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字教学妙趣多

时间:2022-06-10 12:31:33

生字教学妙趣多

一、 基本笔画,形象书写

纵观小学语文课本,书后习题都有按笔顺描红书写的要求。把握生字的结构,认清汉字的笔顺,对于初学汉字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按照笔顺要求,写好每一个汉字,才能为将来自学汉字埋下伏笔,为写出遒劲有力、美观大气的汉字打下基础。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基本笔画的教学尤为重要,教师应尽量用直观的手段,提高基本笔画教学的形象化和趣味性。

苏教版一上《识字1》中,要求掌握书写9种基本笔画,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将基本笔画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呈现给学生,这样,同学们书写起来,在脑中就有一个形象的笔画轮廓。我是这样安排的:(1) 看一看,读一读。我以形象的儿歌形式入手,在书写“点”时,引导同学们读:“小雨点,起笔竖,弯弯顿”;书写“撇”时,我让同学们读:“一片竹叶,起笔重,斜斜送,到了头,快出峰”;书写“捺”时,我让学生先编儿歌,然后总结成为:“一只孔雀,起笔重,斜斜送,到了头,顿一顿,拖出脚”;写“横”时,“起笔重,轻快送,到了头,顿一顿”;写“竖”时,“起笔重,轻快送,到了头,轻轻提”。这样,同学们在诵读儿歌后,把这些笔画形象地书写出来。(2) 折一折,比一比。在课前,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截胶线(柔韧可弯曲材料皆可),书写笔画“横折”时,先拉平胶线横放,表示“横”,在大约三分之一处折下来,变成笔画“横折”,我和同学们边操作,边念笔画名称,其他的笔画“横折弯钩,竖折钩,竖折”等书写,在折中就能直观地感受它们的不同。(3) 认一认,写一写。我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田字格,这些格子就像农民伯伯种地的田块,让同学们记住名字的由来。然后,以儿歌导入:“田字格、四方方,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小小部件紧相邻,个个相处一家亲。”熟记并正确书写汉字的诸多笔画,特别是比较难记的笔画,要记住汉字的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同一个笔画在汉字中的不同位置。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从内到外、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的笔画规则,正确书写每一个生字。培养学生一笔一画书写的习惯,由描入仿、由仿到写,这样,同学们在写字初始阶段就态度认真,夯实了写字的基础。

二、 相似笔画,比较书写

汉字的许多笔画名称相似,如“竖提”和“竖勾”,“横折”和“横撇”等等。这些相近的笔画,低年级的学生很难区分。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区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热情。如教学《人有两个宝》一文,学习“手”字时,出现了一个疑点:“手”字的第四笔到底是“竖提”,还是“竖勾”呢?同学们有的说是“竖勾”,有的说是“竖提”,他们为这两种意见争执不下。此刻,我若直接告诉他们说是“竖勾”,那么,会有一部分学生肯定口服心不服。于是,我想,还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去得出结论吧。于是,我让他们翻开语文书,找出“竖提”和“竖勾”这两种笔画,仔细观察比较这两种笔画在写法上的异同,然后,再与田字格中“长”字的第三笔进行比较,经过认真地讨论,最后,全班同W的意见一致了。此刻,看着学生们那一张张兴奋而满足的小脸,我分明感受到在生字书写学习中,同学们的快乐。

再如,学习《雨点》一文,同学们预习新课文时,马宇杰小朋友就对我说:“顾老师,我发现‘雨点’的‘雨’字和‘人有两个宝’中‘两’字有点相似,只是里面有些地方不同。”听了这话,我为马宇杰同学的仔细观察感到高兴。于是,在写字课上,我表扬了马宇杰同学,并问班级里的其他同学:“看着这两个字,你们还想到了什么?”孟静语同学立即举起了手,他说:“我看见‘两’字,想到里面有两个人,表示数量是‘两’;我看到‘雨’字,想到里面的四点就像大雨点儿、小雨点儿从空中落下!”面对这如此精彩的回答,我仿佛看到了同学们已经插上了想象的双翅。又如,比较运笔方法,教学“一”字,我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要求学生进行临摹,然后将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教学“│”,我让学生观察《练习2》的“写字有方”,比较“悬 “个”字的不同写法,并加以示范指导书写。

