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提高说话能力的“三式”语境

时间:2022-06-08 02:22:09

【摘 要】

加强说话能力训练,不仅在于使学生善于说话,还在于锻炼其思想,带动其听、读、写方面的提高。叶圣陶先生认为:“在现在的时代,听、说、读、写非连起来不可了!”【1】教师要努力调动和保护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创设形式各异、灵活多样的说话训练语境,逐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关键词】

说话能力 语境

诵读式:在朗朗书声中领会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朗读是比较常用的,它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良好说话习惯的有效途径。“在朗读过程中,优秀作品中那些美的语言,能与朗读者的词汇储备沟通起来,丰富口语语库,使自己的口语得以净化,从而丰富语言的表现力,通过朗读有益于培养良好的语感,促进语感迁移,提高说话能力。”【2】如教朱自清的《春》,学生在反复朗读之后记住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可能此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样的朗读对他们的说话能力有什么帮助,但在学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时这种语感的迁移就得以体现了,学生在想象“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画面时,头脑里就会很自然地出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画面,表达时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远看有草色,近看却没有,体现了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情景。

反复朗读,读到烂熟直到倒背如流,这是提高学生说话表达能力的又一种传统方法――背诵。香港大学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我们的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短文、段落,应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内容、结构形式、语言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彻底背诵”。通过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现在许多学生说话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脑中无“米”,说起话来当然困难。“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只有达到此种程度,说话时,则“如泉之涌,滔滔不绝”。

交流式:在问答交谈中思考

问答,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双边的活动。这里有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等形式。然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不能达到训练说话的目的;提出的问题过于难,又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的问要目的明确,难易适宜,范围得当,能启迪思维,唤起想象,而且要注意问题之间的联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乌申斯基说得好:“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如: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如果教师一开始就问学生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乐观还是悲观的,说是悲观的,从把酒问月可以看出,词人内心苦闷,才会借酒浇愁,从“我欲乘风归去”也可以看出本首词是悲观的。这时教师问:词人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之前我们还学过他的哪首词?教师这样的问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让旧知识启发新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耐心诱导,使其“说下去”“说清楚”,让学生在无注意的心理状态中进入教师预定的说话语境中去,“核心是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进行思维的能力”。【3】

交谈,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口语训练形式,应变性强,没有固定的时空条件限制,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话题,随时都可以进行交谈,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交谈对象,让学生根据对象的年龄、身份、职业、爱好和心境寻找话题,训练交谈能力。这种训练方式看似简单,真正操作起来问题多多,如:有的学生胆小内向,在这种场合下说不出话来,这时教师要给他们创设一个活泼开朗的同龄人,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带着他们走进交谈的语境中去,逐步培养他们大方的与人交谈;有的学生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人,不知道说些什么,这时教师可以提前告诉他们创设的对象及话题,让他们根据对象、话题提前做好准备,到说话训练课上就不会出现接不上话的情况了;还有学生会出现交谈时自己说自己的,和对方没有交集,这时教师要及时调节,让他们学会交谈与倾听,找到交谈的共鸣点。采用这种训练方式,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交谈的目的,把握交谈的话题,包括提出问题,控制话题,转换话题等。

复述式:在反反复复中想象

复述根据要求和难易不同,可分为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三者的共同要求是:抓住语言材料中的重点语句。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每种复述的方法:简要复述时抓住主要内容,删去课文中一些描述性文字,把人物对话和设问句改为陈述语气;详细复述时的内容顺序、段落层次、重点部分以及情节发展应与原文一致;创造性复述,要在原文基础上发挥想象,重新加以组织。复述课文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其次,领学生把握课文脉络。如:复述课文《社戏》第十一节,可以这样安排:先把语句读通顺,读熟练,在此基础上练习概括段落主要内容。复述之前,再理一理这段文字的思路,由嗅觉到触觉到视觉,最后听觉,这样复述时学生会比较有条理。在学会简要复述和详细复述后,尤其要注重创造性复述,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假如把自己的探讨深入到创造性上去,那他们的探索很快变为对艺术的研究。”【4】如:复述《天上的街市》,作者选取民间故事为题材,把牛郎织女的故事进行了改造。那学生在进行复述时,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创造性复述,只要合理都给予鼓励。如此复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内化语言的机会,使学生理解、积累课文语言材料时,又充分调动起其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自动激活、调出、选择、重组,并在复述中得到检验,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复述不是背诵,它是课文内容、语言、情感的内化、重组和表达的过程,因此,不要照本宣科。复述课文是一个从简单到具体,又从具体到创造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一言片语都合与论理,出于至诚。”这就“要精于思想,寓于感情,工于表达”。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高低强弱主要应当是由教师的教来决定的。【5】教师要注意创设最佳语境,营造一种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的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人人动口,调动所有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把长期滞后的口头表达训练转化为自觉自动的、富有情趣的说话语境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注 释】

【1】许建中,于年河.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M】.1986(04)

【2】 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0

【3】陶本一.端正对语文教学自身的认识【J】.山西教育报,1986

【4】柯伦.教学的美学【J】.教育研究,1985(03)

【5】钱威.“主导”与“主体”的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89(05)

上一篇: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下一篇:借助想象,提高阅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