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PK“猫爸”,成功家庭教育靠什么?

时间:2022-06-07 08:22:31

“虎妈”PK“猫爸”,成功家庭教育靠什么?

对于正面临教育难题的中国父母们来说,严厉的“虎妈”教育和温和的“猫爸”教育这两种选择让他们非常纠结。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各有各的背景、道理和特点,值得探究的是,不管是“虎妈”,还是“猫爸”,他们真的是能够照搬的成功家庭教育典范吗?

对阵:“虎妈”与“猫爸”家庭教育观大PK

文/左 右

“虎妈”育儿:管你没商量

“虎妈”是谁――

“虎妈”是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出版过育儿书籍《“虎妈”战歌》。

“虎妈”的育儿特点――

严厉,是“虎妈”教育的突出特点。“虎妈”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一切办法,让两个女儿做一些现在不乐意但对自己将来有益处的事情。孩子没有自,大部分事情都由“虎妈”决定,而且全程陪伴孩子的成长。

“虎妈”的规则――

不准在外面过夜

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不准在学校里卖弄琴艺

不准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

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

不准只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而其他科目平平

不准演奏其他乐器除了钢琴和小提琴

不准一天不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虎妈”的教育成果――

大女儿14岁在卡内基音乐大厅弹钢琴,小女儿12岁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并且两个女儿都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

“猫爸”育儿:教育也温柔

“猫爸”是谁――

上海 “哈佛女儿”常帅的老爸常智韬先生。

“猫爸”的育儿特点――

宽松平等是“猫爸”的主张。“猫爸”经常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足够多的自,由孩子自己决定人生方向。他眼中的教育,是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的一场圆舞曲,就像猫一样。

“猫爸”的规则――

学习是第一位的任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如果学习很自觉,就让你自主决定一些事

给了你的自你用得很好的话,就可以给你更多一些

今日事今日毕

带同学回家、去同学家过夜都在被允许之列

自己选择学琴还是跳舞

不硬性规定几点钟吃饭、几点钟玩和几点钟看书

放学后先写作业,还是先做其他的事情再做作业,都可以

“猫爸”的教育成果――

女儿常帅在上海七宝中学的学业成绩名列前茅,年年都获得奖学金。在与美国最优秀学生的竞争中获胜,2010年被哈佛大学录取。

辩论:“虎妈”的严和“猫爸”的宽,孰优孰劣?

文/程 雪

“虎妈”有方,“猫爸”有道,“虎妈”和“猫爸”的育儿观点相反,教育成果却有目共睹。向来,对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来说,教育方法的优劣是以孩子成就的高低来说话的,自然,“虎妈”和“猫爸”都有他们各自的支持者。

“虎妈”派:竞争太激烈,不严厉难成才

“家庭教育就该向‘虎妈’看齐。现在的社会竞争太残酷了,孩子开始独立学习的时候,必须由家长持着棍棒推着走,否则就会被淘汰。其实,贝多芬也是在父亲的棍棒下成才的。”

据统计,有34%的网友选择支持“虎妈”,他们认为,孩子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不了解社会,而且自制和判断的能力弱,需要家长为其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家长不负起责任,不督促和管教孩子,孩子就不可能成才。严苛的教育实质上是掌握了孩子人生的最初“选择权”。

“猫爸”派:孩子健康快乐,可以夯实一生

“对孩子而言,快乐成长更重要。只有度过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性格活泼开朗,积极进取,具备良好的人格素质,将来才能拥有健康、成功的人生。”

支持“猫爸”的网友占40%,他们认为“关爱成长,孩子的幸福最重要”,孩子的心灵很脆弱,不停地强迫孩子等于心灵虐待,只有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和快乐的童年,孩子才能拥有自信心、被信任感、被欣赏感,这些会让孩子受用一生。

糊涂派:左右为难,教育孩子很头疼

“现在真的不知道如何教育才好。太严厉了,怕孩子承受不起,现在自杀的孩子太多了;太宽松了,怕耽误了孩子,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真矛盾啊!”

