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级文化角度探究大学本科教育

时间:2022-06-08 10:13:39

从班级文化角度探究大学本科教育

摘要:文章从文化的角度来探究当今高等教育,以问卷为切入点,在所得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班级文化对立价值模型,通过该模型剖析当代大学的班级文化,透视大学生眼里的大学,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从而更好地通过有效文化的变革,建立新的理想的班级文化来塑造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具有丰满审美能力的新世纪大学生。

关键词:班级文化;大学教育;对立价值模型;文化变革

一、引言

自1999年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10年的扩招之路也带来诸多问题,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体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就业形势普遍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性问题;大学生精神空虚,人生价值观迷失,引发道德方面的质疑;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不高,面对不平等竞争,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这让我们对当今的教育不断地进行反思。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生命的快乐和幸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使每个学生成为有个性和魅力的人。人文主义方向将是未来教育的一种必然。

二、概念的界定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所共同遵循的目标、价值观、制度规范和班级外部形象等的总和,决定着班级成员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影响着成员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李国梁,2008.6)。班级文化从对内和对外角度来看主要有两大作用:内部整合使成员发展成一种集体认同感;对外适应外部环境,更好地完成目标。根据卡梅隆和罗伯特・奎因,以两对对立价值维度(灵活适应和稳定控制;内部整合和外部竞争)可以将群体文化(班级文化)大致划分为部落式文化,注重内部管理,关心成员。领袖被看作导师,通过情感和信任来维系关系;临时体制式文化,成员在动态的场所生活,领袖被看成革新家,鼓励个人创造和自由;市场为先式文化,以结果为导向,很强的竞争性,高功利性;等级森严式文化,人们在正规的工作场所工作,一切按照程序,好的协调者被看作领导,管理重点是维持稳定的关系。几乎所有的文化都可以划分为以上4类,或是4类的叠加。本文以评估表和该模型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大学班级文化,以更好地理解大学教育。

三、大学班级文化的评估和剖析

本文在对卡梅隆和奎因教授开发的文化评估工具的基础上从群体对象、名称、内涵等进行改造,从而提高测评的信度和效度。评估主要从6个要素出发,要素建立在班级如何工作的理论框架和文化赖以建立的价值观基础上,评估表包括6个维度:班级主要特征;班级的领导能力;班级成员的管理;班级的凝聚力,关系维系的依据和基础;班级的战略工作重点;班级成功的标准。

评估的具体操作有下面几步:

A.评估表的6个指标,每个赋予100分,每个指标由A、B、C、D(分别代表四类文化)使100分在4种文化间权衡.

B.分别以现状和期望状况为参考系,将现状中所有A分数相加,除以6,换成百分制。B、C、D也由同理可得。公式:A=∑(A1+A3+……+A6)/6,(B、C、D同理可得),将期望中所有A分数相加,除以6,得到平均分。B、C、D也同理可得。

C.以此分别得到两组数据。通过对现状和期望的比较来开展分析。

随机选取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在内的几所本科高等院校的24个班级(包括文理科)的班级文化进行评估。以班级为单位,分层分段,发放评估表150份,回收有效评估表144份,问卷有效率96%。以下分别以现状和期望为基础的两组不同的数据,分别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平均值的次序排列。

A类现状26.92,25.83,24.19,25.58,

25.62;A类期望值31.43,31.17,31.96,

32.08,31.66。

B类现状20.06,20.22,18.91,20.64,

20.41;B类期望25.08,21.58,24.60,23.80,

23.77。

C类现状:25.49,24.13,27.22,25.81,

25.66;C类期望19.82,18.39,19.02,20.75,

19.50。

D类现状27.12,27.12,30.05,25.30,

27.40;D类期望23.60,24.41,24.26,21.22,

23.37。

根据现状和期望的平均值建立对立价值模型(见图1):

(一)总体样本指标的分析

从期望的总体数值看,A类文化为31.66,期望之中,同学们希望建立以部落式为主导的文化,在友善的场所工作,分享劳动成果;领袖被看作导师,成员自觉承担义务,彼此通过情感、信任来维持关系,凝聚力和士气非常重要。而等级森严式文化和临时体制式文化比重较大,看出成员们希望维持一种稳定的运作方式并且有良好的创新精神。现状中A型文化只有25.62分,等级森严式文化却高达27.40分。这样形成A\D互换,可知现实中大学生的生活工作是以政策、制度、学校的规定、课程的安排联系在一起,维持稳定、可预见性的关系,不是通过情感、信任等来维系。这比较类似于公共部门的文化,如法院、检察院等,而不适合于教育机构,这不利于本科生的成长。

