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日本动漫中小学生EPQ个性特征分析

时间:2022-06-08 11:37:56

观看日本动漫中小学生EPQ个性特征分析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1-1032-02

【关键词】 日本;动画作品;个性;精神卫生;学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动漫形象以及由此衍生的动漫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当代的青少年[1]。目前国内的动漫市场99% 以上被日本动漫占据[2],有90%的青少年喜欢观看日本动漫[3],而不同影视观看者的个性特征也不相同[4-5]。该研究试图考察中小学生日本动漫观看者的个性特征,为针对性地开展个性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健全人格提供科学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某市有日本动漫观看经历的中小学生共600名,被试年龄在10~14岁之间。收回有效问卷508份,有效率为84.67%,其中小学五年级学生96名,六年级学生214名,初中一年级学生198名;男生230名,女生278名。

1.2 方法 选用艾森克个性问卷[6](EPQ,儿童版)对选取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由龚耀先修订,包含E(外向-内向)、N(神经质)、P(精神质)、L(掩饰性)4个因子,共74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数据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不同性别被试4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被试4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被调查中小学生与全国中小学生常模[6]相比,男生性格更倾向于内向、对人冷淡,情绪倾向于稳定,掩饰性相对较低,纯朴性较好;女生的性格也倾向于内向,对人冷淡,情绪反应相对缓慢,掩饰性相对较低,纯朴性较好。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动漫文化的渗透对被调查中小学生个性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全国常模的使用有关。目前使用的全国常模修订于1986年,时隔多年,儿童的个性特征已有所改变。另外,全国常模是来自各省市及边远农村,与浙江省某市相比似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农村。浙江省某市的经济、文化等条件较边远地区为好,而经济、文化等因素可对青少年的个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个性特征结果的时候,除应参考全国常模外,对本地区的个性常模也要适当兼顾,在一定意义上说,后者可能更具有实际意义。但被调查中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存在年级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性格逐渐从好交际、情绪容易激动、自我、不关心他人,转向相对更加好静、富于内省,对情绪事件的反应有节制,并逐渐喜欢有次序的生活方式,行为表现的掩饰性逐渐增强。而目前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提倡男女平等,尤其在中小学中,女生被认为更优秀。家庭和学校的中性化教育较多鼓励学生安静、谦逊及专心学习,不太鼓励充分的自信和个性发展。因此,被调查中小学生的个性特征未表现出性别差异。

被调查中小学生的E评分存在观看时间差异;协方差分析表明,N和P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班杜拉[7]早期对影视节目中的暴力色彩播放时间和播放频率对儿童和青少年性格影响研究的结果相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发展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日本动漫作品因具有鲜明特性[8-10],迎合了当代中小学生虚幻与现实的叛逆、追求个性、不愿受束缚的心理,对中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渗透作用。因此,随着观看时间的增长,中小学生个性特征中孤独、不关心他人、对一般人缄默冷淡、甚至与他人不友好、寻衅搅扰等特点逐渐增强。

被调查中小学生N,P得分均呈现出暴力血腥类高于幽默搞笑类和其他类的趋势。L因子评分呈现出幽默搞笑类高于暴力血腥类和其他类的趋势,日本的动漫创作具有武士道和艺术家唯美暴力的创作倾向,而片技以及光和画面的表现力更增强了作品中暴力的震撼力,这种震撼力甚至可以停留在观众的心里,从而形成或强或弱的心理影响[9,11]。暴力的“形象化”表达以及接受与理解的偏差使得中小学生极易受到暴力性动画片的负面影响[12-14]。而一些幽默搞笑类动漫作品往往可以让中小学生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15]。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受到感染,中小学生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个性的张扬”,行为的掩饰性也有所增强。

动漫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负起相应的责任,对中小学生观看的动漫作品把关,去莠存良,为中小学生营造健康的动漫文化。

4 参考文献

[1] 刘争先.动漫热:青少年流行时尚的文化解读.河南教育,2007(11):26-28.

[2] 林舒舒.当前日本动漫风靡现象探析.江苏社会科学,2006(学术版):39-40.

[3] 全海燕,余洁.青少年喜欢动漫的原因.全球教育展望,2003(6):66-68.

[4] ERON L D, HUSEMANN L R, LEFKOWITZ M M, et. Does television violence cause aggression? Am Psychol, 1972,27:253-263.

[5] 徐光兴.暴力性影视片对青少年一代心理、生理影响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1999(6):49-52.

[6] 龚耀先.艾森克人格问卷手册.长沙: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86:1-49.

[7]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5:34-37.

[8] 赵爽.对当代“动漫风潮”的思考.中国青年研究,2002(6):62-63.

[9] 刘月芯.对日本动漫流行的深思.电影评介,2007(11):22-23.

[10]李子臣,李薇.火爆动漫-动漫的发展现状及社会心理需求.社会阅览,2003(2):22-24.

[11]郝云峰.浅谈都市亚文化-动漫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1):9-11.

[12]任频捷.动画片对中国儿童暴力性倾向的影响.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4):153-160.

[13]高勋.暴力、动画片及其渊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3):56-61.

[14]林凤丽.动画片中的文化注入对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影响.吉林:吉林大学,2006.

[15]石勇.动漫文化:不可小觑的青少年亚文化.北京青年研究,2006(11):25-28.

(收稿日期:2009-03-18;修回日期:2009-05-23)

上一篇:咸宁市900名在校大中学生睡眠质量分析 下一篇:上海市中学新生遭受性骚扰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