态度不明朗的网友占20%~30%,他们很矛盾,觉得两种方法都各有优势,是个说不清的问题,不知道究竟如何选择。

小结:把握好宽严度,做到收放自如

事实上,宽和严并不是对立的,两者都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宽,是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与信任,为孩子保留一定自由发展的空间;严,是指在教育孩子时要有严密的计划、严格的要求和严肃的态度。家庭教育要做到宽严相济,并把握好这两者间的度。哪些方面该宽,什么时候要严,家长应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解析:成功个案不是“育儿宝典”,不能盲目复制

文/王美娟

每个成功的家庭教育都只是个案,“虎妈”与”猫爸”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具备了多种独属于他们自身的条件和有利因素。

孩子独特的个性特征

参考要点:尊重孩子

“虎妈”、“猫爸”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施教的对象――孩子。“虎妈”的两个女儿性格温驯,内心缺乏主见,而且时有叛逆表现,“虎妈”厉声呵斥之下,孩子就变成了“乖乖女”。而“猫爸”的孩子懂事自立,凡事用不着大人操心,“散养”的家教方式恰好为其提供了宽松的成长环境。

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比如自制能力差的孩子,家长就应该多一些约束,而不能一味地放纵;而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强的孩子,父母就可以给予更多的空间。孩子的成长是“一把锁配一把钥匙”,唯有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才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家长自身的有利条件

参考要点:提升自我

“虎妈”、“猫爸”都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比如,在女儿练习小提琴的过程中,“虎妈”全程陪同,并充当司机;“猫爸”则经常为女儿开家庭party,陪女儿买衣服。另外,“虎妈”、“猫爸”还具备较高的教育素养,他们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懂得收放自如的方法,清楚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并且意念坚定,一旦确定自己的目标,就不受他人的影响,持之以恒地按照自己的教育方法实施下去。

家长如果机械复制他人成功的教育方法,但自身又不具备虎妈猫爸的条件,不但难以实现教育目标,还可能伤害孩子。明智的做法是,选择教育方法前,先付出像“虎妈”与“猫爸”那样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提升自我,形成良好的教育素养。

教育环境的因素

参考要点:参照环境

美国的学校教育营造的是民主、平等理念,“虎妈”的两个女儿虽然在家里非常紧张,背负很大压力,但是学校给了她们一个宽松的环境,孩子在严和宽之间能够找到平衡。“虎妈”曾坦言,如果她生活在中国,可能就不会用如此严厉的教育方式。而中国的学校、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家长如果再严格,孩子则可能承受不了,所以,“猫爸”才会选择自由宽松的教育方式,以避免孩子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

根据孩子所处的教育环境,有所侧重地选择教育方法,让家庭教育实现平衡,也是“虎妈”和“猫爸”育儿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家长要依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任何脱离环境、片面地参考成功个案的教育方法都是不科学的。

各自存有弊端

参考要点:权衡利弊

“虎妈”与“猫爸”的育儿有其成功的一面,同时又都具有“硬伤”:“虎妈”的教育模式讲究“高压”,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斩断了孩子的思想触角,也很容易使孩子在“高压”下形成叛逆、扭曲的性格。而“猫爸”的教育方法如果施用在生活散慢、缺乏主见的孩子身上,那么就极易使孩子养成放任自流、良莠齐生的成长性格和环境,最终导致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家长在参考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教育目标,仔细斟酌和辨别,权衡利弊。

总之,孩子本身千差万别,家长的素质各有千秋,教育环境也各不相同,教育方法不可一概而论,成功的例子不能盲目复制。

案例:“虎妈”与“猫爸”不是单选题

文/祁丽珠

子成才,爸成腕

――广东省十大杰出父亲之一张仲庆教子之道

“虎妈”与“猫爸”各有其成功的地方,但是作为家长,决不能简单地进行选择,“虎妈”与“猫爸”不是单选题。教育不仅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需要家长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智慧的父母会懂得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规划,从成功教育经验中汲取具有普适性的规律和方法,巧妙地揉合家庭教育中的宽和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在如何智慧地把握教育方法的宽严这个问题上,广东省十大杰出父亲之一张仲庆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张仲庆一直是一位出色的“规划师”,他既坚守自己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又能针对孩子每个年龄段的特点,巧妙设局,让儿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朝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进――

幼儿期的不合作:寓教于乐

张力小的时候,张仲庆想对他进行启智教育,然而张力不合作,总不愿听从父亲的安排。利用严厉的手段强迫孩子,也许能起到一时的效果,从长远看来,却可能得不偿失。如何才能让孩子在快乐中达到教育的效果呢?经过观察和思考,张仲庆终于找到了一个两全齐美的方法。张力对骑自行车很感兴趣,天天晚上都吵着让爸爸带他出去骑车。张仲庆于是在家附近立交桥底下的一片空地上,设立了一个融教育于玩乐的亲子乐园。

“北冰洋在哪里?”他喊道,张力一听指令,立刻骑上小车,呼呼地从他身边经过,停在前面不远某处,然后得意地大声喊道:“爸爸,我到了!”“大西洋在哪里?”孩子又呼呼地发动起小车,煞有介事地转了个弯,停下来大喊:“到了!”

