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咨询帮“双失”青年走上工作岗位

时间:2022-06-09 09:41:53

心理健康咨询帮“双失”青年走上工作岗位

赋闲十年后有了第一份稳定工作

27岁的小飞(化名)自从十年前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呆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个名副其实的“啃老族”。

“一直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呀,他得学会养活自己!”近十年来,父母和姐姐姐夫多次帮小飞找工作,可生性孤僻的小飞总是心存胆怯,不愿意出去工作,面试也总是不成功。有一天,姐夫托开饭店的朋友帮忙,给小飞找到了一份帮厨的工作,小飞勉强答应试试。可三个月的试用期还没到,小飞就被解聘了。老板告诉小飞的姐夫说,小飞在工作岗位上不仅帮不上什么忙,还尽添乱,同事们都不喜欢他。过了一段时间,家人又帮小飞找了一份保洁的工作,可同样做了几个月就做不下去了。短暂而不愉快的工作经历,让小飞再也不想去工作了,天天在家里睡觉、看电视,几乎足不出户,就连跟家人之间都没什么交流,更谈不上结交朋友了。

2007年6月,上海市普陀区建设健康城区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双失”青年(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失学、失业青年)开展的一项“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工作彻底改变了小飞的生活。刚开始,小飞是被父母逼着去参加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的,多多少少带有抵触情绪。不过,在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的活动中,有许多跟他情况差不多的同龄人,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的研究生,也是同龄人,这让小飞感到不那么压抑,渐渐地就有了参加活动的热情。在做游戏、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等活动形式中,老师的讲授、引导,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鼓励、模仿、观察和学习,慢慢地让小飞走出了封闭的自我,增强了自信心,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技巧。

半年之后,小飞找到了一份新工作。现在,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开始主动与别人交流了,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别人,学会了换位思考,心胸也开阔了不少。或许他对家人和同事的关心还只是“萌芽”状态,但这足以让父母感到欣慰,也为他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了基础。

来之不易的工作,让小飞可以独立生存,再也不用依靠父母,他觉得自己开始像个男子汉了。虽然工作很辛苦,待遇也不高,但是小飞非常珍惜,有加班的机会总是抢着干。他想,自己以前让父母操碎了心,从今以后他要承担起儿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工作,让父母安度晚年。

娇纵青年学会了积极上进

小军(化名)今年21岁,是个娇生惯养的“小祖宗”,认为自己不需要努力也可以生活得很潇洒。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别的同学都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只有小军不想“受苦”,在家里有吃有喝过得逍遥自在。

惯坏了儿子,父母悔之晚矣。想让儿子学个一技之长,好自己养活自己,可威逼利诱都不管用,还让儿子对他们产生了恨意,越来越不愿意跟他们交流了。

听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的研究生到社区里搞起了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小军父母硬拉着他一同去参加。参加了几次活动,看着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辅导老师,小军觉得自己太颓废了,跟同龄人的差距太大了。“我这样下去,会跟社会跟时代脱节的!对不起爸妈也对不起自己。”

“没能上大学,但一样可以继续学习呀。”小军上网查询了各种职业培训机构的专业和课程,挑选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财会专业,就近报了名,每周上两次课。虽然父母替他出了培训费用,但小军觉得自己该养活自己了,所以试着去找工作。心理健康咨询辅导中学来的知识帮了大忙,小军顺利进了一家公司从事财务工作。现在,小军边学习边工作,成了邻居们眼里的上进好青年。

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改变了小飞和小军,也改变了许多像他们这样的“双失”青年。以前,他们是“啃老族”,不愿意从事工作,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进行人际交往,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对自己没有信心,不能独立生活、经济自主,害怕踏入社会。在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工作中,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及知识培训,改变了“双失”青年,他们最大的变化是,有了一些自信,愿意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试着参加面试,面试失败后能迅速调整心态,继续尝试。这使他们能够逐步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增强适应职业与社会的能力。

上一篇:测一测,你知道健康长寿的秘密吗 下一篇:痛经推拿治疗“三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