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学生个性 激发写作兴趣

时间:2022-06-08 09:20:30

发掘学生个性 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学生一遇到写作文,就皱眉头、咬笔杆,勉强应付,或者抄袭应付了事。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呢?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活兴趣

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是激活学生作文兴趣的主要途径。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事件,在事件发展中诱导学生分析、思考。比如教师准备要学生写《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那么教师就要用沉痛的语调把学生带入意境中,让他们沉浸在对小女孩的同情之中,心中充满了对资本主义的仇恨,教师这时就可启发学生谈谈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我们应该怎样?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体会,这样他们写起来自然毫不费力。

二、形象教学,培养兴趣

教师在作文前,有目的地编排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方法、感受。如教师要写一次比赛,就可以利用课下时间,组织一次拔河比赛或百米赛跑,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动态、神情,了解了活动的方法,观察到了场面的激烈,当然写出的作文就会真实、生动。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细心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人和事,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而小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如炒菜煮饭、一场比赛、一次游戏等)都是作文的源泉。

三、拟定框架,规范兴趣

所谓拟定框架,就是针对作文题目,教师设计好开头、过渡、结尾,让学生根据老师拟定的材料,补充完成作文。如写《第一次洗碗》,可让学生写一个片断——洗碗的经过。指导学生按照洗碗的先后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并用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把洗碗的经过写具体。在片段写好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上开头、结尾两部分,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就写出来了。这样化整体为部分,将一篇作文的各个局部拆开,突破难点,各个击破,使学生由“畏之”到“乐之”,逐步培养作文兴趣。

四、课外阅读,积累兴趣

课外阅读是很好的积累素材和兴趣的方法。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增长学生的见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各种书籍。

五、侧重鼓励,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写作文评语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叶圣陶先生指出: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作文的批改评讲要立足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对生活的真知灼见,这样有助于学生趁热打铁修改作文。

总之,教师应以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作文训练的新方法、新途径,克服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努力开创作文教学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 河南省方城县清河乡廓封学校)

上一篇:努力把课上到最佳状态 下一篇:作文教学,与学生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