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风险拯救让我的婚姻峰回路转

时间:2022-06-09 04:27:36

以退为进:风险拯救让我的婚姻峰回路转

玉不琢不成器。当我费尽心机将“二婚头”老公雕琢成玉后,还来不及庆幸,就遭到老公前妻和女儿的疯狂复婚劫。当我所有的真情阻击战宣告失败后,我忍痛选择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的下策:给“情敌”第二次机会。没想到,我那“以退为进”的风险拯救却让我的婚姻峰回路转!

给点阳光:曾被前妻遗弃的老公灿烂无比

1995年,我的婚姻只维持了一年就匆匆流产。1998年7月,我被公司任命为法务部主任,那时我年仅30岁。我一上任就忙得不可开交。公司跟我签订了责任状,要求我3年内至少收回1000万,请律师合作的费用划入成本,完不成任务自动辞职。1998年9月,在一次庭审中,我被对方人陈勤的雄辩打得落花流水,尽管我的官司输得很惨,但作为同行,我对陈勤肃然起敬!但让我想不到的是,陈勤居然只是中学老师,在一所律师事务所做兼职,我顿感脸上发烧,一个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居然斗不过半路出家的土律师!

我打电话给陈勤,直截了当地提出请他做公司的律师,还许诺以高薪,没想到他居然拒绝了,他说:“很抱歉,我只是客串,现在我带毕业班,我有个孩子,根本没有时间。”

面对拒绝,我并没有轻言放弃。35岁的陈勤刚刚离婚,前妻李丹是地道的武汉人。尽管只是初中学历,但在电力部门上班,收入高,傲气十足,经常戏称大学毕业的陈勤是乡里人。陈勤是个书呆子,婚后除了工作就是书本,并通过律师考试和会计师资格考试。在李丹眼里,尽管陈勤有知识但很窝囊,觉得生活没有盼头。李丹提出离婚时,陈勤提出一个条件:女儿的抚养权归他。李丹也提出:为了女儿不受继母的气,陈勤8年内不得再婚,否则抚养权收归女方,陈勤当时同意了。

在李丹眼里,陈勤是个中看不中用的书呆子,可我认为,陈勤是个有待雕琢的宝玉:诚实可靠、才华横溢,还有爱心。

学校放暑假时,我再次打电话邀请陈勤参加一次商务酒会,那天陈勤很高兴,因为他的学生上省线创了历史纪录,他如释重负。在酒席上,陈勤谦恭的谈吐再次打动了我。

我以陈勤女儿将来需要高额学费为诱饵,在我巧舌如簧的鼓动下,陈勤最终答应了我。在我的引荐下,经公司老板同意,我代表法务部和陈勤签定了合作合同,陈勤帮我追还债款,报酬按照10%提成。

我没看走眼,暑假两个月,陈勤的“非讼讨债”办法很奏效,陆续和一些债务人签定了还款协议,在他学校要开学的时候,公司回款达80多万,老总了解情况后,爽快地给他签了8万元的报酬。

陈勤好像头一次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尽管他舍不得耕耘了10多年的七尺讲坛,但他还是向学校递交了辞职报告。

我和陈勤相互配合,出色地完成了公司给我下达的任务。与此同时,我和陈勤的感情也在顺利发展,2001年元旦前夕,我和陈勤悄悄登记结婚。结婚那天,陈勤很激动,他说能找到我为妻是他前世的福分。我了解陈勤的为人,我坚信他对我的那份承诺。

婚后,为了发挥老公的特长,我向公司极力推荐陈勤,得到老总的同意,考虑到需要回避,我应聘到另外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不久,我和陈勤买房买车,提前实现了小康。

真情抗震无效:老公前妻携女誓讨丈夫

我知道后妈不好当,但我选择了陈勤,那就应该将陈勤的女儿彤彤当作自己的宝贝。彤彤12岁,尽管我小心翼翼,但她始终对我不理不睬,更让我可怕的是,陈勤下海有钱后,让李丹刮目相看,在几次征婚失败后,她想着和陈勤复婚。

