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1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6-09 02:50:31

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1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针对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临床特征、治疗以及预后的特点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我院自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有52例,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共有10例。通过对我院相关调查数据的回顾性总结,可以对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特点等作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与分析。结果 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小于40岁的共有10例,在经过相关治疗和护理后,有1例患者死亡,另外9例存活。结论 4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主要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等高危因素相关;大多数是高分化腺癌,且与中度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瘤增生难以区分;大多数都不具备子宫内膜癌的三联征典型表现;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且预后的情况要比老年患者好出许多;另外,针对一些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需要酌情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年轻妇女;诊断治疗;临床分析

一般来说,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低于或者等于40岁,就称作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1]。而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病理与临床具有一定特殊性,其诊断与治疗也和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就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而言,一般用来鉴别和诊断的手段是分段刮宫术,且需要由经验充足的妇产科医师进行刮宫,并由临床医生与病理科医师在进行一定的交流后作出诊断[2]。本文将结合相关案例,对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点、诊断、临床特征、治疗以及预后的特点作一定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有52例,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共有10例。患者年龄26~40岁,平均为34.3岁,体重37kg~71kg。另外,有1例患者未婚,9例患者已婚,且不孕不育的共有5例。就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说,这1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月经失调,并有3例伴有异常阴道排液、3例伴有腰骶部疼痛和下腹部疼痛、6例伴有中度以上的贫血、1例伴有恶病质、1例肥胖。这10例患者均无糖尿病或者高血压。

1.2方法 我院对患者进行了B超检查,发现了1例宫腔积液;我院对患者进行了CT检查,发现了1例左骼内淋巴结肿大、宫腔积液、子宫增大;我院的10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均采用了诊断性刮宫治疗,并在术前进行了确诊。我院有1例晚期患者采用的是放疗和综合治疗,而另外9例患者采用的是手术治疗,其中有1例是全子宫切术术和化疗,有4例是全子宫加一侧或者双附件切除术,有4例是广泛全子宫加盆腔淋巴结清扫。

1.2.1早期诊断 子宫内膜癌的三联征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而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一般不具备此种典型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被忽略或者无视。另外,子宫内膜癌容易与子宫内膜息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及子宫粘膜下肌瘤相混淆,这主要是因其症状均包括贫血和阴道异常出血。因此,临床医生需要提高警惕,并尽早对不孕不育患者和一些子宫长期异常出血的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子宫内膜病理的组织学检查作为子宫内膜癌的确诊依据,可以对患者的细胞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作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大都分化较好,且很难与重度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进行区分。所以,在诊断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过程中,要选择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与病理科医师进行共同磋商。

1.2.2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癌大都发生于两侧子宫角和子宫底部,且常转移到卵巢和输卵管。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常规方法就是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而盆腔与腹主动脉淋巴结的清扫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针对一些有生育要求的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其治疗方法可试行孕激素。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单用黄体酮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不过,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复发的情况。因此,对激素的选择必须把握好指征,而且在子宫内膜有所好转后就要停用孕激素,并进行相关的医疗技术辅助,使高分化癌或者子宫内膜增生的再度复发得到有效的防止。

1.2.3患者预后 40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的预后相比,其预后情况要相对较好。这主要与患者病因有关,即病因的不同会造成预后的不同。尽管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在目前还未得到明确的解释,但可能与两种发病机制有关,其中一类见于年轻人和垂体内分泌有关,一类见于老年人而发病机制则无法确定;年轻女性的免疫力要比老年女性高出许多,且年轻患者的器官功能与老年患者相比也要好出许多,能够承受的手术创伤相对较大,而术后的并发症也相对较少且恢复相对较快。此外,子宫内膜癌预后除了和患者的年龄有关,也与治疗的恰当和充分、肌层浸润、临床分期、细胞分化以及组织学类型有着一定的联系。

2结果

我院的这10例患者,有1例晚期保守治疗的患者死亡,另外9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至今健在。

3讨论

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生殖道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妇女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且多发于年龄介于58~61岁的妇女。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近几年一直持增长的趋势,并蔓延到了40岁以下的妇女身上[3,4]。就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而言,目前尚未明确且仍需不断的探索。而在诊断与处理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时候,必须对患者生育能力和卵巢功能的保留与生活质量作充分的考虑,做到尽早诊断并进行规划化、恰当的治疗,是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代英.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0):4086-4087.

[2]王雪,杨舒盈,贺国丽,等.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22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5):91-92.

[3]刘玉霞,沈义军.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22(6):514-516.

[4]黄树峰,朱艳宾,薛凤霞,等.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J].中外医疗,2009,28(6):58-59.编辑/申磊

上一篇: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措施应用分析 下一篇:聚桂醇注射液在内痔硬化注射诊疗中的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