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的科技盛宴

时间:2022-06-09 02:28:14

黄浦江畔的科技盛宴

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装上演。黄浦江畔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迎来一场高新科技与文化艺术相互交融的顶级盛会。处处融入人类生活的高科技元素必将使上海世博会成为一场见证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世纪聚会。

我们去世博会看什么?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自申博成功之日起这个悬念吊足了大众的胃口。

目前,世博园区的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世博文化中心、世博轴等永久性建筑揭开神秘面纱。

根据中外专业机构对上万中国网民进行的一项调查统计,八成的受访者希望通过参观各国(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展馆来接触体验世界上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超过七成的公众对创新科技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通过世博窗口来触摸一下我们未来的生活。

低碳,世博会的别样之美

早在2005年,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多个部门就联合启动了“世博科技行动计划”。中央和地方共投入世博科研7亿多元,专项安排科研开发课题232项,涵盖能源、建设、环境、运营、展示和安全等六大重点领域。高科技节能环保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上海世博会的“潜主题”。太阳能、LED等节能环保技术在上海世博会大面积登场亮相。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焦点――中国馆位于世博会中国规划区的核心地带。

中国馆包括中国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三部分。其中中国国家馆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地区馆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为3千平方米。港、澳、台分别为独立馆,每个展厅建筑面积为1千平方米。

中国馆外共分三个展区,力求凝聚中国元素,突出中国特色。第一个展区位于49米层,是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东方足迹”展区,用一部电影、一幅长卷、一片绿色来展示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第二个展区位于41米层,叫“寻觅之旅体验区”,观众可以乘坐轨道车在里面进行游览,欣赏“石桥”、“斗拱”、“园林”等中国建筑特有的展项;第三个展区是位于33米层的“低碳行动”功能展区,反映中国用“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东方智慧破解现代城市节能减排的难题。

根据设计规划,仅中国馆和主题馆的太阳能总安装面积就达3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单体建筑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电站。电站建成后,每年可向国家电网发送约284万度电,意味着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000吨。目前,主题馆、中国馆等主要场馆及设施都已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整个世博园区太阳能发电能力将达4.5兆瓦,成为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展示区。

LED精彩延续

观看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人们对LED技术所展现的幻美画面至今念念不忘,而上海世博会为LED技术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中国工程院陈良惠院士曾预测,中国在2005-2015年间,半导体照明可累计节能4000亿度电,为用户节约2600亿元的电费支出,创造1500亿元产值。在世博会15公顷城市最佳实践区、“一轴四馆”的景观照明全部采用LED,整个园区中的80%以上夜景照明采用LED。世博园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区。

除了太阳能、LED照明之外,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技术是世博园区的又一大亮点。

早在2003年建造“鸟巢”时,就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采集浅层地热能――在地壳浅层水体和岩土中贮存的大量清洁可再生能源,极大地降低了能耗。

根据世博会规划,江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主要在3.22平方公里的世博围栏内的5个功能片区实现,减少中央空调冷热源系统的综合能耗,缓解城市局部区域的“热岛”效应。其中,南市电厂老厂房改造就充分运用了这一技术。该电厂在世博会期间,将供应世博园浦西E片区15万平方米展馆的空调冷热源。

环保理念涵盖每个角落

“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环保的理念涵盖世博每一个角落。”――这是在世博会建设期间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从世博会的筹备到举办期间,都高度重视节能环保。

届时,世博园区内的汽车尾气将实现“零排放”,1000辆新能源汽车承担世博园区内的交通任务;排水效果可比普通路面提高5―6倍的新型沥青材料铺设在世博园区的各条道路;很多主题馆的墙面,采用当今世界最大的垂直生态绿化墙,既降温又节能。

除了可见的创新环保节能技术之外,最新的通讯技术应用也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手机3G技术尚在推广的同时,“准4G”网络也已经悄然落户世博园区。

由中国移动在世博园区内建设的全球首个TD-LTE规模演示网已经开通。世博会期间,这一“准4G”网络将实现世博园区包括室外陆地、黄浦江水面及重要场馆在内的全程信号覆盖,为用户提供移动高清、视频直播、极速上网等服务。来到世博会的观众即使在车辆移动状态下,通过移动网络观看的高清视频,像素也可高达1080p,画面流畅自然,与在家中观看大屏幕高清画面的感受基本一致,显示出TD-LTE强大的带宽优势。

10%的距离

位于世博园区中心地带的中国馆更是集节能环保技术之大成者,在建筑形体的设计层面,力争实现单体建筑自身的减排降耗。国家馆造型层层出挑,在夏季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拔风;地区馆屋顶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这些措施将使中国馆比国家要求进一步节能近10%。

在中国馆的建筑技术层面,则充分考虑了环境能源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比如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国家馆屋顶上还使用大量的太阳能板,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

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100%循环利用;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处处体现着节能环保理念的设计方式,使中国馆俨然成为一座小型的自然生态之城。

在将来的184个日日夜夜,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将自信展开双臂,热情拥抱八方宾朋。作为上海世博中最重要的场馆之一,中国馆应该如何表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 如何做到"环境友好"?

也许,“低碳”将成为最佳的答案!

