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饮冰室藏书及其图书馆学理念研究综述

时间:2022-06-10 02:32:31

梁启超饮冰室藏书及其图书馆学理念研究综述

关键词:梁启超;饮冰室藏书;特点;图书馆学理念

摘要: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论古衡今的大学者。本文主要根据梁启超饮冰室藏书的实用性、文化性、传统性对其图书馆学理念进行了深入阐述。经过饮冰室藏书的文化积淀,梁启超的图书馆学理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超前性,他不但开天辟地地提出“文献学”这一词语,更是积极倡导建设“中国图书馆学”,促使目录学获得突破性发展,并构建了崭新的图书分类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135-03

梁启超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卒于“民国”十八年(1929),祖籍广东新会,别号饮冰室主人,是我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世人对梁启超的印象一般都停留于戊戌变化这一层面。殊不知梁启超自幼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还是一个通古论今的大学者。梁启超在我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界占有重要地位。他撰写的论著至今为止还具有较大的思想价值、实用价值,在学术研究界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这足以说明梁启超在我国近代学术界的卓越地位。可是对于梁启超的饮冰室藏书以及图书馆学理论世人却知之甚少,梁启超的饮冰室藏书特点鲜明、与众不同,并助其形成创新型图书理念,推动了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大力发展。

1饮冰室藏书的特点

1.1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我国近代藏书承袭宋朝之风,喜好精装,而对常用文献或有关科学技术的书籍颇不重视。而梁启超则因好学而好书,与一般藏书家专于鉴赏古本不同,抛却陈风陋习,对那些注重外在包装,却忽视内容实用价值的藏书方式极为鄙视【1】。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梁启超的饮冰室藏书与世俗藏书迥然不同,不刻意追求刻印精美的古籍,而是注重收藏文本的实用性。因此,饮冰室藏书虽达十余万卷,大多皆是清咸同光宣及民国初期的通行本,甚少有明朝的精品刻板,宋元本则未有入藏。文献内容皆是与近代社会发展形势以及科技有着密切关系。此外,饮冰室藏书还收集了大量的实用外文书籍,以日文书居多,且多为具有实效性的改革创新之作。可见,其藏书目的既没有崇尚注重外在包装的精品书籍,也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集中外实用之书,和传统的藏书目的有着天壤之别,体现了其经世致用的藏书原则以及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1.2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治学”藏书文化特色

梁启超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这与其饮冰室藏书资源的丰富、种类的齐全有着很大关系。而这种得天独厚的文献资源对梁启超撰写论著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每当梁启超才思涌泉想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项研究时,饮冰室藏书的资源皆能满足其写作需要,令其在论著撰写中左右逢源、自由驰骋,撰写速度之快令人甚为惊叹。譬如梁启超撰写《欧洲战役史论》一书,充分利用饮冰室藏书的丰富资源,仅用十天时间即定稿成书,撰写之快令人叹为观止。深究其因,饮冰室藏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梁启超一生在学术研究界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史学、诸子百家、佛学、清代学术研究四个领域,因此在饮冰室藏书中上述文献较多,这不但反映了梁启超对饮冰室藏书的充分运用,而且也突出体现了饮冰室藏书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

1.3藏书中旧藏珍本、获赠之书颇多

我国历代藏书家喜好收集前人旧藏,而饮冰室藏书也充分继承了这一特点。譬如梁启超甚为崇拜力主新式学风的晚清学者陈沣,并自称为其弟子,在教学期间力荐学生阅读陈沣的论著《东塾读书记》。而收藏在饮冰室中的著作《梦溪笔谈》也是陈沣的旧藏,对此书籍梁启超视其为珍宝【2】;再如饮冰室收藏的《绝妙好词笺》(宋朝周密辑)也是陈沣早年之旧藏,而梁氏得之深感幸运;还有藏书中的《路史》(宋朝罗泌辑)也乃清朝汉学家惠栋之旧藏,且该书中每册都印有惠栋的姓名,并整书界被圈点,其中有手批条注一百六十条,校补注释十三条。得此珍本梁氏彻夜难眠。饮冰室藏书不但旧藏居多,而且赠书颇丰。梁氏曾在讲学期间曾听得欧阳竟无有关佛学的讲座,深有心得,并就佛学问题向竟翁请教,深得欧阳竟无好感,随之竟翁乃赠梁氏颇多佛学珍本,被藏之于饮冰室。譬如饮冰室中的《解深密经疏》、《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品》皆是欧阳竟无所赠。

黄琦琨:梁启超饮冰室藏书及其图书馆学理念研究综述

2梁启超的图书学理念

梁启超通过独具特色的饮冰室藏书,不但丰富了学识,而且还令其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图书学理念,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2.1对文献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梁启超的图书学理念是以精准、实效、齐全作为根基,其重点是为学术研究者撰写论文提供文献资料参考,最终形成完整齐备的中国图书馆学。梁启超通过苦心经营饮冰室藏书令其在写作论著时妙笔生花,思想深邃,此外更对其创新型图书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长期的藏书实践中,梁启超开天辟地地提出“文献学”这一词语【3】。文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并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而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献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即使从孔夫子整理四书五经开始,迄今为止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是却只有梁启超于一九二年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开创性地使用了“文献学”这一词语。三载之后,梁启超又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再次提到“文献学”一词,并进一步指出广义的史学就是“文献学”。而梁启超的这一创新观点也被后代诸多学者认同,即“文献学”是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依据,具体的工作即是校对勘正、解释文句;除去杂质、留取精华;除掉虚假、抓住事实等,为各学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并非是一门具体的学科。梁氏的这一观点不但对文献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推动了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

