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城市交通性主干道两侧景观研究

时间:2022-06-10 08:54:41

柳州市城市交通性主干道两侧景观研究

[摘要]通过对柳州市龙屯新道沿线交通性主干道城市设计的实践方案,总结了柳州市交通性主干道两侧景观规划的策略,探讨城市特色景观规划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规划理念,提出“魅力西大门、柳南新风貌”的柳州市交通主干道的主题特色。

[关键词]街道生活;交通性主干道;“缝合”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街道是城市的经脉,没有街道,就没有城市,街道使巨大的城市变成一个有机体,一个具有活力和生命的有机体。同时街道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型建筑物,是一个没有封闭点和终结点的开放场所。城市在街道上表达它清晰的世俗生活,也表达它暖昧的时尚生活。街道承受了城市的噪音和形象;承受了商品和消费;承受了历史和未来;也承受了时代的气息和生活的风格;不同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表达出不同的景观特征。所有这些构成了街道的景观——街景。街景的城市设计是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紧跟十“美丽中国”的主题,本篇文章旨在为柳州的道路景观设计做一个开篇。。。。

基地背景分析:

龙屯新道沿线作为柳州内环路的一部分,是一条交通性主干道。主要车流往来于柳州市中心与柳江县的桥梁地段,其城市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城市门户地区的道路,除了服务于交通的功能之外,两侧的其他活动功能也较为丰富,人流较多,其所展示的城市风貌能够体现一定的地域特征,是为名副其实的窗口地区。

基地内地形高差较大,竖向设计较为复杂,该革新路其中有两段上跨于周边地块,高差5-7不等。城市道路严重的割裂了周边地块的连续性,对城市综合景观也有很大的影响。

规划理念:

“缝合”理念的定义——“缝合”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为:用针线把…连在一起。这里我们提及的“缝合”理念,顾名思义也就是把城市中的道路及两侧的街区视为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的情况下,将被主干道、高架桥等城市交通性干道割裂的城市肌理、空间景观、城市功能等通过一定的城市设计手段进行“缝合”,形成道路两侧街区功能景观的互动与协调。

本次城市设计着重于城市空间的重塑,其中包括空间结构的调整,再开发地块空间塑造、界面与节点空间创造、肌理空间重组等等,并且兼顾空间修复,包括提升原有空间的质量,结合再开发整合城市空间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对龙屯新道沿线空间形态及功能的割裂、“缝合”、再生的分析研究。

规划主题:

本次规划设计的定位:基于“缝合”理念下的以“魅力西大门、柳南新风貌”为主题的城市交通性景观主干道城市设计。

规划目标:

本次城市设计的总体目标为:龙屯新道是柳州市重要的城市主干道、城市内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柳州市中心与柳江县的门户型景观道路,是兼具交通、景观、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生活服务、汽车采购等功能于一体的西边出城大道。

建设目标为:整合龙屯新道沿线景观资源,完善空间形态,建筑景观有序,主题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干道。

功能结构及用地规划:

通过对基地内保留用地和可开发用地的盘点,结合规划范围内各区段功能的差异,城市设计提出“一带四区”的规划结构。“一带”指龙屯新道沿线城市景观带。“四区”指:1)高架桥景观段——从柳州铁路局地块到小鹅山综合市场地段,是城市高架桥景观带,也是交通快速通过带,该段景观主要以整治现有地块环境为主,包括第五立面的建筑景观改造。2)居住生活区景观展示段——从革新四区生活区到银龙小区地段,该地段主要以商业医疗服务、生活居住功能为主,该段景观主要以沿街界面与节点空间创造为主。3)再开发地块空间景观展示段——羊角乡新云村龙屯的地块改造地段,该地段主要规划策略是整合再开发地段的城市空间形态为主。4)汽贸园商业景观带——河西汽贸园及交叉口地段。该地段主要是以提升商业景观氛围,塑造特色建筑群景观及交叉口景观为主。通过划分出的一带四区使龙屯新道的街道空间形态有一定的纵向层次,表现出“放——收——放——收”的空间格局,街道穿行过程中有一定的线形空间节奏感。

5.1龙屯新道道路景观设计内容:(宏观设计)

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包括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地物等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包括各种建筑物、交通设施、城镇、村落、庙宇等社会文化艺术景物。

龙屯新道道路交通性质:龙屯新道属于城市交通性主干道,其交通流属于间断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道路交叉口以平交为主,机动车道在基本路段上的行车速度较高,在交叉口处较低,中央分隔带以安全为主,其景观设计以中速车流考虑,体现节奏感,同时也能照顾非机动车流和行人。而道路两边的景观设计则应以慢速车流及行人为主,景观设计以细腻为主,街头小品的设计及设置应体现城市风格及道路的性质。

中速交通的景观设计原则:中速交通中的景观设计应着重景观所带来的节奏感及时代气息。由于车速较快要求大手笔的景观设计,两侧的建筑物要打破以往街道两侧或前方封闭的传统手法,两侧的建筑物要有变化,宜高低有错,高低的变化结合地形与绿地配合形成一种虚实变化,就会充满时代气息。交叉口在设计时不仅要满足技术上的交通流转换的需求,还要满足景观要求。在不同的交叉口一般应有一定的特征建筑或雕塑,使驾驶员或行人能在一定距离外识别交叉口位置,并获得距离感,便于选择方向。交叉口处的建筑高度与体量要与交叉口的大小相协调,小型交叉口的高层建筑与大型交叉口的低矮建筑都是不相称的。

慢速交通的景观设计原则:慢速交通以非机动车和行人为主,交通的速度比较低,以商业街、居住区等功能为主,他们对道路本身的线形要求也随之降低,道路的景观设计应体现生活气息。由于速度的降低,使道路使用者有充足的时间来品味道路的景观,景观的表现手法应是细腻的。商业街的景观以建筑及其风格为主,道路设施更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比如优良的无障碍设计也能成为商业街或步行街的景观亮点。居住区道路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不拘泥于一定的几何形式,景观设计应使景色富于变化,形成优美的居住环境。

5.2沿街建筑立面规划设计(中观设计)

根据现状建筑的质量、外观条件,立面规划分为三个级别:

保留:目前质量尚好,门窗墙面均未破损的予以保留。采取清洗、粉刷、去污除垢的整治措施,使立面整洁一新。

整治:对立面有一定破损、受其它构筑物遮挡,使用不当,以及由于建筑性质改变的建筑立面进行整治改造。除采取清洁、粉刷等措施外,对临街晒衣架、遮阳(雨)篷、花架、空调架、钢(木)窗统一改造、设计、翻新。对部分建筑采取第五立面的改造、加建等。

更新:临街违章建筑、有碍于景观的临时建筑及构筑物的拆除:随用地调整需重建、改建的建筑,按相应的规划要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结语:

本次规划设计旨在促进和改善柳州西南门户地区城市环境景观的更新与建设,塑造充满生机又富有现代魅力的城市门户空间形态。体现未来柳州城市的发展追求和公众意志。

参考文献

(1)《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居住区设计规范》(3)《柳州市西鹅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4)《柳州市柳太路东片控制性详细规划》(5)《柳州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6)《柳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7)《柳州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8)《柳州市山体景观保护规划》

上一篇:柳家河大桥挂篮施工技术 下一篇:绿色建筑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