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高校德育实践之中

时间:2022-06-07 02:07:46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高校德育实践之中

摘要:深刻认识高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高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于高校德育实践之中,不断摸索新方法、探索新途径。.使“八荣八耻”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人生准则和行为指南。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高校德育实践;途径;方法

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贯穿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 条红线。 高等教育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育人全过程,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一 、深刻认识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战略意义

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事关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培育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创造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高等教育贯彻“和谐教育”理念的需要。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高等教育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错位,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模糊,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淡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在校园滋长。 高校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此外,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需要。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

二、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做到四个统一

首先,要把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起来。新时期的荣辱观教育,必须着力培养既有历史意识又富时代精神的现代公民,使他们既尊重传统又善于创新。“八荣八耻”,是根据时代要求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和升华。

其次,要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统一起来。“八荣八耻”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引导青年学生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关系。

第三,要把针对性和实效性统一起来。“八荣八耻”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了鲜明的是非、善恶界限;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与大学生的认识水平结合起来,做到层次推进、整体衔接,突出重点,区分层次。

第四,要把整体性与系统性统一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个方面是有机的整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努力探索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摆上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探索有效途径。

首先,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道德资源。荣辱观既反映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既表明社会进步的状况,又具有不间断的历史继承性。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在千百年历史中孕育出许多优良道德传统,赋予了整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厚重的历史感和道德感。

其次,优化道德教育环境,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橱窗等载体,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宣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经验和体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三,创新道德教育运行机制,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走向深入。为了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彻落实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需要采取有力举措。一是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首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强化有关荣辱观教育的内容,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把荣辱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资源,尤其要注意发挥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形势政策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科学设计教育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二是加强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主题校园文化活动,营造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三是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教职员工要注重品德修养,讲究学术道德和节操,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广大班主任、辅导员和相关教育管理工作者.更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贯穿于日常管理工作的始终;学校要加强师德建设,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

第四,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做好四个结合,一是要注重把课堂教学和课余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在上好大学生思想道德课的同时,开设中国历史、文化等内容的选修课,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浅出、平和亲切,与学生课余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提问、讨论、座谈等多种形式,探讨宿舍、食堂、教室、班级、校园、网络等大学生不同生活学习环境中荣辱观的具体内容和教育形式,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二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三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四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师德建设,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到教职工思想教育内容体系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加强对教师,特别是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使其成为直接面对学生的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

作者单位:焦作师专

参考文献:

[1] 传承历史面向时代――光明日报评论员[N],2006.2.2-3.

[2]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求是》杂志评论员[N]. 2006,(10):11-12.

[3]《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20-23.

上一篇:强化过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下一篇: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看和谐...