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地壳

时间:2022-06-09 04:03:10

针对四川、山西、山东等地新一轮强降水,8月20日,中国气象局再次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这是8月份以来,中央气象局第三次提升响应等级。

2010年入汛以来,高强度的降雨过程持续大面积影响国内,特别是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刚结束严重旱情,又遭遇强降雨。在极端天气影响下,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6月28日,贵州关岭县发生山体滑坡,最终形成碎屑流和泥石流,两个村民组37户99人被埋;8月8日,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致千余人遇难;8月11日,甘肃陇南市境内突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8月14日,四川汶川、绵竹、都江堰、青川等多地爆发山洪泥石流;8月18日,云南怒江贡山发生泥石流灾害……

这是一份还在延续的地质灾害名单。汛期未过,地质灾害的“高危期”也未结束。

与此同时,四川、浙江、广西、山西、湖南等一些省份还出现地面塌陷事故。或大或小的地面坑洞,突然出现在山脚、田间、矿区、高速公路、城市街道,甚至医院大楼周围,引发人们的恐慌。其中,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在4月份相继出现26个大的坑洞,最大直径约60米。

根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1~7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6009起,直接经济损失33.44亿元,这一数字是往年的数倍。

我们的地壳为何变得如此“脆弱”?

地表破坏

尽管地质灾害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但专家考察舟曲、汶川、皖南等灾区地表发现,由于处在地震多发地带,这些地方很多岩层已经变得很松散,再加上连年来森林、矿产、工程等人为破坏因素,地表已经支离破碎。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殷跃平谈及汶川地震对舟曲的影响时说,“舟曲的山体并没有明显破碎,但实际上已有内伤。而在山体的稳定性评价方面,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同时缺乏区域地壳稳定性的概念。”

“在地形陡峻的山区,受构造活动和地震的影响,使得岩体和土石松动,加上山地的侵蚀作用,形成了丰富、松散的固体物质。一旦降雨达到激发泥石流的条件,就会导致泥石流的形成。”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山地所)研究员崔鹏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事地质灾害研究多年,像今年这样频繁的极端天气现象甚为少见。

“今年的雨水太大了,想不到。”一位地质研究专家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感慨说,即便不考虑地震的因素,这样的暴雨也会引发严重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数据,截至7月底,2010年入汛以来出现了18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91.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7个百分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一位专家告诉记者,降水本来具有一定规律性,但近几年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比较高,与全球气候异常不无关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灾害研究室主任吴树仁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也将“集中在某个地区的暴雨成灾现象特别多”列为近来地质灾害频发最主要的原因。

吴树仁还提到大规模工程建设和城镇化建设问题――这使得原本比较“脆弱”的地方也都有工程和居民进驻,导致灾情造成的伤亡情况比较严重。“有些工程不可能完全避开‘脆弱’地段。”吴树仁说,“如果在前期(灾害评估)工作中查出来,本来可以做一些防治措施。但有的并没来得及做这项工作。”

此外,工程建设破坏、地下水超量开采、矿产能源开采等人为因素,也被认为是相当一部分地面塌陷的主因。同时,南方部分地区的岩溶效应,也导致了地下空洞的出现,无法支撑地表时就形成塌陷。而一些地区先旱后涝的天气条件,以及黄土地区的湿陷性特征等也加速了地面塌陷的过程。

活跃期效应

地质灾害本是地壳正常活动的一种表现,但导致灾害频发的特殊因素不容忽视,除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影响外,地球目前也正处在地壳运动一个新的活跃期。

“直到去年还有很多人不太承认这一点。”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教研室曾佐勋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现在看来很多专家,包括权威部门都比较认同活跃期的说法了。”

而极端天气“常态化”正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巴基斯坦正遭遇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水已淹没20%国土面积,约2000万人受灾。而俄罗斯罕见热干旱天气也已持续两个月,并引发严重的森林大火。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也都在经受极端天气的考验。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说,近期世界各地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一份报告相吻合,该报告称“由于全球变暖,未来将有更多更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

其间不乏悲观论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近日说,地球迟早要毁灭,人类继续生存的唯一机会是移居外太空。“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里,人类面临的危机次数可能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对此,吴树仁认为,地球有自身的演化规律,极端气候也是有周期性的,地壳活动也存在活跃期和平静期的交替。“进入新世纪以来,地球又处在一个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就是一个标志,但还没到毁灭的地步。”

“汶川地震后,地质灾害频发是肯定的,需要10~20年才能回到一个正常的状态。”前述地质研究专家对记者说,“很多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也加剧了地震带来的衍生灾害。如果明年有大的降水,还是会有这样的地质灾害。”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处处长张作辰近日表示,对泥石流的预警尚无法做到全部覆盖和准确预测。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也提到,“今年中国地质灾害约1/3是在监控点以外,多属新发生的。”

据悉,国土资源部将对“5•12”地震的影响带进行全面排查。

考虑到极端天气和地壳活跃期的特殊因素,针对“脆弱”地壳的研究、预警、减灾、治理,以及城镇化进程和工程项目评估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细化工作,同时也需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

多渠道减灾

“我们国家在灾害预测方面,其实有很多先进的方法和设备,只是没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曾佐勋说,山地所研究员章书成的一项科研成果“泥石流次声波报警装置”,已经成功进行了几十次预测,“但现在没有得到推广,也很难去申请项目。”

除了次声波的方法,山地所还有地声泥石流报警、固定断面监测等多种手段。“从综合角度,我国在泥石流减灾技术上处于全球先进水平。”崔鹏说,“但针对新出现的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泥石流基础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根据新出现特征总结规律,提出相应的减灾技术和方法。”

鉴于泥石流在中国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灾害,并且山区里相当多的乡级、县级,甚至地市级城镇,都坐落在泥石流的扇形地上,在继续加大投入,开展更细致的调查之外,还需要走群众与专家结合的路线,大力开展群测群防,发动“人民战争”。

汶川地震灾区是一直以来的重点监测区域。针对这次降雨,四川省每个县都指定一个单位做地质灾害应急与突发,结合起来做预警,此次汶川清平乡就取得了很好的应急预警效果。

据悉,目前全国有24万处隐患点纳入群测群防体系,群测群防监测员达到10万人。

“地质灾害发生特征是点多面广,不可能每个都去布控,所以总是有漏掉的地方。”吴树仁指出,“要加大普及型报警装置的配备,通过群测群防的方式进行监测预警。另外,要积极通过风险管理实现主动减灾。”

不过,实现风险管理涉及很大工作量,需动用很多人力,对每一个山体边坡进行摸底和归类,哪些适合居住,哪些适合做工程,哪里适合种植农作物,使其与土地规划结合起来。

吴树仁说,目前在全国推行风险管理还不现实。“现在国内只完成了一个1:10万的地质灾害调查,要真正实现风险管理,需要按1:1万的精度进行调查。”

除了在技术上的保证,吴树仁还提议通过立法形式对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进行规范。对于高风险区域,如果在可控范围内,必须采取工程防治等措施降低风险,否则就要避开。“针对风险管理,还可以考虑利用保险资金,设置地质灾害险种。”

上一篇:意大利大品牌踌躇中国市场 下一篇:Flipboard粘合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