(二)差距和强度分析

在平均值数据中,A为正差值6.03,即现实要远低于期望,C型出现负差值-6.16,C类文化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竞争力强,功利性高。大学生中表现出对利益的追逐,高功利性,以取胜、击败对手为成功标准。这不符合理想的文化,不利于本科生的成长,尤其是以道德精神为主流的人文精神的培养。D类等级森严式,出现了-4.03,说明现实中D类文化过于强势,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被政策、制度、学校的规定来维系,而不是情感和信任。B类文化即临时体制式文化,出现正值3.36,该文化特别要求创造能力,出现3.36的差值。大学生创造力与期望的差距,大多表现是创新的思想无法以实践的方式表达出来。当然等级森严式文化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由。灌输式为主的授课方式,讲师无法与学生做到良好沟通,正确引导,积极鼓励。

(三)分层分段观察A类文化的演化

理想期望中证实A类文化,部落式文化是主流。从4个年级学生的数据中观察A类文化的变化有实际意义,据统计数据如图2所示:

现状中A类文化先降后升,一年级的最高点降到三年级的最低点,然后开始升高,但达不到一年级的高度。四年级的得分与平均值接近,分别为25.63和25.58。而期望差这一指标正好相反的走势,上抛物线,在三年级到达最高点。四年级期望差与平均值又出奇接近,分别为6.5和6.03。在不考虑学校大的变革,生员差异性的条件下,大致可以这样描述大学四年班级文化的演变过程,从部落式的文化感越来越淡漠到四年级逐步回归,期望差距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最高,四年级回归,大致呈现这样的趋势。

(四)文史类与理工类之间的比较

文史和理工类的文化没有多大差异,但在A类和C类中出现一些差异。A类也即部落式文化,理工类26.05对于文史类24.90,相差1.15,理工类有一定优势。A类期望差,理工类8.28要远高于文史类4.56;理工科学生的部落式期望感要远高于文史科学生。C类文化中理工类的25.07低于文史类的26.59,期望差也是理工类的-7.5大于文史类的-6.27。总体上,理工类的文化组合更加靠近总体样本的平均值组合。从理工类和文史类的期望差值上看到,理工类学生的期望差比文史类高,理工类的学生更加不满足于现状。

四、尝试性的应对策略

(一)构建学习型班级,变革班级文化

学习型班级的实质是不断增强成员的团队能力,去实现内心的热望,其内涵是一种精神力量,人们真正相信自己,创造奇迹,以高质量的协调和合作为基础,建立高度的信任和理解。这里引进学习型组织理论来变革班级文化,首先确立共同的愿景,围绕愿景,形成心智模型,再根据新愿景,进行系统思考并设计出实现班级新愿景的系统结构,然后具体落实每一结构,使愿景逐步成为现实。

(二)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可作为学习型班级构建的一个板块,也可独立使用。团队作为一个共同体,利用每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达到目标。团队共同讨论、冲突、决策、制定、沟通、创新、领导,这些互动有利于提高沟通与合作,增强成员参与性,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在团队建设中要注意,团队与班级的关系,团队能力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团队能力的多样性,成员责任感和信赖精神的培养。现实中,团队建设对于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班级的协调方面已起到诸多成效。

(三)积极正确的引导

作为高校的大学生相对于其他阶段的青年而言有较成熟的心智,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但是普遍缺乏社会阅历,面对挫折、失败表现出消极、沉落的心理,无法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此外,由于个体差异会使个体应对各类问题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这就要求正确的引导。班级领导式人物必须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以便个体做出合理决策和判断。

总之,大学教育一直是个“怪圈”,无法就变革班级文化培养出完全符合社会价值观,满足各类事业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因为教育是一个工程性的事业,这要寄希望于优良的学前教育、中高级教育和大学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本文从班级文化角度来探究大学本科教育,从现实到理想,从物质到精神,以此希望可以更加 深入地了解教育事业,了解教育这项伟大的工程。

参考文献:

1、(美)金.S.卡梅隆,罗伯特.E.奎因.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美)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窦胜功,张兰霞.组织行为学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梁燕玲.路径、框架、模型:高等教育组织文化研究综述[J].现代大学教育,2008(2).

5、李国梁.关于大学班级文化构建[J].高教论坛,2008(6).

(作者单位:陈水平,安徽大学管理学院;陈英,浙江新昌中学)

上一篇:浅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产生及其原因 下一篇: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消费二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