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奶奶,大字不识怎么成了畅销书作家

时间:2022-06-08 06:31:51

秀英奶奶,大字不识怎么成了畅销书作家

2015年5月1日,一本名为《胡麻的天空》的自然笔记出版,短短一个月,就登上当当网“新书热卖榜”。让人惊叹的是作者“秀英奶奶”是一位68岁的内蒙古老太太,只上过一年半小学。到底是什么让她从大字不识的“土婆婆”成为畅销书作家的呢?

婆婆生活太单调

儿媳妇当老师

家住上海市闸北区的芮东莉,70后,出版社编辑,古汉语博士,也是我国大陆最早的自然笔记倡导者。丈夫吕永林是上海大学的一名教授。早在结婚之初,夫妻俩就约定好要做丁克一族。可对一直想抱孙子的婆婆秦秀英来说,却是一个遗憾。不过孩子有孩子的生活,作为长辈,她也只能支持。

2011年3月底,64岁的秦秀英从老家内蒙古去上海儿子家中小住。因为语言不通,老人没住几天就嚷着要回老家。婆婆刚来就要走,这让芮东莉心里很不好受,便想着给婆婆找点事做。刚开始,夫妻俩故意把家里的杂事交给老人打理,可往往半个小时老人就收拾妥当了,剩下的时间还是得一个人面对空落落的家。看着老人孤独落寞的背影,芮东莉便跟丈夫提议道:“要不让婆婆跟着我做自然笔记怎么样?多出去接触接触大自然,心情也会好,权当是锻炼身体了。”芮东莉口中的自然笔记,是一种起源于欧美国家的观察、记录自然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用绘画和简单说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为大自然做笔记。

对于妻子的提议,吕永林十分赞同:“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就很喜欢植物,家里养了不少花花草草。虽然她不识字儿,但经常帮人画鞋样,所以画些简单的图应该没什么问题。”

第二天星期天,夫妻俩打算去附近的闸北公园跑步。这次,芮东莉拉上了婆婆。路上,芮东莉对婆婆说:“妈,听永林说你以前可喜欢花花草草了,要不我教你画这些花花草草,怎么样?”老人一听乐呵了:“不行不行,我的手握锄头可以,拿笔杆子可不行,那事咱干不来。”“没事,我们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以前我也不会,这不画着画着也就熟练了,妈你这么聪明,学起来肯定比我们都快。”媳妇的恭维让老人听后心里特别舒坦,最终同意试试看。

春天,到处都是盛开的花。每看到一种花,芮东莉总能迅速说出花的名字和品种,这让秦秀英十分佩服。芮东莉趁机鼓励她:“等以后看多了,你也会知道。”随后,芮东莉便把这些花都拍了下来。吃完晚饭后,芮东莉就兴冲冲地在桌子上铺好纸张,准备好各种水彩笔,开始像哄小孩子一样,把婆婆诱导到书桌旁。可嘴上说同意,等到真正尝试的时候,老人又退缩了。看着向妻子不断“求饶”的母亲,吕永林有些不忍心了:“要不下次再让妈学,先让她跟在你后面多看怎么样?”明白丈夫的心思,芮东莉却觉得如果一开始就打退堂鼓,婆婆之后更加没了拾笔的勇气,坚决不同意。向儿子求助无望的秦秀英只能尝试着拿起笔在纸上画花花草草。

老人是个左撇子,第一次用左手握画笔,手总是发抖,线条歪歪扭扭。芮东莉却很有耐心,指导婆婆一笔一笔慢慢画出花朵和绿叶的轮廓。画完几朵花后,老人这才稍微放松了一点点,开始慢慢着色。很快,婆婆的第一幅手绘作品新鲜出炉了。考虑到婆婆还没开始学写字,芮东莉就自己帮婆婆记录上自然笔记要求的天气温度地点等情况描述。

顺利完成第一幅作品的秦秀英高兴坏了,一晚上都兴奋不已。第二天上班前,芮东莉给婆婆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要求她照着样子把阳台上的吊兰画出来,晚上自己下班后检查。秦秀英答应了。

婆婆学电脑

儿子儿媳齐上阵

到单位后,芮东莉忙找了一些拼音图纸画册和一本《新华字典》,准备带给婆婆,好教她识字。

晚上回到家,看到婆婆画的《吊兰图》,芮东莉十分惊喜。“老师”的夸奖让秦秀英既害羞又开心。芮东莉对婆婆说:“妈,今天开始我就不帮你做记录了,你自己学着记,不会的字就用拼音代替。”没想到老人的倔劲上来了:“我学的拼音大多都忘光了,而且整篇笔记都用拼音看着也难看,要是你不嫌麻烦,你教我识字,我愿意学。”婆婆的回答让芮东莉喜出望外,她立即答应下来,给婆婆当语文老师。

让芮东莉高兴的是,婆婆还能记得不少幼时学过的拼音,只是记忆力不太好,总是会出现偏差。可老人学习的劲头却让芮东莉很欣慰。此后每个周末,芮东莉都会带着婆婆去家附近的各个公园转转,观察各种小昆虫,记录各种花草树木的样子。在完成的记录稿纸上,婆婆也会认真地一笔一划写上地点时间天气等记录要素。不过由于老人记忆力不好,基础也很差,所以经常会发生写错字的情况。每当这时,芮东莉都会帮婆婆纠正过来,把正确的字写在错字的旁边。而秦秀英为了在自然笔记里把每个字都写正确,总是在稿纸上打好草稿,让媳妇帮她检查一遍,然后再工工整整地抄在自然笔记里。

