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大龙山镇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6-09 05:09:13

安庆市大龙山镇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 要:该文介绍了针对大龙山镇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休闲农业的思路与建议。主要包括:强化引领,统一规划;整合农村资源,突出特色;挖掘传统文化,彰显地方风情等,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休闲农业;问题;发展思路;建议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2-0015-02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以及城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休闲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道亮点。休闲农业园区正逐步成为城市居民近郊出游的主要好去处。但在农村休闲农业迅速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较多问题。如何突出“休闲农业”特色,促进农村休闲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应该思考并解决的重点问题。

1 大龙山镇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

宜秀区大龙山镇座落在安庆市北郊集贤关,紧临安庆市民航机场和铁路客运站,206国道穿境而过,合安高速安庆北出口坐落镇内。其历史悠久,是安庆市市区通往宿松、太湖、潜山、岳西、桐城等县(市)的必经之地,也是皖西南通江入海的咽喉要道,素有“安庆关外第一镇”之称。大龙山镇为安庆市北部新城所在地,有农户6679户,21707人农业用地以水稻、油菜、蔬菜种植为主的耕地占323hm2;以桃、梨、枇杷等种植为主的园地占104hm2,以鱼、螃蟹养殖为主的水面占237.6hm2;以绿化苗木繁殖为主的林地133.3hm2;以生猪、山羊、蛋鸡、蛋鸭等畜禽养殖为主的大小规模户40多家。安庆市区1路、20路公交往返于镇与市区新老客运站,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正因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近些年休闲农业在镇周边悄然兴起。以龙石、龙升、东旭、洪冲、振华、晓林蛋鸡养殖等为代表的种植、养殖型家庭农场10多家;以寅强淡水鱼养殖、石门湖鱼蟹养殖等为代表的休闲垂钓渔业3~4户,千亩梨园、千亩金银花、千亩花卉苗木等基地已初具规模;桃、枇杷、杨梅、大棚蔬菜等基地纷纷崛起,寅强休闲山庄、聚贤农庄、枫树岭农庄、绿色山庄等农家乐建设日新月异。

2 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统一规划与引导,发展随意性较大 一些农户看到“农家乐”生意火爆,在没有统一规划、没有市场预测的情况下,因陋就简,仓促上马。

2.2 休闲农业定位不高,没有特色,多而不精 种植基地、农家乐餐饮、休闲度假农庄等单打独斗、形式单一。

2.3 宣传力度不够 缺乏对休闲文化、观光文化和娱乐文化等的深层次开发与宣传。“农家乐”经营项目原始单一,仅局限于展示农家菜、农家景,提供餐饮服务,忽视了对乡土风情、民俗传统、名胜古迹等文化内涵的挖掘、宣传和利用;缺乏对休闲文化、观光文化和娱乐文化等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

3 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

3.1 强化引领,统筹规划

(1)农村休闲农业要乐起来,必须有一定的资源和客源。因此,镇政府农发办、旅游办、经发办等部门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深入调查研究,弄清自然资源、特色农产品和客流量等情况,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突出特色进行发展。

(2)要对全镇休闲农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布局等进行全面规划。结合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布局,重点推进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以规划引导来凸显农家特色。必须紧紧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山水资源、特色农业产业资源,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农耕文化,努力培育地方特色。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把特色农产品,如黄花梨、白玉枇杷、东魁杨梅、绿色蔬菜等赋予于休闲农业,使其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发挥家庭农场优势,将经果特色种植与土鸡土鸭本猪养殖串联起来,规范种养技术规程,注册本土品牌,并进行产品包装,提升农产品档次,迎合人们追求天然绿色农产品的心理特点,增加对休闲游客的吸引力。

(3)旅游开发带动发展。通过对旅游景点和景区的开发建设,依托龙秋池景区、石门泛秋湖景、高校教育园地、安庆市烈士纪念公园、龙王庙、云峰寺等景区的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带动全镇农家乐的发展。以发展全域旅游规划旅游线路为纲,将各社区休闲观光农业有目的的串联起来。

3.2 整合农村现有资源,突出特色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让“农家乐”也走上产业化的路子,以村或散户联合的形式,组成农家乐生态旅游村,以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帮助农户发展休闲农业,统一安排,将地方特色产业有效整合起来,发挥各自功能,各取所需,进而有效提高自身的接待能力和水平,这样有利于共同抵御风险。

休闲农业发展可选择以下几种形式:(1)农家餐饮旅馆型。通过原汁原味的当地农家地方特色土菜来吸引游客,感受农家风味的需求。如绿色山庄土菜馆。(2)观光采摘型。整合千亩黄花梨、百亩枇杷园、百亩杨梅基地等,让游客亲手采摘生鲜水果,体验采摘乐趣。百华蔬菜大棚基地,让游客摘菜、做菜,吃在农家、住在农家、玩在农家,吸引城市市民来体验农耕文化生活。(3)休闲度假型。依托山水风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满足城镇工薪阶层的市民短期度假要求。如聚贤山庄和寅强山庄、枫树岭农庄。(4)景区餐饮型。围绕龙秋池风景旅游区,突出亲近大自然,吸引游客来体验古朴农家生活,真正体验回归大自然的纯朴乡村生活。针对中心景区游客数量多、流动量大的特点,在主要中心景区附近开办农家乐,利用各具特色的农家菜满足过往游客短时吃住。要以基地采摘为核心、以体验农家菜饮食文化为抓手、以休闲度假山庄为依托,以旅游线路为串联,组建观赏、消费、娱乐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之路。

3.3 挖掘传统文化,彰显地方风情 努力培育休闲农业地方特色,多渠道加强媒介宣传,提高知名度。结合每年春季举办的梨花节活动,以龙山史前文化、古战场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民间传说等文化资源为灵魂,以经果园、蔬菜基地、休闲农庄为依托,以黄花梨、白玉枇杷、东魁杨梅、土禽本猪为品牌,通过新闻媒介、宣传单页、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推介休闲观光农业的当地特色。

4 结语

总之,推进大龙山镇休闲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壮大,把旅游观光与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集休闲、消费、旅游于一体,既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可谓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责编:徐焕斗)

上一篇:云计算环境下差异化资源的合理调度模型改进 下一篇:大型电气控制器的节能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