With the approach of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2010, Shanghai will usher in a world-class event combining hi-tech and cultural art. The hi-tech elements that have been merged with people’s lives will become a century collection witnessing to the constant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What can we see at the World Expo? This is not a question to be easily answered. From the day when Shanghai succeeded in bidding to host the World Expo, people’s minds have been full of suspense.

Now, the mysterious veils covering the permanent buildings such as the China Pavilion, the Themed Pavilion, the World Expo Center, the World Expo Cultural Center and the World Expo Axis have been removed.

As early as in 2005,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jointly started work 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lan for the World Expo.”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vested more than 700 million yuan on scientific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World Expo and specially arranged 232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projects, which cover six key fields―energ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operation, display and safety.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s of hi-tech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technologies became the “potential theme” of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The environmental-friendly technologies such as solar energy and LED will make their debuts at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The World Expo pavilions only give a green light to energy-saving.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concept covers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Expo,” these are the words people most frequently hear du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Expo. From preparation to hosting, the World Expo pays great importance to energy-saving.

Besides the innovative environmental-friendly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s of the lates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provide powerful service guarantees for the World Expo. While the 3G technology is still being popularized, the “quasi-4G” has also been settled in the exhibition areas of the World Expo.

In the next 184 days and nights, the World Expo areas situated on the two banks of the Huangpu River will confidently open their arms to warmly welcome frie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vilions of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how will the Chinese Pavilion express its connotation of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and be “environment-friendly?”

Maybe “low carbon” will be the best answer!

看家宝贝亮相世博

随着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世博文化中心、世博轴等永久性建筑的竣工,世界各国参展方也纷纷拿出自己国家的“看家宝贝”参展。这些集结全球智慧的高科技产品将成本届世博会的神秘“访客”。

“小美人鱼”自1913年落成以来首离故乡

作为丹麦的镇国之宝,“小美人鱼”当地时间3月25日离开哥本哈根海港,前往上海参加世博会,开始其史无前例的海外行,于4月下旬抵达上海。这是世界闻名的铜像自1913年落成以来第一次离开故乡。“小美人鱼”铜像被视为丹麦的象征。她是丹麦雕塑家埃里克森根据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海的女儿》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于1912年用青铜浇铸的。“小美人鱼”离开家乡后,她所在的位置将被装上一个视频装置,展示“小美人鱼”的旅程。这样,丹麦人和游客可以在哥本哈根共同见证她的中国之旅。

世界最大太阳能飞机

今年10月,瑞士探险家安德烈・勃希伯格将与贝特朗・皮卡尔驾驶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飞机――瑞士制造的“太阳驱动”号造访上海世博会。 “太阳驱动”号太阳能飞机翼展63.4米,相当于空客A340型飞机。飞机用超轻碳纤维材料制成,重量只有1600公斤,仅相当于一辆普通小汽车。

俄罗斯的漂浮式核电站模型

俄罗斯计划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展示漂浮式核电站模型。漂浮式核电站模型将会招来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因为这种核电站可保证整座城市的电力供应而耗费较低。

德国1.23吨“动力之源”让游客尖叫

德国耗资5000万欧元建成其参加世博会以来最大的展馆,1.23吨重的镇馆之宝“动力之源”让游客尖叫!在圆形回廊上方,悬挂着一个装有约40万根发光二极管的互动球,通过声控装置,能对呼喊声做出反应。虚拟解说员严思和燕燕分别用中英文向分布于大厅三层的观众打招呼,并邀请他们一起鼓掌和呼喊。随着不同方位的人们发出“喂”、“嘿”之类的呼喊,1.23吨重的互动球根据两边分贝的大小,开始左右摇摆起来,同时发出耀眼的闪光。哪边的呼喊声大,互动球向那边的摇摆也更为剧烈,所放出的闪光也更为耀眼。

美国馆:无需翻译的故事

四维效果的立体电影是美国馆欢迎游客的独特方式,沉浸在奇幻的情感和视觉体验中,没有任何语言对话,而是通过感人的图像、音乐和音效来讲述“无需翻译的故事”。

在以“欢庆2030年”为主题的国家馆展示空间里,一位美籍华裔青年将带领游客徜徉于未来时空,通过三幕大戏的上演来感受2030年的美国城市。它还将通过多维高科技的演示进一步阐述美国的环保、创新和社区建设。这三幕大戏包括了代表美国城市文化的用时5分钟的“序幕”;讲述美国人用团队精神克服自然灾害的“主戏”;还有预演2030年未来生活,展示节能技术、健康技术的“尾声”。

日本的“心之和、技之和”

日本馆的展示亮点主要体现在一些力求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尖端技术领域。例如,针对水资源污染和短缺问题,展示将下水道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新技术。围绕新能源开发,以2020年“零排放城市”为远景目标,展示可发电的地板和窗户、家用燃料电池组合、有机照明等新技术。其中,发电地板在人们的踩踏和其他外力作用下,就能发电;利用大气中无所不在的氢气和氧气,就可为家庭提供电力和温水。

而一台具有超高清及超望远功能的“万能相机”,将为观众呈现丰富生动的大自然,同时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识别观众笑容进行摘拍。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万能相机”在全球的“处子秀”。

上一篇:世博会上的山东元素 下一篇:欢乐游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