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病患者的血液学变化及药物临床应用

时间:2022-06-11 12:04:48

风湿免疫病患者的血液学变化及药物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风湿免疫病引起的血液学变化及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12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 观察其血液学变化情况, 对其临床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风湿免疫病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均好转出院, 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通过积极诊治、定期随访、调整治疗, 能使有血液系统损害的风湿免疫病患者的血象维持在正常水平。

【关键词】 风湿免疫病;血液学变化;药物临床应用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0.085

风湿免疫病是内科学领域中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其发病机理非常复杂, 类型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白塞氏病、反应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本文对本科一部分风湿免疫病患者进行了总结, 以便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病患者120例, 对其临床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中男27例, 女93例, 年龄18~60岁, 平均年龄(38.00±8.23)岁。其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8例, 所占比例为15.0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6例, 所占比例为46.67%;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3例, 所占比例为19.17%;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5例, 所占比例为12.50%;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8例, 所占比例为6.67%。

1. 2 研究方法 观察风湿免疫病患者的血液学变化情况, 总结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情况, 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均好转出院, 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3. 1 风湿免疫病血液学变化情况

3. 1. 1 贫血 贫血是风湿免疫病患者血液学变化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尤其是在疾病的活动期, 贫血程度与疾病的活动程度有一定关系, 最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中以慢性病贫血最为多见, 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可能同细胞因子、骨髓免疫抑制、 铁释放及利用障碍、 红细胞寿命缩短及自身抗体形成等有关[1]。从本次研究来看, 共有18例患者合并轻中度贫血, 占15.00%;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贫血有1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贫血为5例,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引起的贫血为3例, 通过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无贫血病例。以上患者均有轻中度贫血, 均经过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制剂等综合治疗后贫血治愈。

3. 1. 2 血小板变化 患有风湿免疫病的患者易出现血小板减少及升高, 其原因较为复杂, 主要与患者的血液中出现抗血小板抗体有关, 患者体内出现补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加, 进而激活了淋巴因子, 诱导其吞噬细胞破坏血小板, 使血小板的数量急剧降低。另外血小板降低主要与血小板膜相关抗原的抗体产生有关, 同时由于血小板膜抗原与巨核细胞膜的抗原有交叉反应, 因此也可导致巨核细胞减少[1, 2]。

本次研究中, 共有35例患者合并程度不同的血小板下降, 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血小板下降有18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血小板下降为3例, 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引起血小板下降的为6例,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引起的血小板下降为8例, 以上患者初期治疗时有部分患者以明显鼻衄、牙龈渗血、口腔血泡就诊的, 检查发现血小板严重减少, 住院后才明确诊断为风湿性疾病;有的患者血小板数略偏低且无明显出血症状, 均经过住院综合治疗使血小板水平正常。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未发现血小板减少者。大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存在血小板增高, 一般在(400~700)×109/L, 血小板升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与疾病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活动呈正相关, 是一种急性期反应。

3. 1. 3 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 可能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受破坏或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有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有一种特殊类型称为Felty综合征, 该病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但其发生机制在临床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也因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抗体导致白细胞破坏, 另一原因为骨髓生成障碍, 血清中存在抑制骨髓细胞形成的因子, 存在质量的异常。干燥综合征患者体内抗 SSA 抗体可以粘附在粒细胞表面, 结合并激活补体系统从而引起粒细胞的破坏[1, 2]。上述抗 SSA 抗体引起淋巴细胞及粒细胞减少的机制, 可能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白细胞减少有关。本次研究中共有28例患者合并程度不同的白细胞下降, 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白细胞下降14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白细胞下降为5例, 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引起的白细胞下降为6例,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引起的白细胞下降为3例, 以上患者经坚持治疗1~3个月后均能完全恢复正常。所选病例中未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白细胞下降的。

3. 2 风湿免疫病的治疗 风湿免疫病在临床治疗中常使用的药物种类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及中药制剂。

非甾体抗炎药物是一类不含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物, 此类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在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治疗风湿免疫病的过程中根据细胞色素氧化酶(COX1)和COX2的选择性不同将使用治疗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分为4个类别:①特异性COX1抑制剂;②特异性COX抑制剂、主要包括萘普生、双氯芬酸和布洛芬等;③选择性COX2抑制剂, 与上述两种药物相比, 此种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较少, 主要包括美洛昔康、萘丁美酮等;④特异性COX2抑制剂, 此种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虽然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少, 但是极有可能引发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

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中又被成为环节药物或慢作用抗风湿类药物, 有D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甲氨蝶呤、沙利度胺、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药物, 各种药物都有其不同的治疗机理, 如甲氨蝶呤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 使嘌呤合成受抑, 控制病情;来氟米特抑制合成嘧啶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 使活化淋巴细胞的生长受抑;硫唑嘌呤能抑制细胞的合成功能。上述药物起效缓慢, 一般4~6周起效, 副作用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受损、胃肠道反应等, 停药后多能恢复[3]。

糖皮质激素能够迅速控制病情, 并且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有强大的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时需考虑各种疾病的性质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剂量及治疗时间, 可引起高血糖、高血压、胃肠道疾患、骨质疏松、无菌性股骨头坏死、肥胖等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尽量缩短治疗的时间, 减少使用的剂量[4, 5]。

生物制剂也称生物调节剂、是针对免疫过程中的细胞表面分子及细胞因子等的靶分子免疫治疗, 与细胞因子选择性、竞争性结合, 从而起到快速缓解症状、改善病情的作用, 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等[6]。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中应用广泛。

中药制剂在风湿病领域的治疗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帕夫林[7]、雷公藤、正清风痛宁等, 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均有一定疗效, 有明显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 有减轻患者症状及体征之功效。

参考文献

[1] 李春先. 1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系统受累情况分析.山东医药, 2013, 53(14):40-41.

[2] 冯斯斯, 钟白云, 郭婧婧, 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血液系统损害与免疫学指标相关性分析.中国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2013, 23(25):44-46.

[3] 吴华勋 .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和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5):176- 177.

[4] 吴南辉, 许赤多, 赵玲, 等. 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剂量探讨. 医学综述, 2014(7):1288-1290.

[5] 李丹丹, 陆进明, 徐亮.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安徽医学, 2012, 33(5):534-537.

[6] 郑文洁, 曾小峰.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与进展.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 12(4):1-7.

[7] 张源潮, 孙红胜, 潘正论, 等.白芍总苷在风湿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世界临床药物, 2010, 31(8):449-453.

[收稿日期:2015-05-21]

上一篇: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早搏的疗效... 下一篇:噻托嗅胺粉雾剂对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