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钢琴学习的生理基础研究

时间:2022-06-08 04:17:06

幼儿钢琴学习的生理基础研究

内容提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教育理念的提升,幼儿的钢琴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较大普及。钢琴演奏不仅是手指的技巧,更是思维、记忆、感知觉等复杂的综合运动。要提高幼儿钢琴学习的效率,必须以其生理的发展作为最基础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幼儿的骨骼特点、肌肉特点和神经反应特点等三方面的分析,对幼儿钢琴学习的生理学基础进行研究,从而为幼儿钢琴教育提供一定的教学依据。

关键词:幼儿钢琴学习 生理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教育理念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对孩子的艺术素质培养,而幼儿的钢琴教育在一定范围得到较大普及。

一般来说,幼儿的骨骼、肌肉、神经尚未完全发育,手的关节和键膜都还柔软,这种生理上的可塑性给学习钢琴弹奏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果抓住这个时机,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训练,孩子手的幅度,手指间的伸张力,手指关节的弹性,灵活性都将逐步造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幼儿时期是人生听觉最敏锐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听觉器官比其它器官更活跃,而弹钢琴能使孩子接触音的高低,强弱以及节奏的变化。所以,幼儿时期是孩子开始学习钢琴的最佳时期。

一、幼儿骨骼的特点

幼儿时期的儿童,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钙质较少,富有弹性,其坚固性比成人差。骨骼硬度小,韧性大,不易骨折,但极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所以,钢琴教师应特别注意他们弹奏的姿态,琴凳的高度要适合他们的身高。要坐在琴凳的前半部,上身应该稍微向前倾斜。上臂向前弯曲,臂关节以下要放松。座位的高度应使前臂与键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由于儿童身材矮小,坐在凳子上避免双脚悬空,造成弹奏重心不稳,应在脚下放适合他们的小凳子,以大腿根到膝盖处略呈坡状下斜为宜 。手在弹奏时的基本状态应当保持自然的弧形,五个手指就像扣在一个气球上,虎口张开,呈现半球形。如同整个手臂下垂时,手处于自然状态一样。不满4岁或刚刚4岁的孩子,其骨骼尚未发育完全,骨质偏软,长时间的弹奏会给他的手指骨骼发育带来过重的负担。孩子骨关节、韧带和骨节囊都较松弛,此时开始强度较大的钢琴练习,容易使这些组织受到损伤。如果练习时间过长或用力过猛,还可能使骨骺受损,导致手指长短、粗细发生变化,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手指缺陷会愈加明显。因此,钢琴教师不仅要注意他们的弹奏姿势,还要告诫家长孩子练琴的时间不宜太久,以免过度劳累。

二、幼儿肌肉的特点

幼儿时期,大肌肉群的发育已经开始。肌肉中所含的水分比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由于这些特点他们往往多喜欢运动,如:跑、跳,但缺乏耐力,易于疲倦,尤其是对于要求手指的灵活性、准确性很高的弹奏,儿童会感到非常吃力。因此,在注重大肌肉群发育的同时,要注意促使小肌肉群的发展。钢琴学习要求儿童能够保持一种固定的正确坐姿和手型长时间反复练习,如果过早地开始这种训练,必然导致其相关的肌肉群负担过重,严重的甚至还会对儿童的肌肉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并且,由于小肌肉发展的有限,如果在四岁前要求孩子学习钢琴,会使得儿童的手指极易疲劳,从而导致练习效果不佳。另外,由于身高的限制,绝大部分年幼的儿童踩不到踏板,他们只有在站立的情况下才能够很费力的在弹琴的同时配合相应的踏板动作,这也会导致腿部乃至全身肌肉的紧张。到了4―5岁,骨骼肌肉系统的发展及大脑控制调节能力的增强,为学习钢琴提供了生理保障。这一年龄的儿童不但能通过对肌肉进行有效地控制来克服弹琴时无法放松的问题,还能够比较准确地将强、弱音及连音、非连音的弹奏区别开来。但此时,对幼儿弹钢琴的活动量和时间应该严加控制,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要太长,以免产生肌肉劳损。随着动作能力的不断发展,幼儿弹琴的动作也会更加灵活和轻松,练琴过程中的疲劳感也能相应的减弱。另外,还得保护好孩子的双手,每次练琴,应该先练简单曲子热身,让手指、手腕先活动灵活,不要先上来就练有难度的技巧动作,否则容易使手部肌肉的韧带受损。此外,练完琴,不要让孩子的双手立即接触凉水,以免使关节受损。

三、幼儿神经反映的特点

众所周知,钢琴演奏是需要人的“眼、脑、手、耳、脚”五个器官同时协调配合来完成操作任务的“精细工作”。复杂的手指活动可使音乐脑(右脑)的神经元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由于手指的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在短时间内剧增,需要大量的脑突触来承担这一工作,时间久了,右脑的新生脑突触就会不断增加。儿童出生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最快,成熟最早,幼儿末期已接近成人水平。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 。这时期,幼儿的脑神经细胞体增大,神经纤维增加和增长。同时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也逐渐完成,这使得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迅速。他们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的机能都有进一步的增长。兴奋过程的增强使他们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清醒时间相对延长,他们的大脑抑制机能也在不断增强。表现在,能更细致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并且开始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当他们被迫接受一种既不理解又无兴趣的事物时,往往会抗拒。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一般在15分钟左右 。针对这个生理特点,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诱导为主,增加灵活性和多样性,以引起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授课的45分钟,应分几个阶段完成。在适当的时间变换教学内容,如:让孩子和着走路的步伐练习节拍的稳定,同时还可以体会放松的感觉。练习手臂自然下垂,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让孩子总是处在一种新鲜的感觉之中,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有旺盛的精力听老师讲课与学琴。另外, 良好的学琴环境应该是安静、明亮、整洁的。上课的琴房和平时练琴的房间不要太大,不应受他人谈话或电视声音的干扰。这样的环境才能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地专心学习。

因此,对于幼儿钢琴学习来说,“童子功” 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以成人训练方式来揠苗助长。应该尊重幼儿特殊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让孩子在轻松健康的环境中感受钢琴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上一篇:民族调式歌曲的风格及钢琴即兴配弹 下一篇:李希望(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