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斌带你看川美:形式麻辣 观念醇厚

时间:2022-06-08 09:55:09

志斌带你看川美:形式麻辣 观念醇厚

推荐人:昌志斌

四川美术学院2009级设计史论学生

在彼得·海斯勒的《江城》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人印象很深:“在我认识的中国年轻人身上,通常会有这样的计划和安排,在爱情、政治或其他事情上,他们都是实用主义者……”——难道真是这样?

临近毕业,因为工作与出路问题不断焦虑以至于茶饭不思无心作品的同学不在少数,然而,也有不少的同学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甚至倾其所有地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对于这些为了某个内心愿望怀揣梦想的同学,我个人充满敬意。

但在我看来,这些年艺术类专业院校的毕业展总体上趋于雷同,你无法再通过一系列的作品来判断这是哪个学校的作品。对形式的模仿和观念的单一,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迷失了自己对于艺术或者创意本质的追求。如何跳出毕业作品的模式化是当代艺术类院校学生要做的大课题,新的一年就该有一个大面貌的翻新,每个学生作为个体都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点,这是最基本的艺术态度,也只有在这一个基点上才能看到中国年轻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未来。面对四川美术学院的庞大毕业展,我还是能找到属于它的感觉,它就是一种形式上的“麻辣”,观念上的“醇厚”。此次我推荐的毕设作品以雕塑系为主,四川美院作为主打艺术造型类为主的学校,雕塑系的作品质量最高也是最有看点的。

《必需品》夏可馨

50个瓶子,50个标签,50个内置,一半的明亮,一半的黑暗,一切由自己选择。第一排有纯洁、友情、梦想、青春、权势,富贵、友情、欲望,你又在哪一点上需要治愈?

《浮事汇》王千

这套作品我极为中意,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人都有“浮事”情结,被看到了很多负面的事情,我们一直在看、在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对“浮事”的思考促进着我们这一代人。作者主要参考了日本《浮世绘》的传统配色和拼贴效果。

《钉—中国留守儿童信息设计》唐暄雯

直接、深刻、有力,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年轻人,不需要多解释什么。

《进·出》蒋曼

雕塑与新媒体集合是现在观念艺术不错的诠释之道。小的、极简的、反复的脚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加上和影像的结合,很好地表达了对人本质的探讨。

《衍》华丽丽

最具川渝特色的作品,一个字“辣”,通过视觉上无数的辣椒组成感观上的通感。一种材质体现一种味道,它告诉我们每一件物都会给人带来感受,而物本身也充满着它自身的性格,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

《花开荼靡》沈韵

《红楼梦》中,曹雪芹用“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烟过,知多少?”这样的凄美诗句暗示了命运。如今面对社会复杂的大环境,个人又会呈现出怎么样的状态?这个作品对这一问题做出了阐释。

《痕迹》谢琳

用藤和铁来包裹女性,内穿柔软的面料,这种强烈的冲突,造成了一种女性强韧性格的凸显,即是一种柔美,又是一种态度。

《刺》潘妍恩

摇滚精神是什么?这组由废弃二手鼓重组再生的储物空间,是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摇滚精神。我们的生活可以不摇滚,但是我们的心灵绝对要摇滚。

上一篇:杜双庆 热心公益关怀老人 下一篇:黄碧海 最孝博士唤醒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