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防御标准遭遇风险探讨

时间:2022-06-08 11:15:54

海堤防御标准遭遇风险探讨

[摘要] 根据海堤防御对象的期望要求,调查分析海堤遭遇台风暴潮破坏模式和特点,提出风险概率计算方法,并且得到初步验证。港湾海域波浪未破碎,风速起控制作用,应按风浪设计重现期取最大为2.1802T;敞开海域波浪破碎,堤前水深起决定作用,应按潮位设计重现期取最大为2.1802T。海堤遭遇的风浪与潮位组合的风险概率在0.0000―0.2642之间,同频率组合为0.2642。利用风险概率理论设计,界定免灾保证率指标,提高工程结构安全度是未来设计发展方向。

[关键词]海堤;防御标准;潮位;风浪;风潮遭遇;风险概率;重现期

中图分类号:TU753.62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背景

海堤防御标准是指其应具有的防御潮水和波浪袭击的能力,通常以设计潮位(水位)和波浪(风速)的重现期表示,根据其防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工程等级、致灾损失和综合效益分析确定。《海堤工程设计规范》[1]规定:海堤工程的设计重现期潮位与波浪采用相同的频率。最明显缺陷是忽视潮、浪遭遇的可能性,难以把握安全与经济的技术经济指标权衡,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针对海堤设计重现期潮位与波浪(或者风速)遭遇组合问题,目前有两种情况应对措施:一种主张潮位、风浪重现期相同(即同频率),如浙江,广东等;另一种主张两者重现期不同(即异频率),如福建,上海等。前者认为,沿海地区出现年最高潮位主要由台风增水所形成,所以高潮位与风速、风浪关系密切,而且堤前水深较浅,在较大风浪时堤前往往产生破碎波,破碎波高与水深(潮位)有关,因此风浪与潮位的重现期比较接近;后者认为潮位、风浪同频率偏安全,会使海堤设计标准过高、投资过大,因此采用潮位、风浪重现期各异。其实这些主张都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

为此科学合理确定海堤防御标准核心是技术经济的安全问题,意义深远而且很有必要。从海堤破坏机理以及主要动力因素分析,所反映设计标准的潮位与风浪组合以及相应遭遇的风险概率,进而明确海堤防御标准致灾接受程度,作为海堤设防运行风潮遭遇的最不利控制工况。

2.理论分析

《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2]的设计标准,是依照阶段经济水平制定的,尚属低标准,要随着经济发展而提高。一般而言,实际潮位相符较好,但是短历时风速往往超过设计指标,因此采用同频率设计不尽恰当,应该合理确定设计高潮位相应的持续风速设计频率,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又具体海堤工程的防御标准是固定的,而风浪是随机的,发生最大风速时间与潮位变化不一定同步,但是存在相关遭遇的风险概率。以不变应万变,做到万无一失,那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切实研究其客观存在的遭遇可能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根据风险概率理论,如果事件设计重现期为T年,则事件在任何一年中出现的概率为1/T,不出现的机率为(1―1/T),合理使用年限为L年(L≤T)而且属于彼此无关的独立事件,因而重现期为T年的事件在L年中,不出现的概率为(1―1/T)L,出现的概率或危险性则为P(T)=1―(1―1/T)L,依据极限原理可以用近似公式替代,即风险概率公式:

P(T)=1―e -L/T ………………………………………………(1)

设随机事件A、B为潮位、风浪,且存在一定的相关并不独立,因为潮位由天文潮和风壅增水组成,天文潮是周期性涨落,潮汐无限序列周期为18.61年,增水与风浪是风共同作用的不同结果,而且都是同频率的完全相关随机事件,总是受到风速、风向、风时等影响,但是风与天文潮不相关。由公式(1)可知,如果在设计重现期为T年内,且L=T,随机事件A、B出现的最大风险概率为P(A)= P(B)=0.6321,并且相应的随机事件A、B至少有一个发生的风险概率必定为P(A∪B)=1。对任意事件A、B都遵循概率运算法则的加法公式:

