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小峨眉”的千年禅韵

时间:2022-06-07 05:15:02

地理位置: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

重要档案:7000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岭,总占地面积76平方公里,海拔350米—951米,有森林1300余公顷,生长着1700多种亚热带植物。山中珍藏着1.6亿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种——世界罕见的活化石树水杉,以及拥有长江流域保存极其完好的生态系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最美理由:全国唯一的迦叶古佛道场,重庆名气最大的佛教名山,拥有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小峨眉”。

它雄峙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古名巴山。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气象万千。缙云山堪称观日出、览云海、避夏暑、赏冬雾,以及观赏常绿阔叶林自然景观的绝佳去处。这里山高林密,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秀绝一方。早晚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名之由来的美丽传说

缙云山海拔900多米,最高处1030米,遍山古木参天,林涛如海,山势峻秀,林木茂盛,幽雅清静,森林面积达2万余亩,生长着1700多种亚热带植物,有珍贵的银杏、红豆杉、飞蛾树、伯乐树等,其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更是举世罕见,是1.6亿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种。

缙云山名之由来有多种传说。 一说,黄帝时有缙云氏后裔居此,故称缙云山。据郡志载宋灵成侯庙碑云;“此山出于禹别九州之前,黄帝时有缙云氏不才子曰混沌,高辛氏亦有不才子八人投于巴(宗)以御魑魅,名基于此”,故得山名。

二说,因缙云寺而得名。另据《重庆府志》描述渝州十二景,有王尔鉴的《缙岭云霞》诗,其序云:“缙云山九峰争秀,色赤如霞。缙,赤色也”。缙云山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云霞时常变得色赤如火,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以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遂为山名。

三说,地方志记载,4700年前,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就在此山修道炼丹,因为丹成之时天空出现非红非紫的祥云,轩辕黄帝遂命名为缙云,缙云山因此而得名。《大明正统道藏》中也记载:“轩辕黄帝往,炼石于缙云堂,于地炼丹时,有非红非紫之云现,是曰缙云,因名缙云山”。

虽然名之由来,说法不一,但也证明,缙云山久负盛名。

各具特色的缙云九峰

缙云山出名的九峰,是受地质运动及岩石节理裂缝没水浸蚀和岩体的自然作用而形成,大多因其山形、走向和日出日落而得名。从东向西分别为朝日峰、香炉峰、狮子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宝塔峰、玉尖峰、夕照峰,峰峰形态迥异,各具特色。

其中玉尖峰最高,狮子峰最险,其余各峰各具风姿。去缙云山,最美不过从狮子峰的览胜台往下看,悬崖峭壁、峰峦起伏,嘉陵江缓缓流过。而且狮子峰的日出和云海,壮丽不让东岳泰山。

狮子峰对面是香炉峰,笔直耸立,其势险峻欲崩,岩体隽秀,表面凹凸,犹如敬神的香柱插在香炉之中,故名香炉峰。峰下悬崖绝壁处为相思岩。

聚云峰又名海螺峰(因此峰有一个海螺洞),在缙云寺后,峰上林木茂密,翠绿苍郁。峰顶因水气蒸发,常有云雾聚集,故名聚云。

猿啸峰峰峦险峻,少有攀登,古传“霞融云散,天朗气清,则鸟兽皆舞。时有猿焉,千百成群,长鸣于岭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寄傲于烟霞之外者,是为猿啸峰焉。”

莲花峰峰顶岩石状如莲花。“石镜澄明,万物普照,而山花交映,可观而不可摘者,是为莲花峰焉”。

宝塔峰因形状像宝塔而得名,传说是“古阿育王塔八万四千之一”。

玉尖峰峰形似圭,故名玉尖峰。

夕照峰海拔为缙云山九峰中最末一峰,位置偏西,送日落山,面临夕阳晚照而得名。

全国唯一的迦叶古佛道场

缙云山素有“小峨眉”美誉,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齐名,是一处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佛教胜地。

缙云山上有寺8座,其中名气最大的是缙云寺。该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年),后曾称“相思寺”、“崇胜寺”、“崇教寺”,曾受到历代帝王封赐。寺中自古办学,名为“缙云书院”。寺内现存有宋太宗诵读过的24部梵经。寺外石照壁上“猪化龙”浮雕,为六朝文物。

目前,这里作为国内唯一的迦叶古佛道场而闻名遐迩,明神宗御笔“迦叶道场”的石牌坊至今仍巍然屹立在缙云寺山门前。

与别处不同,缙云寺大殿内供奉的佛像不是释迦牟尼佛,而是迦叶佛像。佛像立于康熙二十二年,高约两米,左右分立大梵天、帝释天两尊侍男侍女像,造型古雅,俱为珍贵文物。按照中国传统,几乎所有的佛像雕塑都依照一佛、二菩萨、三罗汉的规则兴建。迦叶是释迦牟尼大弟子,本应为罗汉,却在这里享受了佛的地位。

迦叶塑佛身虽部分得益于缙云寺是迦叶本尊道场的缘故,但同时也与迦叶在众罗汉中的超然地位有关。佛教事典《五灯会元》记载:释迦牟尼佛有一天在灵山会上说法,学生徒弟们都等他讲,等了半天他却没有说话,只是抓起面前讲台上的一朵花轻轻一转,谁都不懂他的禅机,只有大弟子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释迦摩尼见到后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即认为自己众弟子中,只有迦叶懂自己的微言大义。这一典故将迦叶的佛性直接推高到了仅次佛祖的高度。因此在其道场塑佛像也就顺理成章了。

幽深竹海与浪漫相思崖

白云竹海是缙云山以自然风貌见长的一大景区,古道曲径幽深深,万杆翠竹草青青。它位于缙云山东南坡,因白云观居于其中而得名。面积约5000亩,以慈竹、楠竹为主,并有少量苦竹、平竹、斑竹等夹在竹林之间。主要景点有白云寺、高观音、千年古松、竹海幽径,有石笋、石船,有鱼儿石、牛心石、罗汉石,真是一步一景,景随步移,是休闲度假的极好去处。

相思崖位于香炉峰下,据记载,从前这里遍布红豆相思树,又有羽翼俊美的相思鸟栖息于树丛之中,因此取名“相思岩”。传说在唐代相思岩旁边的泉水内曾涌出红莲花,“面广三尺,观者欢传,经月不灭”。宋朝状元冯时行在寺中读书时,常流连于相思岩。北碚旧志稿称:“山有相思岩,娟秀美丽,攀其巅者,徘徊不忍去”。

相思岩上刻有“相思崖”,系1984年周浩然所题,其下有不知雕刻于何时的凹龛贴壁佛像数处;在岩壁上还有宋元佑年间的石刻多处,形状如塔,通称舍利塔,下掘有方窟,为收藏名僧骨灰之用。在相思岩右侧的路边石崖上亦有不知刻于何时的舍利塔。

上一篇:千野草场完美融合草场之魅与地貌之奇 下一篇:江津四面山四季宜人的七彩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