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分析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06-10 06:42:29

错误分析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要: 错误分析(EA)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出现错误、纠正错误从而不断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错误,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对不同的错误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纠正,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感受,对学生因势利导。

关键词: 错误分析法大学英语教学纠正错误

一、错误分析理论概述

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错误分析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它的出现绝非偶然;兴起于五六十年代的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由于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只重视语言学习的外部环境,忽略了语言学习者;而错误分析反其道而行之,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言学习者,弥补了对比分析的不足,同时也充实了应用语言学的研究。

Corder是错误分析的最早倡导者,他认为错误分析对于教师、学习者和语言研究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较为权威的三种语言错误产生阶段是:形成系统前阶段(pre-systematic errors)(学生在未掌握外语之前,利用已学外语语言知识进行思想表达和交流活动时所犯的语言错误。这是超越学生语言发展阶段性质的错误,学生不知道犯了错误,更不会自行改正错误);形成系统阶段(systematic errors)(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经内化已形成所学语言的规律系统,但由于理解不确切或不完整而产生的语言错误);形成系统后阶段(post-systematic errors)(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内化过程中,已形成比较完整的语言规律系统,但由于熟练程度不够,仍会出错。对这类性质的语言错误,学生知道出错的原因并能自行改正)。归纳语言错误的起因之一是语际干扰。语际干扰又称为母语干扰,是学习外语时,已有母语知识或经验对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就语言学习来说,在一种语境中学会的东西有助于在另一语境中进行的学习,就产生正迁移;反之,就产生了负迁移。在学习掌握第二语言(外语)时,学习者的母语的发音、词汇、语法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差异都会产生负迁移,即干扰。原因之二是语内干扰。语内干扰是学习者根据已获得的有限的、不完整的目的语的经验或知识,对该语言做出不正确的假设或过度概括,从而类推出偏离规则的结构。这类错误可视为发展中的错误,它们并不反映母语的特点,而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内化规律本身产生的。第三种原因是不当的课堂情景教学所造成的受训干扰和非语言因素的干扰。精神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紧张、环境嘈杂等心理因素和客观环境等非语言因素也会造成语言表达的失误。总结语言错误的类型发现,最普遍的分类有过度类推,忽略规则的限制,应用规则不完全和遗漏、添加、选择和次序不当等许多方面;也有研究者从音位、词汇、语法和话语等方面对错误进行了分类;还有研究者根据错误对信息可接受程度的影响,对错误类型进行了全局性和局部性划分;桂诗春[3](P129-139)根据语言学习认知观提出,失误分为在单词层面上的词汇感知失误(如拼写)、在词际层面上词汇语法失误(如替代)和在句子层面上的句法失误(如句子片断和结构缺陷)三大类。错误产生的阶段、起因和类型等方面的研究为今后错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例支持,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二、如何纠正错误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为了使语言教学成功,必须考虑怎样才能最好地适合学习者的需要:根据错误的类别,错误发生的时间、场合,教学对象的年龄、心理状态等不同的因素,灵活运用技巧,适时纠错,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1.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错误

(1)区别语言行为错误(performance errors)和语言能力错误(competence errors)(也有学者把它们分为mistakes and errors)。语言行为错误是指学习者由于疲劳、紧张、粗心、激动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导致的言语错误,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口误”、“笔误”。例如:She is my grandpa.说话者因“口误”将He说成了She。语言行为错误是偶然而非反复性的,是由于没有正确使用自己已知的语言系统而造成的。这类错误没有规律,往往不待指出,学习者就能很快意识到而自行更正。语言能力错误是因学习者尚未掌握所学英语的体系而出现的系统性差错。这类差错会在学习、运用语言时反复出现,它反映了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一般不能由学习者发现和改正,应由教师及时予以纠正。

(2)要注意区别全局性错误(global errors)和局部性错误(local errors)。全局性错误是指违反了有关句子的整体结构,从而影响整个句子意思的那类错误(如错用或漏用连词、主要词组、语序颠倒、对句法规则的过度概括等)。例如:I like take taxi but my friend said so not that we should be late for school.(Richards et al.,2000:196)句子的主要成分出现了差错,意思含糊,使人难以理解或无法理解,属于全局性差错。局部性错误指只对诸如从句或短句等一部分句子意义的解释有影响的错误(如错用或漏用某一动词或名词的词尾形式、冠词或助动词的错用或漏用等)。例如:If I heard from him,I will let you know.(Richards et al.,2000:197)句子中虽出现了时态差错,但意思十分明确,不影响对句子的理解,此即局部性差错。Burt & Kiparsky(1972)曾说:“全局性的错,即第二语言习得者普遍犯的错误,并对交际造成很大干扰的错误,应该予以重视。局部的错,随着语言学习的发展,自然会逐渐解决。”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要一概而论地对学生的差错指出并更正,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目的语进行表达,对那些不会造成交际过程中断或造成误解的局部性差错应避免过多纠正,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纠错的时机

在我国的英语学习环境下,学生讲英语的机会少,为了多鼓励他们讲英语、讲好英语,教师就不应吹毛求疵、每错必纠,而要抓住个别典型的错误,等学生讲完后再予以纠正。这不是鼓励学生犯错误,只是根据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提倡先流利后准确。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善于保护并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纠错的时机一般有两种情况:立即纠正和延时进行的纠错。教师首先应该把学生口头操练、笔头练习和交际活动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性质从而决定何时纠错。(1)口头操练时,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常见错误的严重性进行评估。(2)对于书面练习,教师可把学生常犯的具有共性的错误收集起来,在下一堂课进行集体纠错。(3)对于造成“理解障碍”的严重错误和交际性错误,应予以及时纠正:那些影响交际活动的语用错误特别是个别典型的错误,要立即纠正。

3.纠错的主体

根据错误纠正主体的不同,错误纠正有三个基本的类别:教师纠正、自我纠正、同伴纠错。

(1)教师纠错策略。教师在纠错时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纠错策略,可以依据教学重点的不同采用相应的纠错策略,在纠错时教师要尽量创设一种平等、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学生自我纠错策略。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学生自我评估的手段对英语教学本身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目的语,从而找出内容、结构上的欠缺和语言上的错误。

(3)学生相互纠错。学生彼此纠错,在互查互改中得到启发。英国英语教学多用这类方法,在我国应用较少。错误分析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对英语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错误分析法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有其内在的机制来主动地运用母语创造性的使用和学习英语的。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地看待错误,并且有效地利用错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目的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既不能由于纠错过多而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又不能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置之不理;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考虑他们的性格特点;既要顾及错误的性质,又不能忽视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只有将这些心理、生理、环境等因素考虑进去,教师才能采取正确的纠错策略,更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1999.

[2]Corder,P.,Corder,S.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UP,1981.

[3]桂诗春.以语料库为基础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失误分析的认知模型[J].现代外语,2004,(2).

[4]Richards et al.,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Beijing:Foreign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2000.

[5]Burt,M.K. & Kiparsky,C.The Gooficon:A Repair Manual for English,1972.

上一篇:大学英语写作中错误分析及策略 下一篇:语用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