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言的形象性

时间:2022-06-10 11:59:50

浅议语言的形象性

假如拿来一幅韵致十足的山水画和一篇抽象晦涩的哲学论文让我们分别欣赏,哪一个对我们的吸引力更大些呢?如果抛开个人偏好,就一般情况而言,我想喜欢前者的可能会更多一些,究其原因,“具体可感,丰富形象”不能不说在起着重要作用。

其实我们行文也是同理,抽象的理念性的东西对于多数人来讲接受起来都比较困难,而对形象生动的东西就显得容易多了。因此,我们在作文训练中对语言采用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不失为一种高明的选择。

在《考试说明中》中对写作的发展等级要求中有“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新”。其中“深刻透彻”是指立意而言的,不能否认一篇紧扣现实立意深刻的文章是最能震撼人的但其难度也是很大的,当我们绞尽脑汁想在此做出新的突破时,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语言。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语言的形象性呢?从理论上说,语言的生动形象,要求善于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语言有文采要求文句有意蕴,善于运用修辞手法等。

马克思说:文艺创作“艺术地表现了问题的实质”。所谓“艺术地表现问题的实质”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艺术地”而不是“理论地”,二是“表现事物”而不是“认识事物”,三是“提示问题的实质”,而不是停留在“表象的展示”。

著名作家刘白羽也曾说过:“对一个创作者来说,是生活中某种具体的动人形象打动你,给你带来思想认识,你通过复杂的生活形象,才提炼出你的一分理解,一种思想,一分诗意,这是你的灵魂……”

无论是马克思的文艺观还是刘白羽的创作论都说明了一个同样的道理,那就是巧妙表现问题实质才能称其为艺术。

具体而言,我们可用些实例加以阐释。比如关于“母爱”这个话题,有的学生可能列举母亲关怀自己的一系列事件,然后在结尾抒情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其实这样的文章在立意上已很难打动读者了,虽然他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还是会发现突破口的,那就是你究竟该如何摆脱枯燥的叙述,而转化成生动的描写,比如你可以截取生活的一个细节,当你在冬日的晚上为准备应考而熬夜时是母亲悄悄端来一盆热水,放在你的床前,当你把脚放在水中时,你完全可以这样写“那融融的爱意已顺着我的趾缝钻到了我的心里,暖遍了我的全身”。

再比如写“幸福”这个话题时,我们借用一定的修辞,将其写成“幸福就像一只熟透的苹果,红中透亮,散发着透人的芳香,人人都想得到它。”这样就可以吸引些,原因是它给了我们以很强的画面感。此外还得有创造力。因为缺乏创造力的文章让人读着犹如口食鸡肋,没有味道。对此顾城举例说同样写太阳,有人把它比喻成火球,有人把它当成银盘,可我看到它时使我很快联想到草莓,接着口中产生酸甜的感觉,其实这就是文学创作中的通感。

通过以上事例的分析,我们已对“语言的形象性”有了感性认识,接下来的一步就是我们在实践中该如何去操作,为了便于练习,我姑且把它总结出如下的几种方法:

(方法一)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形象的诠释。

责 任 感

科学的定义把它说成是“责任感是指人们自觉地把分内的事情做好的心情。”这里的“人们”、“自觉地”、“分内的”、“做好”、“心情”都是抽象的。如果我们通过“感性具体----思维抽象----

思维具体----意象的物化”这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把他们化为可歌可泣的可以触摸的形象,就能达到化枯燥为形象,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责任感是父亲被太阳晒黑的脊梁,责任感是母亲为儿女缝补衣服而熬红的眼睛,责任感是姐弟为报效亲人而在窗棂上留下的该苦攻读的身影......责任感在哪里?责任感在国家首脑审阅的文件中,责任感在保家卫国的战士的警惕的双眼中,责任感浸泡在炼钢工人的额头亮晶晶的汗珠中,责任感埋在农民辛勤耕作的田野里......

(方法二)将论证过程由纯逻辑的推理转化为有文学语言特性的形象丰满的图景展现。

克隆技术高度发达的明天

“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也许明天当我们上街闲逛时,可以看到西施、王昭君开了美容院,貂蝉杨玉环开了一家服装店,林冲成一武术教练,武大郎仍在卖他的烧饼,柳敬亭站在了电视转播室里说书......”

这些语言都成功地避免了纯逻辑的推理将抽象乏的论证过程演绎成了一幅幅血肉丰满的形象的历史画卷,可谓是“心游万仞,精骛八极.”

(方法三)将纯自然形象转化为审美形象。

现实生活中各种形象皆可入文。但我们如果不赋于这些形象以丰富深刻的精神,我们所写的形象就是没有深度,没有美感的形象。

祖国

“祖国是什么?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它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一片土地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和事。然而,当苏轼放言“大江东去“的时候,当岳飞歌咏”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时候,当于右任悲鸣”山之上,国有殇“的时候,当感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候,祖国是什么的答案还会这么简单吗?”

文章中的放言“大江东去”,歌咏“八千里路云和月”、悲鸣“山之上,国有殇”、感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就是坡、岳飞、于右任、等人的审美形象。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伟人,而是有着丰富审美意蕴的精神丰碑,这就是用审美形象铸就的文采。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实践中摸索出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方法。以上方法仅供参考。我只不过是想强调一下,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不能忽视语言的形象性这一环节。

如果此刻再让我们的学生去谈“机遇来临而你又没有准备”的心理时,他(她)或许会这样写:

“像久不填煤的炉子,如今机遇来了像个又黑又重的大煤块

‘砰’的一声猝不及防地投进去,激起仅有的点火星儿,然后无力地眨眨眼死掉了。唉,眼睛盼得发蓝的时候,机遇像个修女似的躲着你,可如今机遇像个幽灵似的突然冒出来的时候,又像刚百米冲刺到终点就被人捏着鼻子猛灌一瓶可乐,不噎死才怪呢。想看流星就得整夜睁着眼,刚一闭眼,它已划过夜空,唉,这就是机遇,想要的时候是海蜃,不想要的时候却狠狠地绊了你一脚。”

如能这样,那我们真该做梦都会笑醒。给学生一支生活的彩笔,让他们去涂抹吧,别嫌短,哪怕三言两语,因为我们只求形象、生动、有创意!

上一篇:提高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有效教学策略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词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