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6-10 04:37:19

高一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点知识,该知识点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材的始终。但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因此,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关键词: 离子反应; 化学方程式;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8-0076-02

学习《离子反应》是一个难点知识,学习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师如不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只一味的按教材思路进行教学,教学将偏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就会开始失掉信心。因此,这一节的教学对学生今后学好化学有作积极的重要意义。学生存在主要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呢?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书写化学式

化学式是学习化学最基本的必备知识之一,可是高一还存在许多学生对常见化学式一方面不能正常的书写,二是不能全面的理解化学式的基本含义。

(二)书写电离方程式

书写电离方程式是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基础,可学生还存在着如下的问题:(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辩析;(2)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判断;(3)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三)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化学学科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对酸、碱、盐等代表物的性质不能很好理解和运用,在学习的思维上,不能有效的采取由“具体到一般,再由一般到具体”的思维模式, 即不会根据酸、碱、盐的代表物推出酸、碱、盐的通性,再由酸碱盐的通性来指导学习新的酸碱盐的性质;(2)不能很好地利用“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反应类型来帮助对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积极的有效的记忆。

(四)碱和盐类的溶解性

学生对于碱类和盐类的溶解性没有认真的分析和有效的识记,这对于在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过程中,哪些物质能拆、哪些物质不能拆的判断上就会产生很大的盲区。

(五)离子之间相互反应的含义的理解

从离子的视角认识离子的性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新鲜事物,离子之间哪些能反应?哪些不能反应?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和难于判断的。

二、解决对策

(一)对于化学式

1. 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如――H、He、C、N、O、F、Ne、Na、Mg、Al、Si、P、S等。

2. 利用元素符号书写单质的化学式,单质化学式书写的基本格式――A型、A2型:

A型――常见的金属单质、大多数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惰性气体单质等。

A2型――常见的气态非金属单质、液态非金属单质如Br2、少数固态非金属单质如I2等。

3. 利用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书写氧化物及酸、碱、盐的化学式。

(1)用化合价之歌歌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价氢锂钠钾银,二价铜镁钙钡锌,一二铜汞二三铁,氢一氧二要记清;

(2)归类识记原子团的化合价:OH、NO3、HCO3、CIO3、MnO4(高锰酸根)等原子团均为负一价,CO3、SO4等原子团为负二价,PO4等原子团为负三价,NH4为正一价等。

(3)利用化合价书写氧化物的化学式

①金属氧化物:+1价――Na2O、Li2O、Ag2O等;+2价――CuO、MgO、CaO、BaO、ZnO、FeO等;+3价――Fe2O3、Al2O3等;特殊金属氧化物如:Fe3O4等。

②非金属氧化物:名称已表达要写的内容,如“五氧化二磷”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由五个氧原子和二个磷原子组成,且读在前的写在后――P2O5

(4)利用金属阳离子、铵根、氢氧根和酸根书写酸、碱、盐的化学式酸碱盐化学式的书写是学生书写化学式的难点,其根源就在于没有理解酸、碱、盐组成的基本含义,记不住常见的酸根及其价态。

①理解酸、碱、盐的基本含义

酸==H+ + 酸根

碱==金属阳离子(或NH4+)+OH-

盐==金属阳离子(或NH4+)+酸根

②利用金属阳离子、铵根、氢氧根和酸根书写酸、碱、盐的化学式

4. 理解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含义

(1)元素符号。如“Na”--表示钠元素、表示钠元素的一个子、表示钠原子由带11个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11个负电的电子所组成、表示一个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等。(2)化学式。如“CO2”--表示二氧化碳这一种物质、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表示组成二氧化碳的碳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组成、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所含的电子个数为22个等。(3)举一反三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元素符号、不同的化学式的基本含义。

(二)对于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 利用列表比较法辩析概念

对于高一新生,帮助他们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最好方法是利用上表中的第四行,从物质的类别上来判断易于接受。

而帮助学生判断强弱电解质的行之有效方法,就是利用上表中的第四行,记住有代表性的常见的强电解质:强酸――如HCI、H2SO4、HNO3等;强碱――如NaOH、KOH、Ca(OH)2、Ba(OH)2等;及常见的盐类等――常见的易溶于水的盐和难溶于水的盐。

2. 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记住常见的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

(2)按照酸、碱、盐组成的含义写出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如:H2SO4== 2H++SO42-;NaOH==Na++OH-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定要注意电荷守恒,训练电离方程式书写要达到的程度:看见化学式即可读其电离出来的离子及数目。

(三)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与离子反应有关的化学反应,主要是与酸、碱、盐类性质相关的一些化学反应,因此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书写离子反应的根基。

1. 利用举一反三的方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以“盐酸”为例:

(1)酸+碱==盐+水

分别写出盐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等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分别写出盐酸与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钠、氧化钙等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3)酸+某些盐==新盐+新酸

分别写出盐酸与碳酸钙、碳酸钠、硝酸银溶液等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4)酸+某些金属==盐+氢气

分别写出盐酸与锌、铁、镁等到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如果用硫酸、硝酸等来分别代替盐酸,分别写出与上述各种物质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只有通过不断的举一反三才能使学生对酸、碱盐的性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上的认识。

2. 利用以点代面的方式,通过抓典型记一般,例如通过记住盐酸的性质,推出酸类物质可能具有的通性;通过掌握氢氧化钠溶性质掌握碱类物质的通性:通过掌握硫酸铜溶液的知识掌握盐类物质可能具有的通性等。

3. 善于利用“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含义:

(1)利用“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含义推测反应的可能生成物。例,试推测下列两个反应的各自产物:Cu+AgNO3== ,NaCl+AgNO3==。

(2)利用“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帮助判断在酸、碱、盐的某些反应中反应是否能发生。

(四)善于利用高一化学教材中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简称溶解性表)

1. 利用溶解性表认识常见的酸类、碱类和盐类的物质有哪些。

2. 利用溶解性表写出(或读出)常见的酸类、碱类和盐类的化学式及名称。

3. 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酸碱盐溶解性表自己总结出:(1)易溶于水的有哪些?(2)微溶于水的有哪些?(3)难溶于水的有哪些?(4)通过比较让学生寻找到记住酸、碱、盐溶解性表的有效途径。

4. 引导学生善于经常利用溶解性表来弥补记忆中的不足。

(五)离子之间相互反应含义的理解途径

1. 从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角度来认识。如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写为:H++OH-=H2O这说明什么呢?一方面说明H+与OH-能反应生成H2O;而另一方面则说明Na+与Cl-之间, K+与SO42-之间则不反应.

2. 从离子之间的反应条件来认识。在认识离子之间反应的初级阶段,主要从下列三个方面的条件来判断:

(1)离子之间的反应看生成物是否为沉淀或微溶物;(2)离子之间的反应看生成物是否为气体;(3)离子之间的反应看生成物是否为弱电解质(如水等)。

从上面判断离子反应的3个条件看出,记住常见的物质哪些是沉淀、微溶物,哪些是弱电解质等,这对于判断哪些离子之间是否可以发生反应是很关键和很重要的。

3. 利用整理常见的离子哪些能反应?哪些不能?加深学生对离子之间反应的感性认识。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利用上述对策解决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存在的困难,一方面弥补了初中生对化学用语不够重视的不足,引导学生加强对最基本化学内容的重视;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新的化学知识很好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析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心理... 下一篇:浅谈中小学“低碳自能型”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