一次,李丹打电话给陈勤:“离婚时不是说好了吗?你怎么能事先不通知就违反协议,你自己说怎么办?”陈勤说:“你担心的是后妈不好,惠云对孩子很好,你可以问孩子。” 说完,陈勤示意我接个电话。尽管我很尴尬,但我还是心平气和地说:“嫂子,我和陈勤是真心相爱,我会尽最大努力照顾好彤彤的!请你放心!”李丹根本就不听我说,挂断了电话。

李丹抛出离婚口头协议,逼陈勤兑现承诺和我离婚,否则就收回抚养权。 一个周末,李丹将彤彤接走了。可星期天晚上9点了,李丹没给陈勤打电话。按照惯例,一般在星期天晚饭前,李丹会将彤彤送过来,紧紧盯着时钟的陈勤急得坐立不安。我说:“要不你给李丹打个电话吧!”陈勤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拿起了电话:“李丹,明天彤彤要上学,我现在来接彤彤吧!?”李丹在电话里冷笑着说:“陈勤,谢谢你这几年对彤彤的照顾,但按照协议,彤彤现在归我抚养!”陈勤刚想发作,我对他使了个眼色,陈勤只好忍气吞声地挂了电话。我劝陈勤:“李丹是孩子的亲妈,哪有母亲不爱孩子的,只要彤彤过得好,在哪边不都一样?”

2001年12月,陈勤被老板派往广州出差。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李丹的电话:“你就是惠云吧,我想找你谈谈!”李丹要求复婚的事情,陈勤已经告诉过我,尽管我知道这是一场鸿门宴,但既然事情来了,除了接招,没有别的办法。

再次见到李丹,我发现她苍老了许多。她说她现在非常后悔,请我看在让彤彤有个完整的家的份上,成全她的想法。尽管我能理解李丹此刻的心情,但理解归理解,既然她走出了这一步,就必须付出自己的代价。我说:“嫂子,至于孩子的问题,我想请你放心,为了彤彤,我不打算再要孩子了。

过了好一会儿,李丹平静地说:“我知道你们是搞法律的,我说不过你们,我只想告诉你我现在的感受,我需要前夫,彤彤同样需要一个完整的家,现在我下岗了,什么也没有,除了挽救那破碎的家,我没有别的选择。惠云,你比我年轻、漂亮而且又能干,如果你放弃了陈勤,或许能找到一个更好的,而我却不可能了,现在陈勤思想上转不过弯,这可以理解,是我伤害了他,但彤彤是我们共同的纽带,而且我们之间做了10年的夫妻,所以我有足够的时间等待,直到花完我的后半生,我想,我说到的就一定能做到!”说完,李丹不辞而别。尽管李丹所言不可能得到法律上的支持,但听上去似乎有一定道理,听到最后,反倒我好像成了抢别人男人的第三者!

我隐隐感到,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峰回路转:我踏上以退为进的婚姻之旅

2002年春节前夕,陈勤打电话给李丹,商量彤彤怎么过好春节。李丹告诉陈勤:“如果不复婚,你就永远别想再见到女儿!”尽管陈勤告诉李丹这样做是违法的,并声称保留诉讼的权利,但疯狂的李丹根本就不理,每次陈勤到李丹家接彤彤,李丹总是让铁将军把门,坚决不让陈勤见彤彤。

大年三十,原本是合家欢乐的一天,可彤彤不在身边,陈勤心事重重。尽管我觉得这些对我都太不公平,但为了安慰丈夫,我精心做了他平时最爱吃的饭菜,挑了能舒展心情的萨克斯乐曲,尽力营造过节的气氛。可吃饭的时候,陈勤仍然沉默寡言,眼睛也常常走神,常常楞楞地看着一个地方,又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我拿筷子在他眼前晃了晃,他这才如梦初醒。春节一过,陈勤立刻向法院提讼,主张恢复对女儿的探视权,在法庭的斡旋和法律的威慑下,陈勤和李丹最终达成探视协议,但每月一次。同时陈勤将抚养费主动从500元提高到1000元。

那年暑假,陈勤告诉我要将彤彤接来度周末,周六一大早,我就到菜场买了螃蟹和鸡尾虾。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给彤彤夹了个大螃蟹。没想到彤彤将螃蟹夹了回来说:“我不要阿姨的螃蟹,我要爸爸帮我夹!”陈勤只好重新将螃蟹夹给彤彤。正在彤彤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又笑着问彤彤:“阿姨做的螃蟹好吃吗?”彤彤想了想说:“阿姨做得再好,也没有我妈妈做的好吃!我只喜欢妈妈做的菜!”

