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园,不会再天黑

时间:2022-06-08 04:29:54

城市里的旧时光

在你生活的城市里,那些老字号还在吗?还有没有传统手艺的师傅?那些老建筑都经历过了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追寻城市的旧时光。

黄的琉,绿的璃,欧亚美。

青的砖,黑的瓦,东方韵。

围墙刻纹深深,古老的沧桑。

几十年的人影聚散,腥风血雨,刀光剑影,枪林弹雨,早已让你学会了沉默,学会了沧桑静静地目睹着这一切,角落里的拳头暗暗握紧,发抖。

因为懂了,所以不动了。

刚出生的时候,雄心勃勃。因有一位皇帝撑腰,名乾园。

久了,发现主子其实很脆弱,很胆小,很怕事,因为当年的康熙、雍正、乾隆大帝已不复寻,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子而非明君,爱新觉罗·溥仪,这位才子仅仅想要平静的生活,哪怕奢侈一点也没关系。虽然,付出的代价是,在日寇手下干活。大家习惯性地把这一类人叫做“汉奸”。

人,到这个地步,也可以称得上是天下无敌了

仰天长叹,真的是命不好啊。但怀着一颗报主相知之恩,只好等。等才子变明君,待大清重崛起。

即使自己很清楚,要想改变中国的命运,只有这个腐朽的清王朝,让人民不再受帝国制度的统治。更何况,大清帝国已然名存实亡。

于是,隐藏着自己。静待时机,静观其变。是为静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在日寇的铁蹄下挣扎。溥仪却在豪宅里奢侈享乐,酒池肉林。

心一片一片地碎了,像支离破碎的玻璃碴,在最后的夕阳中一闪一闪,像极了晶晶发亮的眼泪。真的倦了,黑暗要来了,睡吧。

黑暗总是来临得这么快。才子皇帝被迫妥协了日本人,去到东北日租界给“洲帝国”执政。说白了,就是放着自己国家的皇帝不做,不负责任,却到人家的地盘当个值不了几个钱的傀儡,连木偶都不如。真是个可笑的耻辱。

心死了。遥望着消失在天边的最后一抹余晖,沉沉地,闭上双眼,等待倭寇的铁蹄降临到自己头上。舒一口气,终于有脸去见那些饱受战争煎熬的人民了。

冷冷苦笑,泪却夺眶而出,泪光在黑暗中亮晶晶的,像无力的星星在做最后决绝的告别。就让忧愁的生命伴随着一江春水向东逝去吧。

或许命不该绝。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举国上下一片欢呼。园外的围墙,蔓上一丝晦暗,却颇具生命力的绿。古老沧桑也难掩喜悦。

或许注定坎坷。几年内战,兵荒马乱,兄弟自残。暗绿重归于根。

正义和公道或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旷课。

1949年的秋天,点缀着古老,

阳光柔柔的,渗透进土层,根看到了光。可是,这一次,是真的吗?

真的,真的。阳光伸出手。温柔地抚摸着惊魂未定的根。出来吧,外面更光明。

一下子挺出土地,阳光洒遍全身,格外温暖。久违了,美丽的日出。

这一天,是1949年的10月1日。

凝望着初升的太阳,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这一次,不会再天黑

栗子有话说

那个年代的是是非非,如今早已消逝。

独剩一静园,默然矗立。我总想,静园若是人,那么它一定会是

一位老者,饱经风霜。

所以我以人的视角将静园演绎。那城市的旧时光,总有那么一点伤感。

还好,阳光,就在眼前。

历史链接

静园建于1921年,位于天津市和平区。1929年7月。被迫离开紫禁城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此居住,直到1931年11月才离开,因为他要赶赴东北继续他那“洲国”的“皇帝梦”。静园主体是一座带有日本木结构和西班牙砖结构相结合风格的建筑。园内的静安堂取自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宇”(王国维,字伯隅、静安),曾是溥仪的图书馆。时光更替。建国后静园被当做民宅使用,里面最多居住了40多户人家。往日风光不再。而成了面目全非的大杂院。一代名园竟面对着要被拆除的命运。2005年,静园开始了保护和修复的工作。现在成为国家AAA级景区。

上一篇:歌者在桥头 下一篇:星期六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