2.2积极倡导建设“中国图书馆学”

通过饮冰室藏书的文化积淀,使梁启超在图书学理念上走在时代的前端。一九二五年梁启超在“中华图书馆协会”的成立大会上率先指出:本协会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梁启超认为我国图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西方国家的文献书籍有着很大差异,具体表现在文献历史、文献性质上【4】。此外,我国的读者和西方国家的读者在文化涵养以及文化理念上也不同。对此他认为我国图书馆须用现代化的理念去整理,并在图书馆学中形成一个独立的新学科,梁启超也因此成为第一个提出“中国图书馆学”理念的学者。此后,他在《图书馆学季刊》中进一步指出:虽然图书馆学理论具有相通之处,可是我国图书却有着和西方不同的特点,因此我国图书馆学的构建必须在通用原则上结合具体国情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图书管理模式【5】。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梁启超试图构建具有民族文化意蕴的图书馆学校,让校馆融为一体,使学生既能学习图书馆学的理论,又能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最终让图书馆学校把中国式的图书馆学理念不断发扬光大。虽然他的这一设想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实现,但他的这一理念却被后人所继承并付诸实践,而梁启超在当时却能高瞻远瞩地预料到我国图书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足见其在图书馆学理念上的超前性。

2.3促使目录学获得突破性发展

梁启超经过在饮冰室藏书中多年的实践不断完善其图书馆学理念,并让目录学从附属工具性的地位中独立发展成一门完善的系统学科。梁启超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须多翻译欧美科技方面的书籍;青少年要形成独立自主的创新观念,须多读欧美励志方面的书籍。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梁启超开始针对外来翻译书籍大力开展宣传、编目、评论介绍等各项工作【6】。其中主要的论著有《西学书目表》、《西学提要》、《读西书法》等。梁启超在继承我国传统目录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深入阐释了在论著撰写、学术研究中目录学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目录在深入了解古今中外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工具作用。梁启超认为世间文献资源犹如烟波浩渺之大海,个人受精力和时间的限制无法悉数阅读。而浏览书目便可了解古今中外论著之梗概,达到通古论今之境界。(2)目录是论证文献丢失与否、勘察时代治学态度的重要工具。梁启超指出目录可以对某一古代文献的存亡情况据实考证,同时又能通过某类书在某个时代的多寡而辨别那一时代的治学态度。(3)目录能为读者访求书籍提供方便、并加快文献流通的速度。在梁启超的心中,任何珍稀书籍但凡通过目录皆能满足访求者的需要,而且还能促进文献资料的流通。(4)目录能从微观角度区分不同专业的书籍。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研究的类别日益微观化,各类专业书籍也日益增多,无形中给人们查找专业性的参考资料增加了难度,但是目录的运用则能让人们迅速区分各类专业书籍,辨析流别,迅速定位至所需文献,可谓方便之极。

2.4构建了新的图书分类体系

梁启超在饮冰室藏书中的长期实践让其对图书文献资料的分类以及著录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对古代到近代的图书目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认为古代传统的图书分类形式(根据经史子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集的分类)缺乏一定的严谨性 ,且认为这种书目分类方式过于泛化,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对此,他进一步指出文献资料的分类与学术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并对古代各种图书目录的分类情况从微观角度进行了仔细的探究,提出了创新式的书目

分类理论和方法。而这一新颖的分类理论在他翻译的欧美书籍以及日本书籍的分类上有着尤为明显的体现。一八九六年,梁启超撰写了《西学书目表》一书,在该书中他把当时那个年代翻译的欧美书籍写了一个总的图书目录,但这个书目和我国传统的四部分类完全不一样,他别出一格的把所有欧美书籍分为学术、政治、宗教三个大的类别,并从微观角度将其分为二十八个小类。这种从宏观与微观角度设置大小书目的分类方式是建立在各学科、各门类内在联系的基础之上的,完全符合图书分类发展的趋势,表现出较强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此外为了有效防止在书目的分类过程中出现分歧,梁启超经常给各类书目进行明确的定义,对多主题文献书籍的归类问题提出了与众不同的分编方法与原则。凡是某一书籍能归为两类,他则按“因其所重”的原则对其分类;对某些多主题并行的书籍倘若按重点主题的原则无法归类的,他也确定了归类的方法,并阐述了理由。譬如对于《色相留真》一书,他就强调了该书只能归于工艺类别,不能归于光学类别,并阐释了分类的缘由。纵观梁启超“因其所重”的图书分类原则究其本质则是某一书籍倘若牵涉到两类学科,一般皆是按其内部的重点关系区分,至今为止这种图书分类观点还在当代图书分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梁启超却在那一年代能提出如此超前性的观念,实属不易。

3结语

总之,梁启超饮冰室藏书正是因为具有标新立异的个性化特色、较强的实用性、浓郁的民族文化意蕴才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梁启超也正因在饮冰室藏书的文化底蕴中形成了超前的图书馆学理念,为我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吴雨.梁启超饮冰室藏书开拓性之探微[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

[2]金性尧.梁启超饮冰室藏书之探究[J].读书,2010(8).

[3]彭树欣.梁启超的“文献学”概念的历史地位和影响[J].图书馆论坛,2010(6).

[4]朱苏南.梁启超图书馆学理念发展的探索及其意义[J].铁道师院学报,2009(3).

[5]梁启超.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演说词[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25(“民国”十四年).

[6]刘司斌.梁启超先生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2):21-22.

(编校:杨金霞)

上一篇:CALIS三期共享域与图书馆系统整合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当前图书馆知识型馆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