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林黛玉在芭蕾舞台上站起来

时间:2022-06-10 06:20:08

让林黛玉在芭蕾舞台上站起来

舞台上,梦魇中的黛玉被唤醒。她挣扎而起,要离开贾府,冲出这封建势力的罗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但她终于被无情的社会吞噬。霞光中,化为绛珠仙姑的黛玉,在仙女们的簇拥下,“随花飞到天尽头”。

让林黛玉跳芭蕾,这个看来不可思议的尝试竟然成功了!中央芭蕾舞团根据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改编的舞剧《林黛玉》,国内观众乐于接受,外国朋友看得明白,红学家们也给予热情肯定。对林黛玉的饰演者于娅娜的表演,观众和专家也给予很高评价。

34岁的于娅娜,在舞剧全剧中担任A组主角,是她跨进舞蹈艺术大门22年来的第一次。她12岁由济南市考入北京舞蹈学校。在“宝塔式”的教学中,同来的13名同学最后淘汰得只剩下3名,而她是唯一的女生。1968年,一帆风顺地从学校里毕业的于娅娜,进入中央芭蕾舞团。当时,“样板戏”统治着一切舞台,她的艺术之舟不得不搁浅了。

后,文艺开始复兴,而于娅娜已年近30岁。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邀去拍电影,在《玉色蝴蝶》中扮演文静、内向的日本姑娘常念中子。也许,这是于娅娜面前一条新的艺术之路?1980年,法国芭蕾舞大师帕斯卡尔·万桑来我国帮助排练《希尔薇娅》,选中于娅娜主演。可于娅娜已接受在影片《飞行交响曲》中扮演舞蹈演员苏曼丽的任务,她不得不上下午在团里排练,中午又偷偷顶着烈日到城外拍片。最后终因无法分身,放弃了《希尔薇娅》的排练,使万桑颇为失望和生气。

1982年,团里开排《林黛玉》。这时,于娅娜又接到拍电影的邀请,而且是饰演第一主角。从个人名利考虑,电影比芭蕾舞拥有更多的观众,两次拍片也都得到相应的物质报酬;而民族芭蕾舞剧则较难成功,为了保证练功和排演时的营养需要,还必须把全部工资投入肚里。然而,于娅娜却毫不犹豫地辞谢了电影厂的邀请。她说:“过去舍弃《希尔薇娅》,如果说可惜,只是第一次担任主角的机会失去了,但那个剧毕竟是外国人的。《林黛玉》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放弃就会抱憾终生。”

为了准确地把握林黛玉的基本气质,于娅娜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她在书店营业员惊奇的目光下,买了一大堆连环画书,象孩子般津津有味地研究古代妇女的形体特点。她强迫自己去熟悉古装戏曲,认真琢磨和想象着古代妇女的身段做派。她悉心阅读了原著,参看了大量评论。她感到,林黛玉性格含蓄而善感,外表文弱,内心高雅、纯洁,柔中有刚,仅靠单纯的舞蹈形体表演,很难反映出林黛玉的内在气质。经过反复思考,她决心在眼神、手势和仪态上也进行入微的刻画。艺术都有相通之处,两次拍片的表演经验,这时对她倒颇有帮助。

为了使脚上的芭蕾舞步也体现出林黛玉的特有气质,于娅娜一点一滴地寻找和掌握表演特点。在处理由脚尖直立转为全脚落地这样一个小细节时,她也十分小心。她说:“绷不住劲儿,脚跟骤然而下,那太鲁了,岂不成了孙二娘!”她认为,只有脚跟轻缓落地才符合林黛玉的性格。然而,这看似轻柔的动作,却要她花费更大的力气,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肌肉素质,才能保证每一次都做得好。

她每天早来晚走,练功、排演经常达10小时。她不吝汗水,一天不得不连换三套练功服。过度的疲劳,使她脚部肿痛难忍,举步蹒跚,要借助楼梯扶手才能上下楼。她的体重一跌再跌,半年掉了十多斤,使家里人不免为她担心。她却认为消瘦好,在外形上更象林黛玉。

《林黛玉》公演了,于娅娜饰演的林黛玉是那样真切感人。观众来信评论说:“芭蕾味儿很浓,表演与舞姿协调,深刻揭示了林黛玉的内心世界,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于娅娜读后热泪盈眶,她总算是宿愿已偿,心血没有白费。然而她并没有满足,她说:“我清醒地知道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谁能说林黛玉演到什么程度算是完美的?这可能是我这一辈子,以致下一辈人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在练功房里,她又在一个劲地旋转、旋转,一遍遍地跳跃、跳跃,在她那汗水涔涔的脸上,漾满了春水般明澈的笑意。

上一篇:新型橱柜锁 下一篇:婆媳如母女 姑嫂赛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