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时间:2022-06-10 02:26:02

大学英语教学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语法翻译法 文际教学法

论文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加强语言愉入。学习者在习得语言知识,获得语言技能的过租中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通过分析录为广泛应用的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探讨这两种方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是“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为了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如何教好外语,采取何种教学模式能够使习得者尽快获得目的语成了摆在外语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实践告知,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加强语言抽人,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知识的不断翰人和积累而最终获得一定的语言技能,所获得的语言技能又促使学习者习得新的语言知识,这就决定了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针对语言的阶段性特征,我们便要根据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最为广泛应用的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探讨这两种方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二、语法翻译法及其应用

语法翻译法历史悠久,它是以学习语言的语法系统为中心的方法。有些语言学家和教师认为,语法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H~r(1983)认为,掌握语法对任何语言学习者都是最基本的。月exande巾988)指出,精确掌握任何一种语言的根源是语法。他认为,语法起着支柱性的作用,语法学习是习得任何一种语言的捷径,它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果不学习语法,那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具有说出既符合语法习惯又能让人接受的句子的能力。

我国学者王笃勤(2002)在“英语教学策略论”一书中谈到了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部分,而构成语言能力的语法也自然不可忽视。传统的语法教学以显形手段为主,交际教学中的语法教学隐性成分增大。”“1989年,Scott在一高级法语口语班进行了显性与隐性教学的实验。口语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接受显性教学,学生听教师讲解语法规则;控制组接受隐性教学,听含有相同语法项目的故事。结果发现即使控制组多听上十遍,不论是在口头测试中还是在笔头侧试中都无法超过实验组。”

通过这个有趣的实验我们发现位得语法规则后进行语言学习会省时省力很多。语法翻译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保证了学生确切理解单词和句子的涵义,特别是在基础学习阶段,学习者主要表现为大里吸取词汇知识,点滴积累语言点,掌握语言的基本句型,以求达到初步的语言表达技能。翻译可以使学生摆脱推测、猜想的困惑,避免对外语词句造成理解不确切的情况和因而养成的一知半解的坏习惯。确切理解在外语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所学的知识才会牢固,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会大大发挥。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新生,进人大学后由于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同学英语基础较差,有些甚至没有学过高中英语。直接实行交际英语教学来提高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是不科学的,会使他们觉得很难适应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从而产生心理压力及对自己不自信。其实就连倡导交际法的Wilkin:也认为:学习的第一阶段可侧重rule。,第二阶段偏重rul.ofuse.即使学生到了大二或大三,课文中的大部分句子,尤其是长句和难句,对于母语已经相当巩固的学习者来说,采用语法翻译法还是最简便可行的。人类的语言是一个系统,有其结构和规则,语法是某一语言结构和规则的总结。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都可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学习外语也一样可以找规律,找规律就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而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在积累语言知识的基础阶段,尤其针对刚人校的新生,可以以语法翻译法为主、交际法为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时注意尽t重复其学过的知识点和语言点,达到尽量补齐英语基础的目的;一般来说,人校后坚持半年上述教学方法,学生就能完全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并对英语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不会对他们原高中阶段的教学方法采取完全抛弃、完全否认的态度。

三、交际教学法及其应用

交际法(eonununieativeapp~h)是70年代初出现的.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主。学习者有充分的参与,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各项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交际悄景,使他们能主动地,自由地运用语言。课堂上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互动交流。比如可以设计一些语言游戏,扮演角色,讲故事,棋拟情.,解决间题等课堂活动形式。

基础阶段之后,学习者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和语言习得能力,但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而形响进一步的语言使用,因而急需大量的语言翰人。此时通过重视交际法教学,将语法教学法有机灵活地融合于教学中,这既能溯足习得者对语言抽人的大盆需求,又可以通过交际活动用学得的语言知识监控抽出、理解物人,以提高自身的语言交际水平和语言习得能力。交际教学法之所以在整体上为大多数的语言研究者所接受是因为它认为语言首要的功能在于交际,主张让学习者在一定的语境中综合运用多种交际方式以习得第二语言。

交际法教学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教学观念,把语言学习放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把学生置于中心地位,通过对学生需求的分析和语言功能的研究,因时,因地,因培养对象而异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比如,学生进人大一下半学期时,可适当增加角色扮演.全班同学参与的讨论,编对话,短剧表演等等。在听力课上,可以就所听材料内容进行口头复述.不必让一个人复述整

篇,可以在段落之间打断,让其他同学继续。课文亦可使用这样类似接力比赛的方法进行复述。这样的练习能够锻炼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但教师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鼓励学生大胆地,自信地用英语交流。很多学生由于顾虑重重,而阻碍了他们发挥自己学习潜能的机会。这时,教师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要薄重和信任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多看学生的长处一句得体的赞扬往往会激发出学生巨大的学习热情。而且,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应注惫控制时间,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一般班级较大,每个班级人数都在40至50人,每位同学都说一边,既没时间,也很枯澡。尽可能让大部分学生在裸堂上有口语练习的机会.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

此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交际教学法发挥更为充分的作用。任何一种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篇章修辞原则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该语言上层文化观念的形响甚至制约。因此.融人踌文化意识的语言交际有着积极的愈义。它能促使学习者的语言,人和语言物出系统化、自动化,在“不自觉”的状态中最终习得完美、得体的语言并对语言运用自如。总而言之,不同阶段教学模式的提出,本质在于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符合学习者习得语言能力的过程以尽快习得目的语。

四、语法一译法与交际徽学法的相互融合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的理论指导下,设计各种各样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悄景,以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针对熟练提高阶段的语言抽人时,适当加入摘章教学有助于增加语言箱人的可理解性,而篇章教学的实施则依靠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篇章教学将句子工于文章中,将语育t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促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寮、分析、归纳去发现语言规律和掌握语言知识。它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语言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比如在课文的讲述过程中,可训练学生找出作者观点,总结段落大愈,预侧下一段的内容等等,这类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产生自己的观点。而对于篇章中一些难度较大的语句,语法教学往往能帮助学习者更加透彻地分析理解语言,进而在交际活动中(作者观点分析、段落复述、归纳全文中心思想、情节描述、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围绕话题讨论或写作等)将所接受的语言信息准确地抽出。它们之间的协调运用既能培养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深刻理解力,又能使学习者认识到语言表达的多种可能性,进而促使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课堂中综合运用教学法,不应片面地肯定一种教学法而忽略另一种。语法翻译法在培养语言能力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扎实的语法知识可以为良好的交际能力打下墓础。

在“论大学英语教学”一书中,刘润清谈到:“交际法的大炯不以语法项目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而是以功能项目和愈念为羞础。当然,这不是说他们忽视教授系统的语法知识,而是把语法项目按功能和惫念加以整理,让语法形式服从于语言功能,有人称之为‘交际教学语法’。这是交际法的一大特征。”由此可见,交际法并不是和语法翻译法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进一步证实了语法翻译法是母语环境中学习语言的基础。

五、结论

综上所述,语言习得是多方面的,课堂教学形式也是多方面的。课堂语言交际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学习者的语言摘人,且这种语言抽人要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相适应。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是基础,交际法是指导思想。我们应根据我们的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语言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法,或这两种教学法相互融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1 ]Har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Longman.1983.

[2]Alexander L G. Lon English Gramaiar{M ]. Harlow: Long}nen.1988,

[3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王笃勒.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杜,2002.

[5]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五步教学法”是指导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