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的失范与规范

时间:2022-06-10 06:17:04

论“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的失范与规范

【摘 要】当下犯罪新闻报道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致使本应严肃、准确的犯罪新闻出现了娱乐化现象,还产生“暴力诱导”“媒体审判”等消极影响。本文以“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为例,考察犯罪新闻报道失范的表现,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犯罪新闻 “富二代” 失范 规范

法制新闻报道对提高民众法律知识水平、监督社会环境、推进法治社会进程与构建和谐社会功不可没。但近年法制新闻报道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这在“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中有较明显的表现。

一、“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概述

犯罪新闻是法制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人们习惯把媒介对新近发生的真实案例的发生、侦破、审判处理等信息的报道称为犯罪新闻报道。犯罪新闻通过对案件和处理结果的披露,向受众提供罪与非罪的区分,帮助受众了解犯罪行为的危害,这有利于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制观念,也是对民众进行警示和法制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犯罪新闻报道为受众揭开犯罪的案前幕后真相,深得受众的喜爱,成为各类媒体推崇备至的报道类型。但是,如果把握不好犯罪报道的量与度,就会适得其反,媒体过多地或过于集中地报道犯罪新闻,会使公众对类似犯罪变得敏感,会对犯罪当事人群产生不良印象,甚至会出现对他们的“妖魔化”,媒体对“富二代”犯罪新闻的报道就产生了这种现象。

“富二代”一词首先出现在《鲁豫有约》栏目中,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他们靠继承家产,拥有丰厚财富。经过2009年“胡斌案”后,媒体开始热衷报道“富二代”的生活习惯、违法犯罪行为,使“富二代”不仅是一类人群代称,而且是对富人子弟群体带有主观偏见的一个符号。“胡斌案”后“富二代”犯罪更是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与富人“炫富”和穷人“仇富”的社会心态不无关系,这也与部分媒体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媒体的行为因此遭到诟病,媒体报道的客观、公正、平衡的精神也遭到了质疑。“富二代”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群体,应客观地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二、“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的失范表现

从“胡斌案”一直到最近的“李天一案”,“富二代”概念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媒体对“富二代”群体犯罪行为的揭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犯罪新闻报道还是存有一些失范表现:

1、报道标签化负面化

综观媒体关于“富二代”的报道数量,负面标签还是多于正面标签,这表明媒体在“富二代”问题报道上的总体倾向。贴标签有利于报道者把事件当事人清晰地呈现给受众,符合新闻报道的简洁性原则,但是“富二代”这个标签所包含的巨量信息,涵盖的群体范围大,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还可以达到煽情目的,报道“富二代”问题不但可以提高阅听率,而且还能迎合受众猎奇的心理需求。“富二代”在中国当下语境中有多重内涵,这个符号有着特定的所指,犯罪的“富二代”只是其部分而非全体。媒体以纵情挥霍的生活状态和形象报道“富二代”,容易刺激公众的神经,也容易刺激公众“仇富”心理。“富二代”犯罪新闻刻画的应是少数“富二代”存在的劣迹,如果标签化负面报道则放大了报道指向的群体,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媒体对“富二代”犯罪案例的过多报道,使“富二代”这一群体日渐标签化负面化。

2、新闻报道标题有主观倾向性

新闻快餐化的倾向使新闻标题制作发生了新的变化。很多新闻报道在标题上下足了功夫,“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更是如此。实题和虚题是新闻标题的两种主要类型,法制新闻报道一般采用实题型,其最大特色就是直观明了,但不能有主观性,一旦报道者有主观因素加入,可能引发“媒体审判”等消极影响,这对受众和当事人都是不公平的。媒体在报道“富二代”犯罪的新闻标题中,却屡屡有主观倾向性的发生,不少报道者喜欢在新闻标题中突出当事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就是一例,如2012年3月某媒体一则关于“富二代”报道的标题《“富二代”开豪车抢劫路人被捕 其父一本存折有千万存款》,该标题强调了犯罪嫌疑人的家庭背景或财富,有吸引受众眼球之嫌。再如2010年某网站在“药家鑫案”报道中用这样的新闻标题“大学生肇事后捅死女子 家境殷实或面临死刑”同属此例,标题中使用“家境殷实”来表示药家鑫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形成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身份地位悬殊,引发社会舆论一边倒现象,药家鑫也为此被贴上了“富二代”的标签。“或面临死刑”的结论,无疑加入了报道者的个人主观感情,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含有“媒体审判”色彩。

