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林植物配置的要点探究

时间:2022-06-08 04:27:01

关于园林植物配置的要点探究

摘要:现代的城市园林景观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植物景观是人们感受最为直接的景致,也是惟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本文对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与对策。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现状问题;原则对策

Abstract: The modern city landscape garden plant landscaping, plant landscape is the most direct view for people to feel, is the only can make people feel the life change of scenery.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dscape plant configuration we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ndscape plant configuration.

Key words: garden; plant disposition;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principle

TU986.3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

1、植物作为装饰品,弱化了功能性。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设计、小区景观设计大都是在满足人们生活空间的前提下,利用边角地带见缝插针地点缀植物,把园林植物作为主体来设计的景观可以说少之又少。总体看来,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景观都有自己的功能需要,但是我们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却片面追求形式美,过分强调视觉的审美效果,大量采用几何模纹,选用低矮灌木和草坪,把植物作为城市空间的装饰与点缀,大大弱化了园林植物应有的生态功能。

2、植物种类单调,片面地追求四季常绿、一次成型。在我国城市绿地设计植物种类的选择上,我们应尽量注重物种的多样性,避免同一个物种数量过多,栽植面积过大,否则会造成人们视觉上的单调效果。而且大面积的栽植同一植物,有利于病虫害的繁殖与蔓延,对植物产生致命性的威胁。其次,在一些城市(尤其是北方)的绿化中,植物配置上片面地追求四季常绿,这样会造成物种单一,植物季相变化不够丰富等。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的主体,植物的景观受当地条件与气候的综合作用,在一年中有不同的外形与色彩变化。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我们必须对植物的物候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这样才不至于产生单调的植物景观。其三,要合理地利用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和植物可移植的特性,建设成长型的园林。在某些地区的城市绿化中,为了追求一次成型的绿化效果,大量地移植外来树种和栽植大型乔木,从而造成因树木不适应当地环境而大量死亡的现象,或者后期的养护成本过高,造成很大的浪费。园林绿化应是一项长期的投资,有一个自身发展的过程,我们应当尊重这一规律,不要指望一次性成型。

二、现代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1、设计水平比较低。植物配置就是指多种植物进行联合,其联合媒介是设计师。现代园林绿化在设计上,虽然有制度保障,但很多不良现象却时时发生。个别公司及个人没有具备设计资质也进行设计;个别公司虽然具备设计资质,但采用业务分包,进行高价中标,最后以低价分包,甚至资质外挂,盖上公司专业章,冒充自己设计,这种现象导致出现大量良莠不齐的设计作品,是设计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1]。

2、设计抄袭现象普遍。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园林绿化建设设计抄袭网上作品的现象十分普遍。个别设计作品仅把项目名称与设计单位改变,造成不同地区的出现相同的植物配置。

3、随意盲目选择植物品种且单调。由于植物品种的多样性,生长习性及环境都不相同,彼此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如:喜阴,喜阳、耐旱、落叶、常绿、开花、不开花、季节性开花、花色不同、带刺、有毒等,选择范围广、难度较大。加上设计要求及功能需求不同,加大了设计难度。同时,也有设计者专业水平较低,不了解植物生态习性、当地的人文和历史,导致植物选择出现盲目性与随意性,且在品种的选择上比较单调,降低了设计作品的质量。

4、领导不合理干预。在园林绿化的建设中,大部分的单位都是领导才有决策权。领导官僚意识浓厚,喜欢显示品味赶时髦,对设计方案随意改动,个别设计人员为迎合领导,以领导的主观意识进行设计,导致设计被行政干预,完全缺乏科学性[2]。

5、“大树进城热”的不良影响。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大规格的苗木,要求达到立竿见影的目的。把农村的大树运进城里,破坏农村的生态平衡。而这些大树在进城时,大都是根系与树形状已经遭到致命破坏,移植的成活率非常低,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无法恢复。而且很多树从外地运来,外来树种需要比较久的时间才能适应另一个气候,而很少采用本地的树种,忽略了本地树种的优越性,导致运输成本提高。