转眼时间过去了大半年,秦秀英从一开始啥也不懂慢慢地学会了几千个汉字,画画也画得有模有样,在媳妇的帮助下,做了上百篇“自然笔记”。眼看着快过年了,老人提出想回老家看看。怕婆婆回去后,荒废了“学业”,芮东莉有了新想法:教婆婆学电脑。学会了上网,不管婆婆在哪,双方沟通起来都会很方便。

和之前学画画一样,一开始,秦秀英对电脑也是心生畏惧。一向急脾气的芮东莉,面对婆婆这个大学生时,展现出了少有的耐心,一点一点地解释给婆婆听,握着婆婆的手不厌其烦地教。后来的几天,芮东莉因为工作太忙,教婆婆学电脑便成了丈夫吕永林的事儿。

在儿子媳妇的共同努力下,秦秀英总算学会了基本的操作,可以在电脑上面打字,也可以把手写的自然笔记誊录到电脑上去。婆婆回家之前,芮东莉又帮婆婆申请了微博,取名“临河而居”,让她回老家后可以把自然笔记传上博客跟大家一起分享。芮东莉这么做,一来是让婆婆坚持下去,二来也是给她找个事做,让老人多接触外面的世界,把晚年过得更加精彩些。

没想到,微博开通没几天,就吸引了不少“粉丝”前来。《新闻晨报》知道后,还特意刊登了几幅秦秀英所作的“自然笔记”。自己一个只上过一年半小学的土老太太,还能在报纸上露回脸,秦秀英喜不自胜,跟媳妇保证回去后一定好好画。回到老家后,经常每隔几个礼拜,芮东莉就会在婆婆的博客上看到她更新的博文,而这些图文的记录,为她赢来了越来越多网友的好评,粉丝们都热情地称呼老人为“秀英奶奶”。

虽然分隔两地,芮东莉每次看到稀奇的东西都会第一时间跟婆婆交流,婆媳俩经常在微博上互动。秦秀英兴奋地告诉媳妇,她是村里第一个玩微博的老人,大家都说她跟得上潮流,是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潮老太”。

媳妇大功告成

“土婆婆”成畅销书作家

2013年7月,秦秀英再次来到上海小住。一见面,她赶忙把自己的“大作”拿给媳妇欣赏。让芮东莉没有想到的是,婆婆自然笔记的记录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大自然的植物昆虫了,还有传统习俗和农家生活用品的记录,甚至还有正在天空飞行的飞机和远处林立的高楼大厦。婆婆的这些改变,让芮东莉欣慰不已。

不久后的一天,秦秀英和媳妇一起来到世纪公园做自然笔记。走了没多久,芮东莉就被一片开着红色小浆果的灌木吸引过去。婆婆立即会意地要从口袋里掏出纸笔,可发现忘记带笔了。看着母亲垂头丧气,吕永林想出了一个办法:“你看这些植物的浆果各自有各自的颜色,要不咱用浆果画?”芮东莉和婆婆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两人立即从地上找到不少落在地上的植物籽、浆果粒,偶尔摘两朵不同颜色的小花在纸上着色。饱满的植物汁液浸在纸上的效果分外好,婆媳俩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后来再忘记带笔的时候,芮东莉都会采取这样的方式记录。

2014年10月国庆节,芮东莉和吕永林带着秦秀英到云南昆明探亲。昆明是四季之城,有很多独特的植物鲜花等。秦秀英一到那里就看得入了神,她经常站在某个树下一动不动盯着某棵树,或者瞧着某朵花,晚上回去整理出来发到微博上。从昆明回来后,婆婆就画了很多关于昆明之行的自然记录,传到微博上后,引来无数点赞声。

2015年年初,浙江人民出版社找到秦秀英,希望能把她的自然笔记集结成书。这不仅仅是一幅幅简简单单的自然笔记,更是一位老人用简单的画笔讲诉自己、讲诉世事人生。2015年5月1日,秦秀英所著的《胡麻的天空》正式出版。短短一个月,《胡麻的天空》就登上当当网“新书热卖榜”。

2015年7月1日,芮东莉在博客上上传了婆婆最新的一幅作品,并作了简短的说明。那幅画并不是自然笔记,而是婆婆画的自己的梦境。那段时间,秦秀英经常会跟芮东莉夫妇聊到以前的事,回忆以前家人的样子。让芮东莉感到欣慰的是,婆婆并没有被困在怀念里,而是通过绘画记录的方式,很好的宣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看着一张张画纸上倾泻的回忆,婆婆露出满足的微笑,绘画学字是她收到最珍贵的一份礼物,她会充分享受这份礼物带来的快乐。

(文中当事人均为真名。未经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转载,上网)

上一篇:高考文言实词理解题的考点及备考指导 下一篇:低成本相亲,这男生靠“小气”牵手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