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fm的音乐情怀

时间:2022-06-08 11:39:57

Jing.fm的音乐情怀

“情怀”为何物?在罗永浩做手机之前,这两个字还没有什么“知名度”。

目睹了偶像乔布斯离去之后的苹果产品日渐消减的个性和“被自己的开放性毁得稀碎的安卓”,老罗看不下去了,他发誓要做一个真正集“易用”和“人性化”于一身的智能系统。用他自个的话说,这叫“有情怀”。

说到底,“情怀”体现在好的用户体验上。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很大部分在被手中3.5英寸大小的屏幕占据,一个app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Jing.fm选择让你与音乐对话。

看上去很美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想要听符合自己心境的歌曲,却想不起与音乐相关的准确歌名、人名,真是有点煞风景。

Jing.fm的出现,给了爱音乐的人一个新选择。用自然语言的描述,搜索需要的音乐频率。用创始人施凯文的话说,“没有人比用户更了解自己”,与其网站推荐,不如让人们自选“亢奋”还是“凌晨”。

在音乐类app中,jing是特立独行的。它解决了用户听音乐的一个难题,即用户也许不能说出很具体的歌手的名字,不能说出很具体的风格流派,但是他们都能够通过自己的自然语言来描述出自己想要听的音乐。你可在Jing.fm底部搜索框中输入想听的音乐组合,比如,英文+女+治愈,Adele的声音就会飘然而出。

Jing的移动端界面设计同样很“文艺”。一台精致的胶片唱机安置在了我们的手机内,想听音乐时,把唱针拨回到唱片上,无需其他选项,你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耳朵,时不时地拨动那优雅的唱针,拨离、拨回、拨离、拨回……

不同的心情,搭配不同的文字组合,情绪的叠加产生出的化学反应会是怎样?等待音乐响起的那一刻,你才会真正知道答案。Jing让音乐变得神秘,变得令人期待。

与音乐对话

音乐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如今的电台类应用很多,不论是豆瓣电台、虾米电台还是国外的Pandora、Spotify,它们的形式都很相近——通过收集用户播放信息、音乐口味为用户推荐音乐。但是用户的口味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许用户今天想吃清甜,明天就想来个变态辣换换口味。

当人们接受新事物的精力减少,不再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变得保守,从而产生了对新事物的恐惧心理,渐渐徘徊在老歌圈内。给音乐贴上有色标签:古典等于沉闷,摇滚太噪,电子和爵士不知所云。而有趣的是,当话题聊到旅行,背景音乐切换为轻摇滚时,给摇滚贴上噪音标签的听众却开始询问歌名。

Jing.fm希望可以改变人们收听和查找音乐的方式,人们只需像聊天一样的操作方式,就找出很多适合自己的音乐:用户可以在Jing.fm底部搜索框中输入用自然语言想听的音乐类型。比如说在一个晴朗的午后可以输入“舒缓”,钢琴曲Summer飘然而出。还可以试试“雨天+忧郁”、“情歌+高兴+王若琳”这样的组合搜索方式。

Jing.fm底层有一套个人跟踪系统,用户收听的歌曲会以“悲伤时听的歌、高兴时听的歌曲……”等“心情”语言记录下来,而不是按照听了多少首歌曲的清单模式记录。

在你的生活中,有这样一款懂你的音乐app,你可以与它对话,不论什么心境,什么情绪,它都可以帮你找到最应景的音乐,它的界面清新,还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电台,有你喜欢的,甚至讨厌的音乐都记录在其中。

Jing.fm的情怀就在唱片机开始转动的一刻,慢慢溢出。

上一篇:B2C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挑战 下一篇: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