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选择“3s”模式在高校《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0 09:30:20

受众选择“3s”模式在高校《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传播是人类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教学是教师利用各种媒体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的过程,本质就是传播。每一种传播模式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并能够为高校教学传播提供有益的启示。高校《旅游心理学》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是要注重教学传播过程中学生注意、理解和记忆三个方面。因此,基于传播学中的受众选择“3S”传播模式,探索适合《旅游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为高校的《旅游心理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受众选择“3S”模式《旅游心理学》教学方法 58%的学生认为,影响他们上课注意的因素是教师的授课方式,如果老师上课普通话标准,语言风趣、幽默,上课不照本宣科,能联系具体的旅游企业,通过案例、现场模拟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会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听课的热情就高,与老师配合就默契,课堂气氛活跃。

②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教学中的职能之一是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而这种创造和学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此次调查问卷中,有12名占调查总数25%的学生认为,影响上课注意力的因素是对学习的兴趣和上课的情绪,好的、愉快的情绪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使学生精神振奋,激活学生的智力活动。

③课程性质。在调查问卷中,有8名占调查总数21%的学生认为,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会影响到课堂的注意,课程是专业考试课,学生在思想上就重视,上课会积极配合老师,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其次是课程的难度,如果课程的理论强,老师在课堂讲授中很难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困难,容易产生疲劳,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2.1.2吸引学生注意的途径

要突破学生的第一道心理防线-----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是关键。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教师素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一,教师是影响学生课堂注意的重要因素。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先从教师入手,提高教师素质。《旅游心理学》课程与旅游专业其他课程比较,涉及面广,要想上好该课程,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专业理论水平、多方面的才华支持、驾驭语言能力强,风趣幽默。课堂教授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及时察觉学生的课堂反应,重点突出,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第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直观、多样、生动有趣、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更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旅游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一是采用案例教学法。主题突出、典型、生动、贴近生活、容易理解的案例,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情景模拟法,这种方法先由教师设置一个中心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中心问题,模拟不同的旅游活动场景,通过学生的模拟表演,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处理问题的恰当方法与技巧。如教学实践中,模拟“客人”就餐时发生纠纷的种种心理需求,“服务人员”如何去安抚“客人”的情绪,如何去做、去说,如何去处理这种事件,通过各种举措赢得了“客人”的满意和称赞。三是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是在教师引导实践环节下,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社会实践情景和职业岗位情景中完成学习。《旅游心理学》实践教学,除了在实训中心从事订房、餐饮、咨询等模拟服务和有针对性的能力训练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真实任务,组织学生到星级酒店、旅行社的观光、调查、访谈等等。任务的布置,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走进旅游企业或消费者,亲自搜集第一手资料。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激发学生对课程的注意。

第三,改变传统教学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手段,学生看来就是枯燥、呆板、乏味的代名词,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运用现

代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一方面加强教师与学生的直接沟通;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达到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使学生变有意注意,为无意注意;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制作可以驾驭的多媒体课件,参与说课。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阅资料,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能够加强对课堂内容的注意。

2把握学生情绪变化规律,整合学生情绪

学生课堂情绪的好坏对学生课堂注意的影响非常明显。《旅游心理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控。

第一,把握学生情绪变化规律。学生课堂情绪不是变化无常,是有规律性。如表1所示,学生课堂情绪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点和持续的时间:

表1学生课堂情绪的阶段和特点

第二,整合学生情绪。心理学研究发现,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情绪因素有好奇、兴趣、愉快和焦虑,好奇和兴趣对学习主要起积极作用。《旅游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特点,调节学生积极的情绪。例如,在讲授旅游者知觉时,先放87版电视剧《红楼梦》片头的巨石片段,吸引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猜测,这是在哪里拍的,巨石看起来像什么?激发学生的想象;接着鼓励学生自告奋勇谈谈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唱片头曲,也可以降低学生的焦虑,老师带头和学生一起唱,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再接着让学生讨论旅游中的“景色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这句话的含义以及与巨石之间的关系;最后老师引出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这部分内容,将一个抽象、难懂的知识点,通过运用情绪教学模式,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增进学生对课程理解。受众选择“3S”模式的第二道防线---选择性理解,指受众从自身的立场和利益出发,对信息做出解释。在教学传播中,当学生在注意的基础上,接触到教师的信息后,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情绪进行理解。因此,《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增进学生对课程理解的途径有:

2.2.1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更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大学期间,学生非常迫切能多参加旅游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这个需要,将整个教学置于真实的社会实践情景和职业岗位情景中,将学生关注的问题和课程紧密联系,如教师请专业导游到课堂上,给学生讲述带团的经验,让学生在座谈中体会旅游者态度和自身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锻炼、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社会实践能力。

2.2.2发挥教师在学生课堂理解中的作用。学生自主参与《旅游心理学》教学过程,主动理解课堂内容,必须还要发挥教师在学生课堂理解中的作用。首先,教师是课堂民主环境的创造者。从心

上一篇: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我国企业和市场经济状况的... 下一篇:“秀出5分钟”教学环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