻15、华瑞稻1号、华粳7号、盐粳13表现较差,产量在520kg以下,分居最后5位(表1)。

4.2 生育期 今年水稻整个生育期气候较为特殊,6月及7月气温较低,导致水稻前期生长缓慢,生育期推迟,抽穗后气温较之往年偏高,各品种生育进程较往年推迟10d左右。迟熟中粳中,淮粳1055、扬粳806、盐粳13生育期较长,宁364、苏粳815、华粳7号较短;中熟中粳品种152~155d,早熟晚粳品种168~171d(表1)。

4.3 株高 参试品种株高变幅为89~110cm,盐粳13最高,盐稻12其次;华粳7号、扬粳806、苏粳815、扬粳805、宁364在100cm以下,其余品种在100cm以上;3个中熟中粳品种株高分居最后3位,其中华瑞稻1号最矮(表1)。

4.4 苗穗及籽粒结构 各参试品种基本苗设定为

1.9万/667m2。每667m2有效穗数变幅为19.08~25.89万,淮粳1055最高,宁9210、华粳7号分居2、3位,苏粳815最少,是唯一低于20万的品种。穗长变幅为12.4~17.2cm,宁0145、盐丰稻2号、武运粳27、苏粳815、华瑞稻1号分居1~5位。每穗粒数变幅为81.6~134.4粒,宁9213、苏粳815、宁0212超过120粒,居前三位,宁2600、宁9210、淮粳1055、华粳7号、扬粳806均低于100粒,排名最后五位,其他品种100~120粒。千粒重方面变幅为21.3~28.5g,华粳7号、扬粳805、淮粳1055、宁9210、宁0145分居1-5位,均在27g以上,华瑞稻1号和宁364较低,均低于22g。从出米率来看,今年出米率普遍偏低,淮1055、扬粳805、南粳5055居前三位,苏粳815、宁2600、宁364出米率较低(表1)。

4.5 抗性 (1)条纹叶枯病。各品种未见严重病害。(2)纹枯病。今年为纹枯病重发病年,盐粳13、扬粳805、南粳9108、盐丰稻2号抗性较好,其余各品种发病均较重。(3)稻瘟病。今年为稻瘟病重发病年,宁9213、盐丰稻2号抗性较好,其他各品种发病均较重。(4)倒伏。宁364抗性较差,9月中旬即全部倒伏,扬粳805、南粳9108、武运粳27后期也有部分倒伏,其他品种未见倒伏(表1)。

5 品种简述

(1)宁0212。每667m2产633.7kg,居第1位。有效穗数为21.77万,穗长15.2cm;实粒数122.6粒,千粒重为26.1g,全生育期为158d,株高103cm。叶片上举,箭叶较大,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型较大,着粒密度大,熟相好,抗病性一般,穗颈瘟、纹枯病发病均较重,抗倒性好,各项数据均处于各品系前列,因此总产量位居第一。该综合性状好,目前已定名南粳212,建议推广种植。

(2)宁9213。每667m2产628.7kg,居第2位。有效穗数20.11万,穗长14.7cm,实粒数134.4粒,为所有品种最高;千粒重为22.9g,全生育期161d。株高102cm。叶片上举,株型较松散,穗型大,着粒密度较大,穗层整齐,熟相、抗病性、抗倒性、综合性状均较好,目前已定名南粳52,建议推广种植。

(3)宁0145。每667m2产586.2kg,居第3位。有效穗数为22.57万,穗长17.2cm,为所有参试品种最长;实粒数112.3粒,千粒重为27.2g,全生育期168d,株高104cm。该品种为早熟晚粳品种,株型紧凑,穗型大,穗层整齐,熟相较好,抗倒性较好,各项指标均处于前列,综合性状较好,但生育期较长,不适于本地大面积生长。

(4)盐丰稻2号。每667m2产585.7kg,居第4位。有效穗数20.43万。穗长16.9cm,实粒数112.5粒,千粒重为24.8g,全生育期152d。株高92cm。为中熟中粳品种,叶片挺拔,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熟相较好,抗病性好,抗倒性较好,综合性状较好,建议作为早熟品种推广种植。

(5)宁9210。每667m2产584.4kg,居第5位。有效穗数为24.28万,穗长13.3cm,实粒数93.2粒,千粒重为27.4g,全生育期161d。株高101cm。叶片挺拔,穗型中等,穗层整齐,熟相较好,支粳瘟较重,其他病害较轻,综合形状较好。目前已定名南粳51,建议推广种植。

