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草履蚧的防治措施

时间:2022-06-10 12:48:11

1 寄主与危害症状

草履蚧,学名Drosicha corpulenta(Kuwana)。

草履蚧又名树虱子、草鞋虫,属同翅目绵蚧科,在郑州市主要危害法桐、黄山栾、杨树、柿树、枣树等多种树木及花灌木。在法桐上主要危害1~2年生枝条,喜群栖与新生嫩芽、嫩梢、枝干、根部为害,被草履蚧为害后,树势逐渐衰弱,严重时可导致煤污病的发生,使叶片提早变黄、脱落,枝干表面凹凸不平,不但严重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应有的园林观赏效果,而且污染环境。

2草履蚧为害虫态及形体特征

草履蚧属于典型的雌雄异性昆虫成虫。

卵:椭圆形,初产时橘红色,有白色絮状蜡丝粘裹。

若虫:外形类似雌成虫,个体较小,初孵化时棕黑色。

成虫:雌成虫无翅,椭圆形,背面隆起似草鞋,黄褐至红褐色,有皱褶和纵沟,体被有白色蜡质粉和微毛;雄成虫黑色,长有一对翅膀,前翅紫黑至黑色,前缘略红,停落时两翅呈八字形,常在4月份~5月份出现。

3 发生规律

该虫在郑州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夏和越冬;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土中开始孵化,能抵御低温,若虫活动迟钝,在地下要停留数日,温度高,停留时间短,天气晴暖,出土个体明显增多。孵化期要延续1个多月。若虫出土后沿树杆上爬至梢部、芽腋或初展新叶的叶腋刺吸危害。雄性若虫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羽化为雄成虫,羽化期较整齐,羽化后即觅偶,寿命2天~3天。雌性若虫3次蜕皮后即变为雌成虫,自茎杆顶部继续下爬,经后潜入土中产卵,卵有白色蜡丝包裹成卵囊。卵的死亡率与当时土层含水量关系密切,雌成虫入土后,土层湿润则死亡率低,反之,则会引起成虫和卵的死亡。草履蚧若虫、成虫的虫口密度高时,往往群体迁移,爬满附近墙面和地面,令人厌恶。

4 防治措施

在2010年,郑州市迎宾路法桐曾大面积爆发草履蚧危害,在盛虫期,可以在整棵树树体上发现成群的成虫在活动,景观受到了很大的影响,2011年我们吸取以往的教训,在2011年初,我们即下大力气,针对草履蚧进行了一系列的防治工作。

人工防治:在若虫初期,即在2月中旬,对树体缠胶带进行防治,在选择胶带的时候尽量选择宽一些的胶带,太窄的胶带无法阻止若虫上爬的趋势。因为2月份天气还比较寒冷,胶带在固定一段时间后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粘性,这时候再留着就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在2月底要重点检查胶带的粘性,以便及时更新。进入3月份虫体密度开始增加,幼虫多的时候在胶带下能看见像蚂蚁一样大小的虫体,但由于胶带的粘性,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虫体向上运动的趋势,为人工防治奠定了基础。在成虫盛期,利用人工及时清除树体附近的虫体,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掉以轻心。4月份、5月份分两次对树体及时缠草绳,形成阻隔层,在缠的时候,要层层对接好,不要出现缝隙,这样做一来减缓了若虫上树的速度,二来为其产卵提供了温暖舒适的温床,笔者在现场工作中发现草绳下产卵多的时候,密密麻麻一个个卵囊挂在草绳上如棉絮般洁白耀眼,轻轻用手挤压,就会有红色汁液流出,当卵囊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及时更换草绳,并将解下的草绳集中焚烧,绝不留后患。

及时在草绳上喷洒农药,可有效阻止成虫下树产卵,如果错过这一时间,等成虫下树产卵,将会对第二年的防治工作增添很大的难度,关键是时间的把握程度,要确保在最初期将其消灭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毒环防治法:在树干1m左右处将树干老皮刮平,环宽30cm~40cm,用胶带严密围树一周,并涂上毒环(敌杀死:机油=1:100)阻止若虫上树,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弊端,如果是该虫发生在生活区内,考虑到安全因素,不主张使用,但是及时清理翘起的老树皮,杜绝其产卵,还是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坚持做到。

化学防治:从发现虫体开始,在农药防治方面,主要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灌根,利用辛硫磷、杀扑磷,配取800倍溶液进行根部灌施,主要是为了防治即将出土的幼虫;第二是每隔3天~5天,即对树体进行辛硫磷乳油或杀扑磷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不但要求施药人员用药要均匀,切忌用药不均匀,而且在施药的时候要四周均匀喷到,这就要求施药车辆在走完一侧,还要走另外一侧,切不可贪图省事而敷衍了事,等到虫体泛滥再去用药将会花费数倍的努力也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会给以后的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要想彻底消灭草履蚧,必须要细心再细心,来不得一丁点的马虎和大意。

据有关报导称,有多种天敌对草履蚧形成控制,如红环瓢虫、澳洲瓢虫等,幼虫孵化后即吮食草履蚧,因此天敌的保护利用可控制和减少草履蚧的为害和发生,在以后的植保工作中,应进一步开展保护,引进和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以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小环境下的良性生态循环。

加强检疫,在发生区挖运苗木时严禁带土,以防人为传播在土中越冬的卵或新孵若虫。

群策群力,及时调查周边环境内草履蚧的活动量、发生量、危害程度等指数,正确指导广大群众及时防治,切不可掉以轻心,因其成虫活动能力强,爬行速度快,大家不应只在小范围内防治,应一起加大防治力度,群策群力,打一场攻坚战,才能彻底将草履蚧消灭。

5 结论

草履蚧是一种活动力非常强、爬行速度快、繁衍能力强、危害严重的害虫,防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一旦发现该虫为害,就要积极行动起来,抓住其危害较弱期,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

用对方法,防治的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防治效果的好与坏,只有采取正确的方法,防、治结合才能彻底消灭该虫。2011年的迎宾路草履蚧因为采取了多种方法同时进行防治,最终没有出现影响景观观瞻的状况发生,在2012年我们将继续加强努力,争取用2年~3年的时间,彻底消灭草履蚧在该路段的危害。

多采用生态的方法来防治该虫害,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城市园林也在随着不断变化,必然会在虫害、天敌、环境三者之间产生必然的制约和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园林植保工作也不在单单局限于“有虫治虫,无虫防虫”的被动局面,现在有一种新的理念叫“相生植保”,其大概意思就是利用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合理安排植物种植格局,相互促进生长,共享天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已逐渐形成为目前园林植保的主方向,这需要我们做植保工作的同志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真正、和谐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公天.园林植物病虫害原色图谱[M].中国农业出版社.

[2]贾银亭.中国园林植物保护研究论文集[M].中国农业出版社.

[3]武亚敬,等.草履蚧的危害状况及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

[4]吴素红,等.草履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J].中国林业.

上一篇:桥梁施工的控制网设计研究 下一篇:一次中尺度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及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