彤彤经常有意无意说这样的话,那些日子,陈勤变得沉默寡言了,家里笼罩着一种沉闷的气氛,这种氛围让我感到窒息。时间一长,长期的压抑终于让我无法忍受。我问陈勤:“你打算将来怎么办?”陈勤没有说话,我突然扑向陈勤,使劲捶打他的肩头大声喊道:“你说呀,到底怎么办,怎么办啊?”说完,屈辱的泪水止不住洒满衣襟。

我知道令陈勤最为难的不是李丹,而是彤彤,因此做好彤彤的工作最关键。彤彤本来就恨我,因此,不管我说的话多么有道理,她肯定一句都听不进去。但为了保卫自己的婚姻,我只好求助彤彤的班主任,请求在合适的时候帮我做点工作。50多岁的班主任王老师静静地听完我的诉说后,眼眶都湿润了。

或许班主任的思想工作有了成效,自那以后,彤彤很少向她爸爸提出复婚的事。可我还没高兴几天,不幸却悄悄降临。一天晚上,我和陈勤被一阵急促电话铃声惊醒,当我拿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彤彤急促的呼救声:“阿姨,我妈妈自杀了,你们快过来救她啊!”我和陈勤赶紧将昏迷不醒的李丹送到医院,直到医生告诉我已经脱离危险后,我这才长长舒了口气。 李丹出院后,我感到长期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祸。尽管李丹自杀,从法律上陈勤和我都不会担负任何责任,但如果事情真的发生,我将会一辈子受到良心的自责和拷问。我深思熟虑后,2003年5月,我单独约见了李丹。我说:“为了彤彤,我决定离开武汉,和陈勤分居,你们可以在一起生活,一年时间里,我不会和陈勤有任何联系,如果陈勤同意复婚,我可以退出,如果你们的缘分已尽,我想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经过生死考验的李丹终于泪流满面:“谢谢你,惠云,你是个好女人,离婚后,我仔细地回想了我和陈勤的婚姻生活,其实有很多地方是我做得不好,我只是想有个机会重新再来,重新弥补我的过失,检验我是否能做一个合格的妻子,如果一年后,陈勤仍然不愿意复婚,那只能说明陈勤根本就不爱我,我也就死了这条心,不然我会一直良心不安、愧疚一辈子的!”想到李丹即将与陈勤重归于好,我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何况,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吗?

我终于赢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复婚之劫

2003年6月,我给陈勤留了一封信就不辞而别:“我现在去了另外一座城市,尽管被迫无奈,但为了你的宝贝女儿彤彤,为了给李丹一次重新审视婚姻和生命的机会,我给李丹和你一年的时间和空间,无论你怎样选择,我都会尊重你的意见。一年后的今天,我会在九华山等你,如果你能赶赴那场约会,那将是我最为浪漫幸福的事,如果你没有来,我同样会在佛前为你祝福!您的云。2003年12月16日”

离开武汉,我很快在深圳一家贸易公司找了一份工作,我信守诺言,从没有跟陈勤通电话,我需要等待一份不但真诚而且安全的真爱,尽管我冒了巨大的风险,但我认为为了大家的幸福,值得这样去做!同时我也相信爱是不会失去的,失去的一定不是爱。

一年的时光弹指一挥,2004年12月16日,当我艰难地爬上九华山,到达那座真人佛像所在的寺庙时,陈勤早就在那里等我了,四目相对后,那包含了期待和希冀的幸福之泪止不住滂沱而出!那一刻,我明白我的智慧帮我赢得了那场法律都难以解决的复婚劫。

上一篇:老子和儿子在1976和2003 下一篇:用双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