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10 03:46:59

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摘 要:在新概念教学的背景下,初中地理突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等教学理念,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地理读图能力为教学目标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同时,以地图为主的图像系统是现代地理信息直观化、大众化和形象化的表现手段,也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特色。基于上述背景,以初中地理教学为切入点,结合多年从教经验,探讨信息时代如何培养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手段的革新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教学方法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读图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文并重,索理于文,索像于图”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教学的侧重点;其次,强调对学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地理实践应用能力的拓展;最后,注重地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的综合效应。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为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生地理读图学习的现状

1.缺乏读图学习的应用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课程十分有用,也喜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来教授读图知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学生会主动使用地图去解决实际问题。这说明学生却没有联系图像解决问题的习惯,缺乏学以致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

2.缺乏读图学习的技巧

大多数初中生对地理读图学习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认可,然而在平时的学习中却缺乏读图学习的技巧,很多学生认为地理学习的最大障碍在读图分析题上,遇到相应的问题时,没有很好的解决对策。例如,在教授“地球自转与公转”这部分内容时,发现很多学生连最起码的赤道、地轴、极点等图像知识都不知道,更别提经线、纬线了。

3.缺乏读图空间层次感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剖面图最难掌握,甚至有的学生将所有图像均列为难以掌握的内容。这说明学生的地图空间观念不强,这也是造成很多学生读图能力较差、缺乏图像素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提升的策略

1.培养学生读图学习的应用能力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学的内容应及时应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如想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必须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东西是有应用价值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对日常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充分的激发,而对学生读图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无疑是培养学生读图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我国铁路和公路地理知识内容时,将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融入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对照地图,设计从上饶市到九华山,再到苏州、泰山、北京,最后到大连进行旅游的最佳路线方案,并要求学生在地图上将所选的路径、途径城市、穿过的地形区域及沿途风光、名胜古迹和交通方式等标注出来。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读图应用的环节中去。这种教学方式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读图应用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过硬的读图技巧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地图,学会找寻读图的规律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读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授“中国政区图”时,便引导学生学会沿国界线对相应的区域进行划分;同时我以点(城市、港口),线(山脉、河流、道路),面(国家、省区)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区域进行有效划分,按照相关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记忆,加深记忆,提升他们的读图技巧。

3.培养学生的读图空间层次感

建立学生的读图空间层次感是培养他们读图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地理事物存在于一定空间,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离不开空间和时间。地理知识中的空间概念是根据地理事物存在的不同范围、不同距离和很多难以直接感知的特点,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建立地理事物存在的范围大小、远近层次关系,理解地理事物的形状、大小、结构、距离、高低起伏、坡度陡缓等。如在平面图上获得立体的、广阔的、深远的空间概念;在等高线图上获得海陆轮廓、高低起伏、各种地形的立体概念;在分层设色图上获得更为形象直观的地形概念等。学好地理的关键就是建立对事物和现象的地理空间概念,并由此理解空间分布、空间联系、时空变化等。为此,教师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地理读图识图的空间层次感。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看地形图”时,我引导他们采用先看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从而获得立体、广阔、深远的空间概念;再看平面地图,同时对比看剖面图、等高线图,从而获得海陆轮廓、高低起伏、各种地形的立体概念;最后深入看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从而获得更为形象直观的地形概念。采用这种循序渐进、层次步骤分明的读图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获得比较完整的地理空间知识,并能快速建立起地理“三维”读图的空间观念,促进了学生读图能力的发展。

4.培养学生基本的画图能力

画图能力是对读图能力学习的延伸。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来锻炼学生的读图技巧。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中国的地形”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中国的山脉分布情况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我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标有长江黄河的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并指导他们在该图的基础上按照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南-西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次序对照书中的插图去绘制相应的对照山脉简图,并要求他们在绘制过程中留意山脉附近省界线、长江黄河的分布情况。

5.培养学生的忆图能力

“忆图”指的是先将简单的图像信息输入头脑,然后结合已有的地理图像学知识,将简单的图像信息转化为能理解的符号信息,最终输出概括好的图像信息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建立起“忆图”的概念和意识,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图形知识表现出来,使地图信息能够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具体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忆图”能力:

(1)再造回忆教学法

采用该方法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长期、大量的看图、分析图、填图、绘图等练习方式,帮助他们在脑海中建立起一幅幅地理图像信息的储备库,逐渐构建起大脑图像系统。例如,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不断观看地图上长江的结构图,并帮助他们对长江在地图上的分布形状、走向进行总结分析,在不断地训练下,学生一提到长江,脑海中便会迅速涌现出长江河道的大致地理图形,即长江上游的“V”字形和中下游的“W”字形。

(2)文字图像转换法

这也是培养学生“忆图”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构建简图的形式,化抽象图形为具体内容,将地图中所包含的地理规律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挖掘出地理信息中隐含的文字信息,从而有利于学生通过图像语言与文字语言的相互转化,加深对地理图形信息的理解和回忆。

例如,在讲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对其中的知识无法深入理解,也很难总结出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将上述知识结合在“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简图中,引导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进行图像向文字的总结,即:白昼时间长于夜间时间的地区一定位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而白昼时间渐长、黑夜时间渐短的地区总是处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上。

(3)心理图像构建法

心理图像构建法的应用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构建有效的地理图像记忆环境,帮助学生将不同的地理图形存储在大脑之中,形成心理图像体系。在实践应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一些重要的地理区域轮廓图像想象成有趣的图形或事物形象,并将这些图形和形象深深映入脑海中,提高记忆的效率。例如,将法国的地理图形想象为六边形、将意大利的地理图形想象成长筒靴等,这样一来,当学生再次遇到这些图形的相关问题时,脑海中便会像放电影一样呈现出相应的画面,加深他们对地理图像的心理记忆和应用能力。

地理教学中,要有明确的读图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的培养教学应以让他们掌握“识图、看图、用图”这一综合能力为目标,让地图成为生活工具。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常抓不懈。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有所差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拿出耐心、恒心,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对他们因材施教,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新.地理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胡良民.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陈澄.地理学习论与学习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褚亚平.地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钟启泉.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裴新生,等.地理教育中的思维.实践.创新[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述初中作文教学的点滴做法 下一篇:自然地理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