三、现代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1、经济原则。园林绿化的设计与施工必须遵循经济原则,做到量力而为、节约且创造经济。园林建设要财力支持,但是要根据实际量力而为。绿地建设,应该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效果。同时,还应该利用园林绿化现有的生产功能,创造经济效益。

2、适用原则。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首要考虑的是适用问题。适用原则要因地制宜,要有长久性与科学性。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人为创造其生长所需条件[3]。适用原则必须使园林功能符合服务对象,把园林功能和服务对象达到紧密结合。

3、美观原则。在经济适用原则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出植物的形体、线条和色彩等各种自然美,进行科学的植物配置,提高园林绿化艺术水平,使之更加美观,使人们得到视觉享受。

4、创新原则。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特殊性。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也有其特殊性,因此,要采用科学技术创造完成。有创新,才有进步,可以人为为植物创造生存条件,进行培育、改造,才能有新的植物配置。

四、现代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对策

1、科学合理的进行植物配置。科学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必须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及发展。只有把这四者协调的结合起来,才可以科学合理的进行植物配置。还应该考虑建设单位功能需求,明确功能定位。同时还要掌握各种植物生长地的环境和水文、生态习性。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植物配置,才能够有效防止随意性与盲目性。

2、大力提倡移植大苗。城市绿化中,“大树进城”成为不良风气。许多树木由于离开其自然环境,加上挖掘和运输伤害,在新环境里难以存活。造成古树名木的资源损失,有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由于树损伤也失去了自然美,费用昂贵,增加了成本。应该大力提倡移植大苗,使园林绿化的效果得到提高。

3、加强植物配置的艺术性。植物配置艺术性主要强调主景和此景,能够突出园林景观特色及艺术风格。应该利用植物多样的品种、色彩美和形象美、层次,色差、形状、季节变化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建设、发展的要求,运用几何及创造性想象,通过对比、衬托、韵律等艺术手法,把园林景观意境表现出来,达到移步异景的自然效果。

4、实施专业的植物配置。对于领导主观意识的配置,尊重领导的正确意见,在建设施工中合理运用,但领导那些不符合科学的配置意见,要坚持原则,合理解释,提出科学的意见,实施专业的植物配置。

5、采用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应用乡土植物非常重要。乡土树种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多样性、观赏性、经济性的等。根据城市不同的绿地条件和环境,选择不同的植物。乡土植物有很强的经济优势,取材方便、易育苗、随种随取、省了运输费用、成活率高、寿命长等,降低了成本,非常实惠。

6、植物品种的多样化。植物配置的品种应该多样化,防止景观效果出现单一和相似。应该让园林中一年四季都有花开,有绿叶的多样化自然景观。在春季开花植物有迎春、丁香、玫瑰、蔷薇、樱花等;夏季开花植物有木槿和九重葛等;秋季开花植物有黄花槐和木芙蓉等;冬季有腊梅和红梅等。

五、结束语

总之,植物造景是世界园林的趋势。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把不同的树木花草,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尽量讲求艺术性,使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动植物与镶边植物等名得其所,梦构成一个人工植物群落整体。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打破植物配置的程式化,我国传统园林中大多存在着对乔、灌木成年期后后尺度估计不足的毛病,显得较为拥挤闭塞。现代植物配置要求开朗明快,活泼可亲。对于植物美的感受偏重于整体效果,注重于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植物配置的特点,由繁琐趋向简练。在领略到大自然的气息,领略到植物自然生态景观的同时,欣赏到人工装饰之美,从天然的及人工的两方面,挖掘园林植物配置之美。在植物色彩的运用上或组合形式、空间处理上都有别于传统的园林形式。这样才能在园林植物配置上有所发展,从而获得最佳的园林景观效果。

上一篇:简析预应力索桁架在玻璃幕墙支承体系中的应用 下一篇:彩色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创新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