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字画从人物入手

时间:2022-06-09 12:20:56

徐悲鸿先生在《任伯年评传中》写道:学画必须从人物入手,且必须能画人像,方见功力,及火候纯青,则能挥写自如,游行自在。比之行步,惯经登山。则走平地时便觉分外优游,行所无事。故举古今真能作写意画者,必推伯年为极致。其外如青藤、白阳、、石涛,具在兰草木石之际,逞其逸致之妙,而物之形象,固不以人之贵贱看。一遇人物、动物,便不能中绳墨,得自然法。而等差易其位也。伯年于画人像、人物、山水、花鸟、工写、粗写,莫不高妙造诣,可与并论,盖能博精,任伯年是凭借卓绝之天秉,又得正规画法,才达此高超境界。常人无此殊秉,岂能有此诣哉?

这番话说明绘画需天分和才情,徐先生指出人物画的重要性,学画应先难后易。

人物画重在传神,历史上就有形似和神似之说。神似是建立在形似的基础上,徐悲鸿先生强调绘画先难后易,就是提醒从事绘画的人们,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力,艺术才会有所发展,有所作为。

现代著名人物画家黄胄,坚持到社会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抓取典型的、美好的形象,长期写生研究,尤其是对新疆人民的生活更加熟悉。多年人物形象的积累,使他的绘画达到了悲鸿先生说的挥写自如、游行自在的程度。其人物、走兽,达到了惟妙惟肖、精准传神的地步,让人叹为观止!

我自习画以来,青年时期受浙派国画的影响较深,以方增先先生为代表的浙派人物画家,独辟蹊径,取结构素描为人物画的基础,结合丰富的笔墨效果,为新浙派人物画注入了新鲜营养。“写实基础上的结构认识,是以传统绘画的延伸而发展来的,所以对人物画的基本技能的界定,首先是把掌握物象结构定位为认识物象的中心环节,只要掌握了物象结构,就能一通百通。至于笔墨问题,是中国式的手段。”——方增先先生曾阐述过他对人物画的理解。而后我尤其受任伯年、黄胄的影响更深,坚持人物写生,力图传达人物的神态和深层的思考。传神写照,眼睛的描绘极其重要,它决定了整幅画的基调和形式取向,在形神抓取的同时,结合浙派人物画的笔墨特色,形成形神皆备、笔墨氤氲纵逸的人物画风。

古人云:取法须高。即格调、画品的高层次,画世俗人物却不为世俗所囿,以文人画的精神,书写当今现实众生,传其神、达其意。 

上一篇:书赋 第6期 下一篇:传统银行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