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语文教育思想的启示

时间:2022-06-07 10:09:56

苏霍姆林斯基语文教育思想的启示

【摘 要】对于儿童鲜活而稚嫩的生命来说,语文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他们存在的根本方式和成长的有效路径。小学语文教学应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用问题开掘生命的潜力;用情趣激发生命的活力;用对话凸显生命的张力;用思想昭示生命的魅力。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思想 小学语文 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0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6-0101-03

在新课程向纵深发展的今天,重温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他关于语文教学的许多建议对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仍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于语文学习、关于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了很多建议。他说:“学校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氛围。”“你们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彩的敏感性,你们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地说,学生应当成为‘词的音乐家’,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1]“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彩。”[2]现在的孩子被物质、宠爱、喧嚣、浮躁包围着,他们通过文本认识自我、感受生活,他们太需要通过阅读来打造强壮的精神骨架,寻找真诚的感动,树立最初的信念。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

一、用问题开掘生命的潜力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3]是的,当学生对文本还没有产生自己的疑问,还没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时,就不会产生阅读期待,更不会有阅读动机。因此可以说,有效的阅读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枫桥夜泊》是这样导入的:

(教师由歌词《涛声依旧》中的钟声,引出历代诗人描写钟声的诗句,并组织学生诵读。)

师: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师:你听,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所以,你看,当代诗人陈小奇的笔下有这样的钟声。

生: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师:所以,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的笔下有钟声。

生: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师:所以,五百多年前高启的笔下还有钟声。

生: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师:所以,八百多年前陆游的笔下也有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生: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语速缓慢而富有启发性):问题来了!问题来了!什么问题?很自然的,一下子从你的脑海里冒出来。

生:为什么这四位诗人都要写寒山寺的钟声?

师:对呀,生活在不同的年代,跨越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什么四位诗人会不约而同地写到寒山寺的钟声呢?继续。

生:为什么这四句诗里面都提到了钟声呢?

师:对呀,寒山寺、枫桥边有那么多的景物可以描写,为什么诗人们都会写到,都会把目光聚焦到这钟声之上呢?继续。

生:寒山寺的钟声有何等的魅力,以至于从现在到八百年前那么多的诗人都去写它的钟声?

师:哎呀!你问的正是我想问的。这时光流淌了一千多年啊,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诗人都要去写寒山寺的钟声?这钟声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其实,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这个人就是张继,这首诗就叫《枫桥夜泊》。

……

王老师深谙让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他先引入历代诗人描写钟声的诗句,指导学生反复阅读。然后借用陆游的诗进行巧妙的改写,感受钟声的悠然、旷远。再引导学生由今溯古,一遍一遍地朗读描写钟声的诗句。在复沓排比、回环起伏的诵读中,学生自然就进入了千古钟声特有的情境中,一个个高质量的问题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4]这个教学环节,教师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文本、研究文本的内驱力。

在《“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这一条里,作者还这样建议:“尽力为你们的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吧。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们才能掌握教材。请你们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吧。”[5]

二、用情趣激发生命的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很多条建议中都提到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他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6]“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儿童的良好情绪,对于培养学习愿望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强烈的学习愿望。”[7]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就非常注重课堂教学的情趣性。他教《翠鸟》设计别出心裁。老师走进课堂,对孩子们说:“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今天,我来到翠鸟的王国进行采访,准备写一篇有关翠鸟的报道,让全世界的人都来关心你们,保护你们。”孩子们顿时兴奋起来。于老师又说:“听说,翠鸟的叫声很好听!”小翠鸟们叽叽喳喳地欢叫起来,俨然是走进了美妙的鸟的王国。下面的教学就在对话中展开了:“听说你们又叫钓鱼郎,谁来介绍一下是怎么捕鱼的吗?”“怎样才能证明你们飞得快呢?”“你们的家在哪里呀?”“你们的家这么小,如果我去做客,怎么进去呢?”“这儿有一篇报道(指课文),可惜是中文我看不懂,但还能听得懂,谁能读给我听听?”……在童话般的教学中,师生关系亲密融洽。学生情趣盎然,活力无限,充分地展露了他们美丽的童真,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不经意间就把学生带入了一种诱人的情境,激发了他们莫大的学习兴趣。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的最好解释,这就是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最佳境界。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这条建议中明确指出:“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8]许多名师的经典课堂也证明了这一点: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情绪被调动,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时候,他们亲近文本、接触言语的欲望会极其高涨。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实现了超越,达到了阅读的高峰体验。

三、用对话凸显生命的张力

语文课堂应该充满活力,闪现智慧,也就是说要激发学生思维相互碰撞,产生灵感和顿悟。在《要使知识“活起来”》这一条里,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应当努力做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要使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活起来,在急速的、经常不断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活起来。”[9]

一位老师教学《掌声》一课,在读书汇报中,一位学生提出:课文中“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到底是演讲前的掌声还是演讲后的掌声呢?教师顺势引导,启发思考辩论:“你们认为指的是哪一次,各自找出理由来吧。”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样一个片段:

