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的集团消费

时间:2022-06-09 10:43:51

潜在的集团消费

[摘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把大学生的消费分为强制性消费与非强制性消费,有利于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形成的经济因素及其作用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强制性消费非强制性消费

对于大学生消费现象,人们众说纷纭,更多的人是从消费来源、消费心理、消费结构、消费伦理等方面来讨论大学生需要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这里就有一个消费的标准问题,即以什么(或以哪类人)为标准来消费的问题;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在一定时期的消费应该是他支出的总和,而不是他的部分支出,因为在总体上,人们才能理性地对其各个部分的支出(消费)是否合理作出判断。

一、大学生消费的分类

我们平常讲的大学生消费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经济来源方(主要是家庭)为其学习深造、生活成长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以学生能否自主灵活使用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强制性的支付费用和非强制性的支付费用。强制性的支付费用也叫强制性消费,指学生按照国家政策和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必须交纳的费用(非常态的费用减免除外)。如学费、住宿费、计算机等级考试费、英语等级考试费、校服费等。这类消费最大的特点是政策的导向性和强制性,消费者不能讨价还价,消费有制度甚至法律的依据,对学校这个大集团来讲,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在消费的质和量上绝对相同,与消费者经济来源方的经济实力无关,都是强制性的集团消费。由于这种消费披上了制度和法律的外衣,因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使得人们很少对它的合理性、合法性产生质疑。非强制性的支付费用也叫非强制性消费,是指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消费,这部分大多是指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费用支出,如生活(吃饭)费、通信费、上网费、交际费、服装费等。这部分消费的最大特点是多样性和依赖性,即消费可供选择的空间、消费的水平、得到服务的质量与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经济实力不同,造成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有人据次将大学生划分为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以确定学校在经济上需要帮助人员的范围。同时,非强制性消费水平还相对地依赖于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能力,勤俭节约的人和消费过程中会砍价的人,能相对地改变消费的质量。

强制性消费和非强制性消费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人们习惯上把前者叫费用,把后者叫消费,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强制性消费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必须支付的费用,相对不变,而非强制性消费具有一定的弹性;二是强制性消费不是一次性消费,即强制性消费带来的价值可能对人长期发挥作用,比如(缴学费)大学四年学习,对人终生受益。非强制性消费更多的是一次性消费;三是强制性消费相对地公平、合理,体现不出消费者的个性与个体性差异;非强制性消费则因个体差异导致低层消费者生活质量下降,心理压力以及引来的不公正待遇等;四是强制性消费带有社会义务的性质,而非强制性消费更带有为我的宗旨。人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强制性消费突出了大学生社会性的一面,非强制性消费彰显了大学生个性的一面。

之所以把大学生强制性消费叫做集团消费,是因为它具有集团内部人员一定时期共同不分你我、公平合理地强制性消费的特征。由于强制性消费相对稳定,不能反映消费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因此它不是大学生消费活动的主要研究对象。非强制性消费虽然是大学生消费活动的主要研究对象,但离开消费来源、强制性消费,就无法对大学生的经济活动做出客观、全面、公正的解释。

二、非强制性消费具有潜在的集团消费特征

与集团消费相对,在消费上,则是更多消费者个性的发挥。消费者可以自由地分配各种支出消费额之间的比例,确定消费的范围、对象和额度。从表面上看,个体非强制性消费之间似乎难以比较,消费没有个标准,其实这种消费也有其质的规定,对大学生来讲,家庭的经济实力从根本上制约着消费,个人的理财、合理适度的消费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这种消费。非强制性消费的合理性只有在集团内部(大学生之间)进行比较才有意义,超出次范围只具有相对性。如MP3,大学生和社会青年都使用,但目的不同,更多的社会青年用MP3是为了娱乐,大学生主要是为了学习。正因为MP3对大学生有着特殊的用途,所以MP3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来讲是必需的,具有强制性的一面。在大学生非强制性消费中,吃饭在生活费用中占很大的比例。人每天都得吃饭,维持生命存在,这部分费用也是必需的。随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学生在消费水平、消费意识、消费结构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E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无可辩驳地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不管学生是否买得起电脑,网上查阅信息、完成作业等以成为必然,网费不但需要,而且随着计算机利用率的提高不断攀升。有人把MP3、计算机和手机看作当代大学生三件不可或缺的高科技产品。

我们可以看出,非强制性消费是相对的。从消费的动机来看,虽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动机有很大差异,但消费的方向大致相同。不管资金是否充裕,在消费结构上,大学生首先要解决学习与生活的必需问题,然后才能谈论其他问题。加之学校的引导、家庭的干预,大学生不可能将大量的资金用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之外。这是大学生非强制性消费相对性表现之一。从大学生非强制性消费资金来源来看,非强制性消费简直就是大学生家庭经济势力的大比拼,是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缩影。但大学生的消费总额是相对稳定的,即资金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是大学生非强制性消费相对性表现之二。从消费的对象来看,随着是社会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时期的非强制性消费可能变成强制性的消费(如计算机、上网费用等)。这是大学生非强制性消费相对性表现之三。从消费活动的形式来看,大学生集团内部的集体活动消费支出越来越多(大到学校、系部、班级活动成员的个人消费支出,小到同学生日聚会、男女学生谈恋爱过程中的费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的非强制性消费,这是大学生非强制性消费相对性表现之四。从消费的潜意识来看,大学生消费随大流、攀比心理、追逐时尚,说明大学生的消费有相对的参照物,有明显的阶段性。这是大学生非强制性消费相对性表现之五。

大学生大学生非强制性消费相对性表明,非强制性消费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体现的是非强制性消费量的规定性的一面,根本性质没有发生改变。非强制性消费一方面以相对性与强制性消费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非强制性消费会向强制性消费转化。

三、目的

把大学生的费用按其能否自由支配分为强制性消费和非强制性消费,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理性合理地消费。既然非强制性消费主要支配着大学生的个人消费,属于潜在的集团消费,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种消费的特点,创设环境条件,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能力,即以非强制性消费的相对性为依据,实现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控。

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决定着该社会的教育;一定社会的教育又给予该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大学生消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状况的集中反映。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分配、消费制度和消费意识,是改变目前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根本办法。高校要把大学生的消费问题纳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什么人来实现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在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上,学校的正面引导和家庭在经济上的必要干预十分重要。学校要帮助学生从经济上、消费的伦理道德上认识适度消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端正消费心理,理性理财,实现大学生的精神脱贫。家庭是大学生消费的经济来源,通过控制大学生的消费总量,实现对子女消费的管理。

国家要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增加教育的社会直接成本投入,减少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投入。缩小学生的强制性消费,使学生的非强制性消费相对地增加,使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把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构建和谐校园,实现高校的又快又好发展。经济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公平公正不仅要表现在受教育着机会和权利的均等上,还要体现受教育者教育资源、教育成果的共享上,通过必要的政治的、经济的手段,改变高校弱势群体的社会条件与环境,以成为社会、教育部门以及高校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本文中的“集团消费”与经济学市场营销中的“集团消费”不同

[2]本文参考了相关经济文献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基于网格的电子商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定向运动比赛的商业运作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