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分析

时间:2022-06-08 08:01:42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00例80眼,术前视力:眼前数指26眼,光感39眼,无光感15眼。术前眼压:(48.53±5.24)mm Hg。根据相关适应证,对80例眼进行手术方法的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术后视力:视力0.1~0.2有28眼,眼前数指38眼,光感12眼,无光感2眼。100例患者80眼中73眼控制,眼压为(10.28±3.49)mm Hg,手术治疗有效率91.25%;5眼需要局部使用2种降低眼压的药物治疗,眼压控制在30 mm Hg以下;2眼手术后眼压不易控制在理想压力,需要再次进行手术。结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进行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是要注意手术方式的正确选取。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治疗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视网膜缺血、缺氧或者炎症,引发的一种难治性青光眼[1],主要病理机理可能与视网膜缺血有密不可分,治疗方法也很多[2]。现有条件下,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大多情况下,是根据适应证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治疗。随着局部抗代谢药物的应用,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3]。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00例80眼,进行手术方法的治疗。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00例80眼,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42.7~73.9岁。术前视力:眼前数指26眼,光感39眼,无光感15眼。术前眼压:(48.53±5.24)mm Hg。

1.2 手术方法 小梁切除术:以穹窿部为基底,分离结膜瓣,使巩膜暴露。常规5 mm×5 mm 1/2厚板层,将巩膜瓣剥离至角膜缘内1 mm,将约为4 mm×5 mm大小棉片,[0.2 mg/ml丝裂霉素C(MMC)],置于巩膜瓣下,放置时间为3~5 min,再用林格氏液彻底冲洗。注意冲洗过程中,MMC不能接触结膜。切通前,先行前房穿刺,使部分房水流出,眼压得到部分的降低。于巩膜瓣下,切除4 mm×2 mm小梁。然后,在进行周边虹膜切除,缝合巩膜瓣2针,10-0尼龙线缝合。于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1.5 ml,纱布绷带包扎。术后全身静脉滴注洁霉素0.8%、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5 mg,1次/d,联用5 d。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5 mg,3~5 d,局部滴碘必殊眼药水及阿托品眼药水。全视网膜冷凝术:球周球后麻醉,沿角膜缘360°,剪开球结膜。在角膜后7、10、13 mm,使用2.5 mm视网膜冷冻头,经巩膜作3排,每排各12、16、20个冷凝点,冷凝温度控制在-60℃~-80℃,每点冷凝时间约为10 s。根据角膜、前房及玻璃体情况,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视网膜光凝。睫状体冷冻术: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5 ml和0.5%布比卡因5 ml及透明质酸酶5个单位混合,进行球后麻醉。角膜缘后2~5 mm位置,9点至3点约180°范围作4~6点冷冻。温度控制在在-60℃~-80℃,时间约40 s。观察指标:术后观察视力、眼压、眼前段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等。随访时间6个月。

2 结果

2.1 视力 术后视力:视力0.1~0.2有28眼,眼前数指38眼,光感12眼,无光感2眼。

2.2 眼压 100例患者80眼中73眼控制,眼压为(10.28±3.49)mm Hg,手术治疗有效率91.25%;5眼需要局部使用2种降低眼压的药物治疗,眼压控制在30 mm Hg一下;2眼手术后眼压不易控制在理想压力,需要再次进行手术。

2.3 并发症 术中有2例前房少量积血,1周内吸收。没有眼球萎缩,没有前房成形性渗出,没有结膜瓣渗漏。术后有少数眼部疼痛患者,常规口服消炎痛,没有加用其他止痛药物,均可耐受。

3 讨论

在难治性青光眼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因复杂,常常导致难以控制的眼升高压及剧烈眼痛,失明率高[4]。因此,挽救患者残存视力,解除患者痛苦,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方面,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一般包括以下3个方面:原发疾病的治疗、视网膜缺血状态的消除、应用药物或手术控制眼压。

目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主要由于视网膜缺血缺氧,刺激眼内组织,释放血管生长因子,房角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导致小梁网阻塞、周边虹膜前粘连以及进行性房角关闭,引发眼压升高[5]。因此,除了治疗原发病外,改善视网膜缺血状态,也是控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关键。

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能有效保持滤过道通畅,防止纤维增生及瘢痕化粘连,有效控制眼压[6]。电凝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有效防止术中及术后出血。另外,小梁切除术时,先采用非切穿方式,这样能缓慢地降低眼压,防止虹膜过度突出及脉络膜上腔出血。睫状体冷冻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手术机制是通过冷冻的调低温效果,间接破坏睫状上皮细胞及其血管系统,以减少房水生成,从而降低眼压。但是不好掌握冷冻范围,如果冷冻范围过大,眼球萎缩;如果冷冻范围过小,则不能控制眼压。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发病率逐年增高。要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我们采用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发症较少,降眼压效果肯定。因此,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进行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孟然.全周边视网膜及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国际眼科杂志,2005,5(3):566-568.

[2] 卓业鸿.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手术.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0):957-960.

[3] 龚健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综合治疗观察.临床眼科杂志,2006,14(2):112-115.

[4] 李燕先.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对NVG的疗效探讨.国际眼科杂志,2008,8(9):1920-1912.

[5] 李裕钦.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眼科新进展,2005,825(4)377-377.

[6] 景晓彬.综合手术与单纯睫状体冷冻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6(23):591-592.

上一篇: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48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210例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的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