3、犯罪细节描述过度,有诱导犯罪之嫌

犯罪新闻报道的正文是主体,包含的信息量最多,是受众了解整个犯罪新闻事件背景、过程和结果等的关键。如某商报一则报道《用“淘宝网假链接”施骗 其中一个犯罪嫌疑人竟是“富二代”》,该报道主要内容是说警方如何将网上淘宝假链接盗窃犯罪嫌疑人抓获,并对两位当事人走上歧途的经历进行了解析,“沉迷网络游戏,网上购买游戏点卡时被骗,心里不服气,决定找位高手询问操作方法……”文章还披露两个犯罪嫌疑人的年纪和生活背景,“都是90后,一个是家境富裕为寻求刺激的‘富二代’,一个是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总体而言,这算是一篇不错的报道。但是传者没能把握好“度”,对犯罪细节描写过度,对两人犯罪细节的详细描述有诱导犯罪之嫌。文章把两人如何利用诈骗网站的管理后台生成假链接,如何获取受害人的淘宝账号和密码等细节展露无遗。对模仿能力强的青少年来说,特别是对有潜在犯罪意识的人,看到这些描述难免不受其影响。

“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出现失范现象,既与媒体间激烈竞争追求眼球经济的外部大环境因素有关,也有犯罪新闻报道者自身的专业素养不足等内部因素有关。前者主要表现为媒体在市场和资本裹挟下走低俗路线求“卖点”,以“标签化”报道方式,使富家子弟的不道德、违法行为等呈现在公众眼前,媒体建构的“富二代”“飙车”、“炫富”、“撞人”、“为富不仁”等刻板形象,使“富二代”犯罪报道满足了受众求异、求趣的心理需求,吸引了受众眼球;再加上“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者专业素养不过关,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淡化了责任意识,报道中没能做到认真采访和调查,缺少主动报道的精神,跟着公检法部门行动而行动,缺乏深挖新闻价值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洞见,不能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反而造成了“媒体审判”。这些因素结合起来造成了当下“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的失范。

三、“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的改进策略

“富二代”犯罪问题引起社会持续高度的关注,既是媒体炒作的结果,也是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的反映。媒体对“富二代”井喷式报道,形成的舆论强势左右了受众对主观现实的构建。密集的报道塑造了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权力财富极度膨胀的媒介形象极大地刺激了草根阶层的“仇富”心理,这种情绪一经媒体放大,就可能产生偏离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从而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这种影响在犯罪新闻报道中已初现端倪,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范:

1、应选取典型案例,力戒标签式报道

新闻媒介具有塑造媒介环境,建构社会群体形象的功能。公众对“富二代”群体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媒体建构“富二代”形象并不是现实环境的真实写照,只是局部呈现,公众脑海中“富二代”形象是不完整的、碎片的。媒体在选择“富二代”犯罪题材时,要兼顾新闻价值和社会效应,力戒为吸引眼球而忽略媒体责任,应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报道,做到深入剖析,理性地反映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积极舆论引导者。慎用、少用“富二代”这个标签,反对滥用这个标签化用语。在“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中遵循新闻传播伦理,力求公正客观平衡报道,不能只重点突出“富二代”的犯罪行为,更要报道犯罪新闻前因后果,力争给公众一个完整的“富二代”形象。唯有如此,才能赢得媒体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坚持多维立体的报道原则

媒体对犯罪新闻报道应坚持客观、公正、平衡的多维的立体报道原则,努力避免主观片面的失衡报道。媒体应时刻牢记履行自己的责任,不忘社会效益,给“富二代”群体一个公平客观的媒体形象。媒体既要关注“富二代”犯罪问题,又要防止媒体不当报道导致舆论监督断层的出现,媒体不能把精力主要用在报道“富二代”犯罪方面,也应关注其他领域的新闻报道,努力做到新闻报道的总体平衡,适度分散公众对“富二代”犯罪的过度关注。

3、始终坚持社会责任意识第一

作为法制新闻报道者,在报道焦点话题时角度的选择依赖于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是每个专业新闻报道者都应该牢记的准则。报道者应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不应迎合和讨好部分公众而追求低俗“卖点”,遵守新闻真实性的神圣原则。如在报道“富二代”犯罪新闻时,报道者在报道当事人的犯罪行为后,应该首先分析社会环境对其的影响及其犯罪历程,而不应挖出犯罪嫌疑人的家庭背景和财富状况。如今“富二代”犯罪话题已经被社会关注到白热化的地步,只要富家子弟有什么不妥言行,媒体围观、媒体喊打现象就会骤现,这是一种非正常的新闻传播现象,究其根本,这与媒体忽略社会责任有关。作为“社会公器”媒体,有义务平衡各种声音,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不该忘记责任,始终坚持社会责任意识第一的准则,千万不能诱导舆论、误导公众,干扰司法审判。

以上仅从媒体和报道者角度讨论犯罪新闻报道的失范和规范问题,“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还可从其他角度展开讨论,不在此文论列之内。

【本文是玉林师范学院2012年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G20120021)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①谢季庚,《2011年度报道中的“富二代”标签效应》[J].《传媒观察》,2012(2)

②王艳梅、戴嘉宜,《客观最大化与视觉冲击力双赢的实现机制——以法制新闻报道为视角的考察》[J].《行政与法》,2011(1)

③赵小耒,《浅析犯罪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影响》[J].《传媒与法》,2011(10)

④冯菊香:《专业新闻报道研究》[M],线装书局,2012,3

上一篇:植入式营销在电影中的运用刍议 下一篇:央视“舌尖上的浪费”系列报道的特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