P(A∪B)=P(A)+P(B)―P(A∩B)…………………………(2)

由公式(2)和相应风险概率参数指标推出P(A∩B)=0.2642,为随机事件A、B同时出现的风险概率最大值,说明潮位与风浪组合所遭遇的可靠度只有73.58%,相当于3.26T年一遇,作为海堤安全防御的同频率设计控制工况,是比较危险的。如果潮位或者风浪超越设计重现期T年时,采用潮位与风浪异频率即T0≥L=T,此时P(A)或者 P(B)=0.6321 ,0≤P(A∩B)≤0.2642,利用公式(1)、(2)得到潮位与风浪的重现期关系:

T≤ T0≤-1/ln(1-e -1)T≈2.1802T ………………………………….. .(3)

由此推断要保证风潮遭遇的可靠度大于73.58%,应该采用异频率设计,潮位与风浪组合的重现期关系必须满足公式(3)范围内的控制条件。例如潮位或者风浪的重现期组合取(a) T0=1.5T,风潮遭遇的可靠度为88.13%,相当于7.9141T年一遇;(b)T0=(1+ln2)T≈1.6931T,风潮遭遇的可靠度为92.19%,相当于12.2917T年一遇;(c)T0=2T,风潮遭遇的可靠度为97.44%,相当于38.5757T年一遇;(d)T0=2.1802T,风潮遭遇的可靠度为100%。从水文气象风险理论分析和风潮遭遇的可能性,采用风浪或者潮位的重现期T0=2T是比较妥当的,风潮遭遇的风险概率为0.0256(异频率)其相应遭遇重现期38.5757T;但当风浪与潮位组合所遭遇的风险概率为最大值0.2642(同频率)时,遭遇风险概率与上海[3]估计的0.2500比较接近,其风潮遭遇重现期3.2589T与上海[3]应用的4倍关系相比较,遭遇重现期确实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毕竟反映了上海地区风潮遭遇所采用海堤防御标准的客观事实,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完善。

海堤设计防御标准组合指标

海域 敞开 港湾

风潮组合T 1.0:1.0 1.5:1.0 2.0:1.0 1.0:1.0 1.0:1.5 1.0:2.0

遭遇风险 0.2642 0.1187 0.0256 0.2642 0.1187 0.0256

遭遇标准T 3.2589 7.9141 38.566 3.2589 7.9141 38.566

安全状况% 73.58 88.13 97.44 73.58 88.13 97.44

其实海堤遭遇的风浪与潮位组合状况,极端情形只要堤前的潮位接近滩涂即水深趋向为零,无论风浪怎样大对海堤是安然无恙的,说明潮位对海堤安全影响至关重要。为此既定风浪的设计重现期T,在使用期间L内,相应发生风险概率为P(B)=0.6321,假如潮位可能遭遇的重现期为(1+ln2)T,相应超越发生风险概率为P(A)=0.4460,风潮遭遇发生风险概率为P(A∩B)=0.0781,由此说明风浪与潮位组合,采用异频率比同频率出现的风险概率小得多,是海堤安全运行的最不利控制工况,有利于工程安全。为此要保证海堤满足免灾保证率90%或者95%以上,即致灾为公众所接受的期望程度,必须符合潮位与风浪组合重现期关系1.0:1.60或者1.0:1.85,有助于海堤防御对象灾难发生而采用设计标准的关键措施。