其实,这里的“北冰洋”、“大西洋”都是张仲庆根据真实的地理方位,按比例用粉笔在地上划的图标:北边是北冰洋,南边是南极洲,西边是大西洋,中间是印度洋,东边是太平洋……这样玩了一段时间后,张力已经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烂熟于心了。张仲庆在自由宽松的有趣的环境中实现了他的教育目标。

少儿期的逞英雄:故事启迪

读小学时,调皮的张力在和同学们玩耍时逞英雄,为了证明自己“勇敢”,他爬到了树上用砖头砸小鸟,结果一脚踩空,摔下来弄伤了膝盖。看到伤痕累累的儿子,张仲庆发誓要杜绝孩子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因为这实在太危险了。然而,他并没有批评孩子,也没有说“不准”两个字,只是简单包扎一下就让他吃饭去了。直到晚上,张仲庆才开始了他“用心良苦”的教育――他给儿子讲起了故事: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他先给儿子哼了一遍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然后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二小被坏人用枪尖刺死了吗?他再也看不到他的牛了吗?”张力问道。“是的,王二小为了全村人的安全,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虽然他年纪小,但他敢于舍身成仁,是公认的大英雄,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张力感动得流泪了。这时,张仲庆趁势说起了他今天的鲁莽行为:“真正的勇敢不是逞能,更不是破坏,而是在面对不正当行为时,敢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解危险。”在张仲庆温柔、轻松的教育引导下,张力虚心地接受了父亲的批评,并且保证再也不犯同样的错误。

少年期的疏于学习:激发斗志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力关注的东西多了起来,对学习的兴趣没有以前那么浓厚了。张仲庆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同时明白,孩子已经长大,有自己的想法了,堵是堵不住的,唯有从各个方面疏导孩子,激发他自己内心的学习意念。

为此,张仲庆在21世纪来临的跨年夜,送给了孩子一份特殊的礼物――画在床边墙上的方程式Y=X2+2,通过这个方程式告诉孩子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就与他个人付出的努力呈乘数效应,同时,不要忘了家人背后的付出。张力升高中考试之前,张仲庆还特地带儿子去了人才市场,面对着一项项招聘职位和要求,张力感慨道:“爸爸,高待遇的工作都需要高学历啊!”“不仅仅是高学历,还需要综合性的能力,你看这里这么多人求职,竞争多大可想而知。没有真才实学,能得到好工作吗?所以你以后要更加勤奋努力啊!”张仲庆语重心长地说道。

回家之后,当再次看到墙上的方程式时,张力沉思了很久,这天起,立志对于他又有了全新的含义。就这样,自立、自强、自信以及责任的概念,就从这小小的方程式中每天强化,最终变成与张力合为一体的个人品格。

《孩子》观点:

成功的家教让孩子终身受益

/明 天

从哈佛女孩、郎朗的成功,到如今“虎妈”、“猫爸”的育儿经验,这些案例一经传播,总是能快速地吸引家长们的眼球,深受追捧。孩子成功成为了每位家长的梦想。然而,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台成功的机器?还是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完整的人?在北美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封台湾女孩写的信替我们做出了解答――“在我家里,如果在成绩单上有一个B,就会被妈妈视为失败。大姐的表现一直优异,参加了校游泳队、学生法庭,钢琴级别也很高,还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毕业后的薪水是6位数,买了房,跟一个博士结了婚。多令父母骄傲的女儿呵!但大姐30岁时,却因为抑郁症自杀了!现在,如果用那一大箱成绩单、体育奖杯、钢琴谱和哈佛学位能换回自己的女儿,我妈妈一定很愿意,不过,我姐姐已经回不来了。”

我们要吸取教训,不能被别人的成功所蛊惑,用孩子的一生换取一时的成功。同时,还要明白成功没有统一的标准,孩子现在表现平庸,也不表明将来就不会成功。很多时候,成功只是一种表象,只有孩子自信快乐,自我认同感强,拥有理解幸福的智慧,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懂得基本的生存技能,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健康的人格,才算铸就了将来优秀的基础。这些东西虽然无法用成绩来衡量,但对于孩子的一生,却更加重要,是孩子生存的立足点。

上一篇:盛夏治“痱”,天然药物自然养 下一篇:失败,是一次巨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