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居民实行低碳生活的思考

时间:2022-06-09 06:50:09

关于城市居民实行低碳生活的思考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但低碳经济不仅表现为企业的行为,同时,还体现在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低碳生活方式。城市是碳排放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因此,城市居民在倡导低碳生活方面应起到引领作用。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城市居民低碳生活的指导思想和引领城市居民实行低碳生活的途径。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 low-carbon economy has become the topic of universal concern, Dan low-carbon economy not only of Xing Wei Wei Qi Ye, the same time, also Ti Xianzai and peopl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w-carbon lifestyle. City is the place where most carbon emissions, urban dwellers generally high level of education, therefore, in advocating low-carbon urban residents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lif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o put forward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urban low-carbon life, and lead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w-carbon way of life of urban residents.

关健词:低碳 低碳生活 城市 城市居民

Key words: low carbon low carbon living urban urban residents

作者简介:张静,女,河北辛集人,1977.9,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战略管理。

“低碳生活”要求人们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碳(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环境恶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的改变,倡导并选择低碳生活方式。

城市拥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发达的交通,良好的居住条件。一方面城市居民享受着优质的生活,另一方面,城市的交通、建筑、照明、取暖都在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同时,工业生产也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区,据统计,城市能源消耗已经超过全球能源消耗的70%。城市是温室气体排放最集中的地方,城市的空气质量普遍较差,由此引起的健康疾病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城市居民在倡导低碳生活方面应起到引领作用。

一、城市居民实行低碳生活的指导思想

(一)抵制“过度消费”和 “面子消费”,倡导“节能理念”

随着“幸福指数”、“生活品质”等名词的出现,很多城市居民在生活中过于强调自己方便舒适,而对日常生活带来的生态成本的增加却考虑不足,造成了“过度消费”现象严重。举例来讲,我国城市家庭中空调几乎达到普及的程度,而城市家庭每年的电费支出中空调费就占了相当的比重,其实科学地使用空调能够大大地节约成本,如:空调启动时瞬间电流较大,所以不宜频繁启动,这样不但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可以在空调下方放一个电风扇,利用风扇风力提高制冷效果;晚上可以在空调开启几小时后关闭,然后靠电风扇降温,这样就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50%;还可以将空调设置在除湿模式工作,此时即使室温稍高也能令人感觉凉爽,且比制冷模式省电。

“面子消费”往往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如,城市中排量在1.8升以上的小汽车比比皆是,虽然许多拥有者只是为了上下班代步,人们之所以选择大排量汽车更多的考虑是“要面子”。对于城市上班族,“低碳一族”倡导:第一,购车时多考虑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第二,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即出行不完全依赖私家车;第三,切不可将使用私家车、豪华车作为炫耀的手段。

城市中的过度消费和面子消费还表现在:众多家用电器的长期待机、三层楼也要使用电梯代步、过于追求大户型住房、过于奢华的婚礼等。居民转变消费态度、树立节能理念是低碳生活的重中之重,是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减少“一次性消费”,提倡“循环消费”和“绿色消费”

低碳生活方式要求减少并逐渐消除“一次性消费”。2008 年6 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限塑令”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一措施的实施大大减少了人们对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频率。同时,在低碳理念的引领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也有所减少。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 %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 2 万吨标煤,减排31 万吨二氧化碳。

与“一次性消费”模式相对应的是“循环消费”模式,是一种可持续消费的模式,是指为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在产品使用后把其材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如,把淘米水、洗菜水用来浇花、冲马桶;自觉地把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将商品包装袋进行多次使用等。

“绿色消费”指的是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二 、促使城市居民实行低碳生活的途径

(一)相关部门从政策层面加强规范力度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2010年两会上,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一时间节能减排、低碳能源,生态环保、污染控制、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等都热点话题。随后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两会之后,区域、省市负责人纷纷勾勒出了当地的低碳规划、绿色愿景。

具体来讲,对于不同行业,制定相应的节能控制措施。如:在新建建筑方面,提高新建建筑的节能标准,对开发节能建筑的地产开发商进行减税鼓励措施,对购买节能住宅的居民提供优惠的抵押贷款、减税或补贴政策等;在交通方面,通过适当地减免购车税、开征燃油税等方法来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环保汽车,对部分污染严重、油耗未达标的汽车进行取缔、罚款或一定的交通限制;在新能源、低碳技术开发方面,政府要对提供节能产品和低碳能源开发技术的企业提供政策上的鼓励和优惠,鼓励风力、水力、太阳能、潮汐能能新能源开发项目的建设。

(二)企业积极开发和提供低碳产品

低碳产品的出现往往是靠技术来保证的,而企业是新技术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企业不但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更肩负着创造低碳生活的使命。如:在低碳建筑方面,我国大多数既有建筑都存在着能耗高、使用功能差、抗灾能力弱、使用年限较短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一种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近年来,我国该领域低碳技术成果显著,其中节能建筑体系、新型节能墙体及屋面保温材料、密闭节能保温门窗、供热采暖系统等许多方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0多项,获建设部科技进步奖的69项。具体包括:住宅建筑适用技术研究与珍珠岩保温砂浆、带饰面聚苯板内保温、热反射保温隔热窗帘、旧房节能改造、保温复合墙体和屋面、混凝土岩棉复合外墙板、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技术、已建建筑节能改造、空心砖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房屋、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原则与方法、浮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等;在物业管理方面,企业正在积极开发低碳物业管理技术,如在小区内设置太阳能庭院照明灯,对供热系统安装自动节能控制装置,把雨水收集装置收集来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等。

(三)多渠道宣传低碳生活理念和常识

社会各界应积极进行低碳宣传,提升居民低碳生活意识,让居民了解更多的低碳生活常识。让“低碳环保”从陌生的概念,变为大家所熟知和认可的生活理念,让普通老百姓深切地感受到低碳环保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到低碳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促使大家从每一天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戒除以高能源为代价的消费习惯,牢固树立低碳生活的理念。

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渠道进行宣传:首先,社会公共媒体肩负着教育大众的职能和责任,在信息宣传上应多强调能源、能耗的重要性,积极推进新能源、低碳产品的推广,促进节能家电、节能车、节能灯等产品生产商、销售商与消费者团体的信息沟通,多宣传生活中节约能源的小窍门等;第二,教育机构要通过课堂和校园文化对学生传输低碳生活理念,学团组织可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发放并讲解低碳生活常识资料,组织环保签名等活动;第三,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应积极运用社区宣传栏,结合社区实际状况进行宣传,打造低碳社区。总之,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的教育和引导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创造。

参考文献:

[1] 黄伟, 沈跃栋. 长三角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上海电力.2010/1

[2] 孟赤兵.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09/2/10

[3] 张鹏飞.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科学与管理.2009/5

[4] 何军东. 低碳经济下的营销商机.改革与开放.2010/5

上一篇:后危机时代促进江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途径初探 下一篇:人事干部要公道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