三、 气氛渲染,专注书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升同学们的写字能力,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练习,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学生内在的愿望去实现。

那么,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写十分钟字或者更长的时间,怎么能让同学们专注呢?我会有意识式地创设情境,不断激发他们写字的热情。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语言诱导法。例如,我在范写完苏教版一上《识字7》中的“羊”字时,我会问同学们:“老师写的这个“羊”字漂亮吗?是胖了,还是瘦了?它的头、胳膊、腿长的地方对吗?”让学生说出老师板书的字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然后,学生自己在写的时候,就注意了该避免哪些不足之处。第二,颜色强调法。我会用彩色粉笔写范字,尽量一个笔画用一种颜色,出现在黑板上的这个五颜六色的字,特别吸引学生们的注意。第三,优秀作业展示法。每次写作业,我都将那些字写得漂亮的作业展示出来,学生们看到这些作业时,总是由衷地发出赞叹声,作业本的主人则油然而生成就感,写字好的学生想写得更好,字写得不怎么好的学生,会在比较中,把自己的字写得更规范。第四,奖励鼓励法。字写得好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到展示台上带着大家写字;最漂亮的作业可以得两朵小红花;较漂亮的字可以得一朵小红花。“当小老师、得小红花”都是同学们热切盼望的激励活动,所以,他们都想把字写得更漂亮。第五,用电教手段具体、形象地展示汉字的美。中国的文化深厚,中国的汉字更是美不胜收。我运用电教媒体,从不同的侧面展现汉字的美,让同学们爱汉字,爱写汉字。

四、 读帖评价,提升书写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评价是写字教学的重要环节”,成功的评价往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提升写字能力。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师,也不能光从纸面上看成品的字,还要关注这个字产生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评价。我觉得,要让学生写好字,不仅要关注写的评价,还需要关注同学们读帖的要求和评价。

指导学生认真读帖,是写字的重要前提。我觉得写字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生读帖。学生在临写字帖时,常常是看一笔,写一笔,把一个字拆得七零八落,写出来的字只有笔画上的形似,而整个字缺乏结构上的神似。在教学中,我始终要求学生要认真读帖,“读帖如读书”,要慢慢读,仔细读。学生读帖后,教师通过具体的评价指引,让同学们学会正确、有效地读帖。

怎么评价呢?根据读帖的要求来,一读结构,二读笔画。把每一个字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不仅要看清间架结构,还要关注各个部件的宽窄、高低、胖瘦等等,要看清笔画顺序、笔画特点,让学生对字的结构、偏旁、笔画、布局、位置,都要认真议一议。关注学生评价有没有进行有效地读帖,清楚地认识到,把字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而不能看一笔,写一笔。这拥钠兰郏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读帖了。

例如,苏教版一上《识字3》:读帖“鸟”字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个生字宝宝。是谁呢?快和它打个招呼。

生:(齐)“鸟”。

师: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这个字的写法,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鸟”字写的时候,就像是从头到尾画了一只鸟。

生:第四笔是这个字的主笔,是竖折折钩,而不能写成竖折钩。

师:你们有一双智慧的眼睛,注意到了这个字的整体形态和主要笔画的写法。小朋友们,再仔细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了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就像小鸟的头,身体和尾巴,所以,在写的时候,鸟头要小,竖要短些,身子长,折要写得长一些,再折要往里藏一藏。

师:你不仅会观察,还会想象!把具体的笔画和鸟的形态联系起来,真好!小朋友们以后在写字时,要善于观察,善于想象就更棒了。

生:最后的一横要长一点,写的时候要超过鸟头,这样,这个“鸟”字才能站得稳。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思考,总结出了这个字的书写要领,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下面,就拿起你们的笔,开始书写吧!

汉字教学任重道远,汉字识记困难不少,但是,有智慧的一年级语文教师,会在生字林中,找到属于自己班级的妙趣。因为这样的信念,我会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同学们拓展更广阔的写字天地。

(作者单位:盐城市滨海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Uber自动驾驶汽车终于上路了 下一篇:给孩子一个有诗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