3.实例验证

象山海域分为两类:港湾海域风区有限,涂高浪小,潮位较高,以风浪为主,浪向受季风支配,俗称“无风不起浪”;敞开海域风区无限,涂低浪大,潮位略高,以涌浪为主的混合浪影响最甚,浪向为东及东南,俗称“无风三尺浪”。从海堤所在海域受风浪作用影响结构演变状况分析,基本结构类型:港湾海域以挡潮为主“土筑堤石护面”,敞开海域以防浪为主“石筑堤土防渗”。根据海堤历来水毁现场调查研究分析发现,遭遇台风暴潮破坏模式:港湾海域遇高潮位时,局部渗透变形破坏或者漫顶冲刷土体决口破坏,破坏程度受潮位持续时间影响,过程一般比较突然;敞开海域遇高潮位时,外坡护面结构波浪作用失稳破坏或者越浪冲刷土体剥蚀破坏,破坏程度受风浪作用持续时间控制,过程相对比较缓慢。

根据宁波历史记载1949―2006年的57年中,直接损失10亿元以上或者受灾500万亩以上的有13年,平均4年有1次严重台灾;从台风活动规律统计,影响宁波E115―125°N25―32°范围内,据统计分析1949―2005年的56年中有140个台风影响,平均2年有5个,2004年最多有6个。其中象山1956年8.1台灾为全国之最,台风影响平均2年5次,3年2灾,6年1毁。

针对上述资料进行初步研究分析,台风暴潮致灾出现的风险概率:宁波13/57=0.2281、象山2/3*2.5=0.2667,因为象山在宁波的南部,反映了遭遇台风影响可能性比较大,平均风险概率为0.2474比上海[3]估算0.2500略小,而象山实际发生的风潮遭遇与理论计算的风险概率0.2642比较接近,符合相应风潮组合重现期1:1同频率设计关系。出现严重台灾相应的风险概率:宁波13/57*2.5=0.0912、象山1/6*2.5=0.0667,可能与海堤保护范围和受灾统计指标有关,宁波受到台风影响淹没范围比较广所致,平均风险概率为0.0789与理论计算的风险概率0.0781基本相同,符合相应风潮组合重现期1:1.69异频率设计关系。计算表明致灾程度同潮位与风浪遭遇重现期关联相一致,一般灾害采用风潮同频率组合,严重灾害采用风潮异频率组合。

根据上海地区风潮遭遇出现风险概率0.2500,按公式(2)推算对应的风潮组合设计重现期为1:1.12,满足异频率组合关系,基本接近同频率组合,而且符合上海地区综合反映潮位与风浪组合状况,具有代表性意义,是科学合理的。

4.结论建议

海堤设计重点解决御潮高度、防浪结构问题,高度因地质条件和经济允许而定,一般允许越浪,但是结构必须稳定,是控制危害的关键,有待于尽可能减少损失为目标。根据工程等级既定的防御标准和遭遇的现实,当海堤遭遇台风暴潮时,潮位与风浪组合是随机的,且具有不确定性,首先考虑潮位其次是风浪。采用同频率设计组合潮位和风浪,可能会导致海堤结构的安全存在危险,并非安全组合,出现风险概率P(A∩B)=0.2642;采用异频率设计组合潮位和风浪,潮位可能遭遇的重现期为(1+ln2)T,相应风潮遭遇发生风险概率为P(A∩B)=0.0781。因此必须根据海堤所在海域权衡,针对潮位与风浪组合,选择适宜设计频率有利于工程安全,港湾海域波浪未破碎,风速起控制作用,应按风浪设计重现期取最大为2.1802T;敞开海域波浪破碎,堤前水深起决定作用,应按潮位设计重现期取最大为2.1802T。超越防御标准的情况,是比较现实的,必须纳入预案中加以防范落实,预测海堤未来遭遇的风险状况,风浪与潮位组合所遭遇的风险概率最大可能不超过 P(A∩B)=0.2642。为此利用风险概率理论设计,界定免灾保证率指标,满足海堤保护对象以及公众期望目标,采取科学合理的风潮组合,防御风潮遭遇的现实性,从而提高工程结构安全度,是未来海堤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435―2008海堤工程设计规范

[2]浙江省水利厅. 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 1999年

[3]卢永金等.海堤设防标准探讨.中国工程科学.Dec.2005 Vol.7No.12

上一篇: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 下一篇:火山碴掺土底基层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