(6)宁2600。每667m2产572.9kg,居第6位。有效穗23.26万,穗长13.0cm,实粒数95.6粒,千粒重22.4g,全生育期157d,株高101cm。综合性状一般。抗病性较差,穗型较松散,翘穗,熟相一般,且成熟籽粒脱落性强,建议淘汰。

(7)南粳9108。每667m2产570.7kg,居第7位。有效穗22.31万,穗长14.8cm,实粒数93.5粒,千粒重23.9g,全生育期158d,株高104cm,该品种各项数据均处于中游,抗倒性较差,粳瘟较轻,叶瘟重,抗纹枯病,米质好,深受百姓和市场喜欢,目前已有较大面积种植。

(8)盐稻12。每667m2产563.6kg,居第8位。有效穗22.63万。穗长12.5cm,实粒数94.4粒,千粒重22.9g,全生育期160d,株高105cm。综合性状一般,株型较小,除株高外,各项指标居参试品种中下游,建议淘汰。

(9)南粳5055。每667m2产555.1kg,居第9位。有效穗22.97万,穗长13.9cm,实粒数113.7粒,千粒重23.8g。全生育期171d。株高103cm。为早熟晚粳品种,各项数据均处于参试品种中下游,综合性状一般,建议淘汰。

(10)扬粳805。每667m2产554.6kg,居第10位。有效穗20.52万,穗长16.1cm,实粒数118.0粒,千粒重27.8g,7全生育期为158d,株高985cm。穗型较大,抗病性较好,抗倒性较差,如能提高种植密度,值得观察,建议继续试验观察。

(11)淮粳1055。每667m2产553.2kg,居第11位。有效穗25.89万,穗长12.8cm,实粒数为81.6粒,千粒重27.8g,全生育期166d,株高102cm。穗型较小,抗病性一般,建议淘汰。

(12)武运粳27。每667m2产550.9kg,居第12位。有效穗数为20.52万,穗长16.7cm,实粒数101.9粒,千粒重27.3g,全生育期155d,株高91cm。为中熟中粳品种,穗型较大,抗病性较差,抗倒性较差,米质较差,建议淘汰。

(13)宁364。每667m2产548.6kg,居第13位。有效穗21.6万,穗长13.6cm,实粒数107.8粒,千粒重21.8g,全生育期155d,株高99cm。抗倒性差,9月中旬即全部倒伏,建议淘汰。

(14)苏粳815。每667m2产543.3kg,居第14位。有效穗19.08万,穗长16.2cm,实粒数124.0粒,千粒重25.1g,全生育期156d,株高99cm。该品种穗型较大,抗病性一般,抗倒性较差,建议淘汰。

(15)扬粳806。每667m2产517.1kg,居第15位。有效穗数22.63万,穗长12.4cm,实粒数92.6粒,千粒重23.5g,全生育期166d,株高96cm。各方面表现一般,生育期偏迟,建议淘汰。

(16)淮香稻15。每667m2产504.4kg,居第16位。有效穗数20.57万,穗长14.5cm,实粒数105.0粒,千粒重25.2g,全生育期169d,株高101cm。穗型较大,米质好,建议继续观察。

(17)华瑞稻1号。每667m2产483.9kg,居第17位。有效穗数20.8万,穗长16.2cm,实粒数106.1粒,千粒重21.1g,全生育期153d,株高89cm。各方面表现一般,建议淘汰。

(18)华粳7号。每667m2产468.4kg,居第18位。有效穗数24.8万,穗长13.4cm,实粒数97.8粒,千粒重28.5g,为所有品种最高;全生育期156d,株高96cm。表现一般,稻瘟病重,建议淘汰。

(19)盐粳13。每667m2产453.9kg,居第19位。有效穗数20.78万,穗长14.9cm,实粒数111.0粒,千粒重24.3g,全生育期165d,株高110cm。株型紧凑,抗性较好,其他表现一般,生育期偏迟,建议淘汰。

6 结语

今年是一个特殊年份,从气候条件看,早期温度光照均不足,导致水稻前期发育较差,生育期推迟。抽穗后,气温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10月份光照温度偏高,生育期偏迟的品种千粒重均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在正常年景是否能保持,值得观察。今年又是一个病重发生年,纹枯病、穗颈稻瘟病等均大发生,并未体现出各品种的抗病性。此外由于试验田块为新建田块,早期肥料施用较多,导致稻曲病较重,应为个例,不代表各品种抗性不足。从田间表现及实产看,宁0212(南粳212)、宁9213(南粳52)、宁0145(早熟晚粳)、盐丰稻2号(中熟中粳),宁9210(南粳51)表现较佳,可以推广种植。 (责编:吴祚云)

上一篇: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探析 下一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