生1:小英说的那一次掌声是指演讲前的,小英很不情愿地走上讲台,是掌声感动了她,她才镇定下来。

生2:我认为小英说的是演讲后的掌声,她说掌声“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因为演讲后,她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说明她对自己有信心了。

生3:给小英鼓起勇气的应该是演讲前的掌声,因为这一次掌声是经久不息的,小英很感动,还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

生4:我认为小英忘不了的是演讲前的掌声。演讲前,小英慢吞吞地走上讲台,而且眼圈也红了,这时候,她最需要掌声的鼓励。

生5:我认为小英说的那次掌声包括演讲前的和演讲后的,因为书上说,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说明演讲前和演讲后的掌声都给了小英很大的鼓励,所以,她永远也忘不了。

……

教者巧妙地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辩论,鼓励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在争论中研读细究课文,增强了语言感悟能力,更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经验的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总是遵循这样一个方向,就是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占据首位的,不应当是背诵,而是借助词来进行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认识客体、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并且认识其细微的差别,深入思考这些细微差别。”[10]“思想好比火星儿:一颗火星儿会点燃另一颗火星儿。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氛围,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维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他给别人讲述的思想越多,他自己就会变得越丰富。”[11]

四、用思想昭示生命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严肃地指出:“现代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有着非常严重的缺点:没有足够的智力的训练,也就是说,没有进行足够的专门的工作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12]《人民教育》的一位资深编辑也说过:“如果语文还是只知道在那些没有生命的字词句上反复折磨学生,不愿为学生的思想与精神的生长奉献智慧,那么我们就不能指望语文有打动心灵的力量。”

为此,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建议道:“必须把儿童的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作为教学体系的基础。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而要创造自己的思想。”[12]“如果词不是作为创作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背诵、接受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不用词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变得对词缺乏领会力。”“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13]

在我校组织的骨干教师观摩教学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了《桂花雨》一课。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读读课文,说说作者写桂花的香味用到了哪一个相同的字?

生:“浸”字。

师:这里的“浸”字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呢?

生:“浸”字可以换成“笼罩”。

生:这里的“浸”可以换成“陶醉”。

生:我认为“浸”还可以换成“弥漫”。

师:好,大家就把“笼罩”、“陶醉”、“弥漫”这几个词换进去读一读,体会体会有什么不同。

(学生读完之后一时说不出来有什么不同。)

教师接着出示:

字典里的解释:

浸:在液体里泡。

笼罩: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

陶醉:快乐得像醉了一样。

弥漫:指尘土、云雾、水等充满、布满。

师:同学们认真读一读字典里的解释,看看在句子里用哪个词最好?为什么?

(学生认真地读、思考。)

生1:“笼罩”是像笼子似的罩着,只是表面的。而“浸”字说明桂花的香味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角落,还是“浸”字用得好。

生2:我也认为“浸”字用得好。“弥漫”的意思是充满、布满,一般是用来形容看得见的东西,而桂花的香味是看不见的,所以用“浸”字好。

生3:如果用“弥漫”,应该改成:“桂花香弥漫着整个村庄”。但还是“浸”字好,说明桂花的香味已经渗透到了里面。

生4:“浸”字表明整个村庄,村庄里的房屋、树和人全都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面,即使桂花落了、谢了,整个村子也能散发出淡淡的桂花香。所以,“浸”字用得好。

生5:我也认为用“浸”字好,说明桂花香已经浸透了每一样东西,甚至还浸透了人的心。

师:是啊,这个“浸”字用得好,用得妙。大陆解放前夕,作者随家人一起去了台湾。多少年过去了,但是家乡的桂花香始终萦绕在作者的记忆里。因为这桂花香已经浸入作者的心脾,融入到作者的血液里。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好好地体会体会。

……

“摇花乐”、“桂花雨”虽是作者童年时代的往事,然而桂花的香味却丝毫没有从作者的记忆中淡去。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散发出弥足珍贵的清香。这是因为,桂花香已溶进了作者的生命。一个“浸”字道出了这其中的一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们不仅是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来感知周围世界的。他们深刻地感到词的情感色彩:词好比是一点火花,去点燃思维的火药。”[14]在这个片段中,教者紧扣“浸”字展开教学,放手让学生去辨析“浸”字与其他词语的不同,通过词的辨析点燃了思维的火花,感受到了词的感彩,从而深刻地领悟了“浸”的内涵、“浸”的意蕴、“浸”的神韵。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对故乡、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体会到了作者内心那一份最纯真的情感。

文学作品的阅读,其实就是一种发现。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客观世界的发现,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苏霍姆林斯基说:“怎样才能找到人与自然界、人与知识相互作用的那个领域, 以便在这个领域里用认识来鼓舞起他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与人的自尊感融合起来。通向这一精神状态的途径,就是要使这个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15]

语文是儿童生命成长的重要基石,阅读是精神发育的催化剂。在新课程背景下,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语文教学的建议将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3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3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4

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8

5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7

6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

7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53

8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6、57

9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42

10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43

1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68

1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79

1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42~144

1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80

15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4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思想政... 下一篇: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